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传记回忆 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

第8章 07、孔祥瑞——蓝领专家 攻关模范

孔祥瑞,男,中共党员,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他先后主持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50多个,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近9600万元,成为人人敬佩的“知识型产业工人”。他多次放弃了深造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将工作岗位当成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将设备故障当作课题,把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友视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赢得了“蓝领专家”的美誉。在2008年,他还荣幸地成为天津奥运火炬传递的第1棒。 孔祥瑞的成长成才也是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成果之一。多年来,天津港坚持“谁出力谁得利,谁创新谁得奖”的竞争分配原则,对实用技术成果和先进工艺的发明者、重大课题攻关主持者给予重奖。天津港制定了《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加大了奖励力度,激发了职工技术创新的热情,使职工的发明创造、申请和应用专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天津港共申请专利110项,授权专利68项。集团公司发放奖励专利项目、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活动奖300余万元。通过总结推广职工中挖掘出的窍门、绝技、绝招和体现一流的先进操作法,并以创立者的名字命名进行推广。《孔祥瑞星型操作法》、《胡振杰通信电缆公用摸线对号法》被命名天津市职工操作法,同时《刘维杰吊车节油操作法》、《任庆春梯形甩垛法》等一批先进操作法在天津港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孔祥瑞认为只要努力钻研、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工人同样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他常带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尽快掌握从国外引进的设备性能与操作技术,他每天把有关资料装在书包里,有空就背,背完再到设备前对比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孔祥瑞对所在岗位的各项设备了如指掌,对操作技术参数烂熟于心,成为有名“门机大王”和“排障能手”。 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35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如今,身教重于言教的孔祥瑞,不仅自己成为了“蓝领专家”,而且还在天津港集团带出了一批年轻的技术能手,他用自己的成就证明了知识型工人的价值。 2008年9月,天津港煤码头公司的每名工人都领到了一本孔祥瑞主编的《系统设备故障维修技术指南》。多年来,孔祥瑞坚持把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故障现象和维修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并把有关的技术参数和维修经验留给新工人,给设备的管理维修人员和操作司机提供参考资料,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

“以前说‘咱们工人有力量’,现在是‘咱们工人有知识’,这才能算得上有力量。”孔祥瑞说。现在的每周五下午,孔祥瑞都会组织操作队成员开展“自助餐式培训”,将这一周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作为课题,授课的老师就是队里的职工,每个人都会讲到自己了解的“疑难病症”。“利用自助餐式培训,我们解决了好多实际问题,大家经过培训掌握了之后,现场发现的问题就越来越少。” 孔祥瑞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6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家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