主页 分类 传记回忆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

第14章 013、身先士卒一虎将——记八路军一二九师英雄团长叶成焕

1938年4月18日,朱德总司令专程从八路军总部赶到山西省榆社县郝北村,向一位烈士的遗体告别。这天,八路军一二九师为这位烈士举行隆重的入葬仪式。烈士的灵柩缓缓地放入墓穴后,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手握铁锹,铲起第一锹黄土,覆盖在灵柩上。接着,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邓小平、旅长陈赓和干部战士代表,依次铲土,垒起了一座新坟。 这位烈士,就是叶成焕。 叶成焕是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吴河村人,1914年10月19日生,1929年15岁时参加革命,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红军中历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多次率领部队打硬仗,打苦仗,立战功,是四方面军里一员著名战将。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协议,把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仍沿用八路军番号)。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奉命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当时23岁的叶成焕由师政委改任团长。

从红军改为国民党军队序列,叶成焕感情上总觉得别扭。他禁不住常从怀里把那顶破旧的八角帽摸出来,深情地抚摸着…… 叶成焕是一位党性观念很强的人,他很快地理解了国共合作抗日的伟大意义,于同年9月20日,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太行山一带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带领七七二团随旅部向太行山地区挺进。 10月19日,叶成焕率七七二团到达平定县城以东的石门口。当时,日寇第二十师团、一零九师团正在猛攻晋东著名关隘娘子关,并已占领娘子关东南旧关等重要阵地;其主力一部经九龙关、测鱼镇等处,向正太路南侧山地西犯。该线国民党曾万钟军一部和武士敏第一六九师已被日军围困在旧关以南山地,娘子关告急,晋东前线形势十分危急。三八六旅陈赓旅长命令叶成焕带七七二团隐蔽集结于井陉南15里之于家沟,伺机而动。

21日夜,天黑得像涂了墨。在红军时就常使用夜战的叶成焕,考虑与敌初战,决定抓住这个好时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他派副团长王近山带领第三营,进入地形复杂的长生口设伏。由井陉西犯的日军约一个中队,一进入长生口,就被猛烈的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失去了还手之力。这一仗,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毙敌四五十人,打胜了奔赴抗日前线的头一仗。 经过几次交锋后,叶成焕对日本鬼子活动的特点有了了解,利用其骄狂麻痹的心理,又率部于10月26日至28日三天内,在河北省井陉县测鱼镇通往平定的七亘村连续两次设伏,出奇制胜,以小的代价取得了歼敌250余人的战绩。 11月2日,敌十二师团一三五联队经黄岩底向昔阳进犯。叶成焕按照陈赓旅长的命令,率七七二团占领巩家庄以东高地,准备伏击敌人。当日下午,敌人在三八六旅七七一团扼守的凤居阵地前受挫,向黄岩底河滩一带溃逃。

在敌人翼侧高地的叶成焕,观察到敌人队形不整,人员密集,后退慌张,便果断地放弃原来伏击计划,命令部队集中火力,向后退之敌实施火力突袭。霎时,枪声骤起,打得敌人东躲西藏。鬼子军官驱赶士兵冲击,然而,日本兵的武士道精神终究抵不住子弹的袭击,不一会儿工夫,日军官兵约有300人倒地毙命。 七七二团初上太行山,在叶成焕指挥下,接连打了长生口、七亘村、黄岩底几个漂亮仗,打出了“老二团”的威风。 刘伯承、邓小平继长生口诱伏战之后,于1938年3月,安排了一个更大的打击敌人的计划:以“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战法,令三八五旅的七六九团为左翼队,袭击黎城,引诱潞城的敌人来援;以三八六旅为右翼,在潞城与潞河村之间的神头岭地区设伏,歼灭由潞城向黎城增援之敌。

根据勘察,陈赓旅长在神头岭地区给日军布置了一个“口袋”:以七七二团埋伏于邯(郸)长(治)公路以北、神头以东高地及安南岭西北高地,实施主要突击;由辽县、黎城、涉县一带的游击队和民兵组成的补充团设伏于对面的鞋底村一带。 3月15日,天发亮了。叶成焕从望远镜里看到公路上尘土飞扬,敌人快要接近埋伏区。他立即向设伏部队发出命令:“注意隐蔽,准备战斗!” 战士们设伏在距大路仅20多公尺远的工事里。9时许,日军第十六师团部队并带第一零八师团尾部队一个辎重队,前来救援黎城,前后是步骑兵,大车队居中拉了几里长。敌先头部队进至神头村集结休息,派出骑兵搜索分队向七七二团一营埋伏地点搜索。眼看敌人骑兵就要踩到战士头上了……

部队伪装严密,敌人对眼前不远的工事根本没有发现。 不一会儿,敌人的大队人马终于大摇大摆地钻进了八路军布好的口袋里。 这时的叶成焕,喊了声:“开始攻击!”顷刻间,战士们从工事里、草丛里跳出来,把一排排手榴弹朝公路上的鬼子砸去。随着震天撼地的爆炸声,神头岭区周围硝烟腾空而起,黄土裹着弹片四面横飞。日本军的队形一下子变成了一条狂跳的火龙。 “冲啊!”“杀呀!”战士们端起明晃晃刺刀,漫山遍野地扑向鬼子。 就在敌我双方杀得难分难解之时,一阵喊杀声从天而降,埋伏在申家山的七七二团二营冲过来,将敌人切成数段。失去指挥的鬼子四处奔逃,被八路军战士一一围歼。这时,有一股残敌约300多人窜入神头村。

叶成焕见状,立即按旅长的命令先派一个排向敌人出击,随后他亲率一个连扑向神头村。于是,叶成焕指挥八连同约300个鬼子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拉锯战。 在神头村,残敌顶不住八路军战士的猛打猛冲,被全部消灭了。 神头岭伏击战,八路军一二九师共歼日军1500余人。对于这一战,日军一零八师团一个伍长在《阵中日记》里描述了日军失败的惨状:“……一零八师团这样的损害是从来没有的。……潞安到黎城的道上,鲜血这边那边流着,我们的部队通过其间,直觉难过。” 1938年4月15日黄昏,陈赓旅长命令七七二团以一部兵力攻袭武乡城。 占领武乡的3000多日本鬼子,在城里被八路军的游击战扰得惶惶不安。他们在八路军攻击前,仓皇弃城沿武(乡)襄(垣)大道向长乐村逃窜。

陈赓旅长将部队分为左右两路:七七二团、六八九团在左,七六九团和预备队,尾左路之后,沿浊漳河北岸与南岸的山地追击日军。叶成焕依照陈赓旅长的命令,指挥七七二团先行。 途中,侦察员跑来报告说:敌人先头部队已过长乐村,其辎重尚在白草延附近,马庄只有少数后卫部队。此时,七七二团已到达白草延对岸的郑峪村、张庄以北高地,与七七一团两岸平行。叶成焕心想:这是急袭敌人的有利战机,若等敌人过了长乐村再打就晚了。叶成焕与随团行动的陈赓旅长研究后决定:不待后续部队赶到,两团相对突击,将敌拦腰斩断。 16日拂晓时分,战斗在长乐村周围展开了。日军的辎重人马被压制在长乐村以西的型村、李庄、白草延、马庄一线的狭窄的河滩小路上,无法展开。敌人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向七七二团发起了轮番冲击,企图占领要点,威胁八路军部队的侧后。叶成焕命令特务连抢先占领要点,集中火力对爬上半山腰的鬼子猛扫,打垮了鬼子的冲锋。

战至中午,敌一零五联队3000余人由辽县经蟠龙赶来增援,向我主阵地实施反击。炮火十分猛烈,阵地笼罩在浓密的烟尘之中。这时,叶成焕来到最前沿指挥战士们消灭敌人。 激战两个小时以后,辽县的敌人又派出千余人来增援。 一二九师首长认为眼下要全部消灭这股敌人没有多大把握,为巩固已得的胜利,决定以七六九团和六八九团各一部兵力在前线布成游击网,阻击和迷惑敌人,掩护主力部队撤出战斗。 叶成焕按照师、旅首长的命令,及时组织部队撤离战斗,而自己却跟着撤在最后的一个排。他边往后撤,边用望远镜观察敌情。 敌人的援兵冲到沟下了,通信员提醒他说:“团长,你站在高坡上危险,赶快走吧!” “等一等再走,我在这儿看得清楚。”叶成焕没有动。

一颗敌弹“嗖”的从他衣袖穿过,他没有在意,嘴里骂了一句。第二颗子弹带着尖叫声飞过来,打中了他的头部,他倒下了…… 师长刘伯承得知叶成焕负伤后,来到担架前,俯身抱着叶成焕的头,连声喊着:“成焕,成焕哪……”但是叶成焕再也不能回答他敬爱的师长的呼唤了。刘伯承悲痛的眼泪,滴在了叶成焕苍白的脸上…… 4月18日凌晨1时30分,叶成焕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24岁。 长乐村战斗,歼日军2200余人,是一二九师粉碎“日军九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这次战斗,使日军一零八师团遭到沉重打击,不到半个月,各路敌军纷纷溃退,八路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全部赶出晋东南地区。

全国解放后,叶成焕烈士的遗骨被迁到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