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传记回忆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第114章 名评缘何出来信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余三 2868 2018-03-16
曹操摸摸袖中桥玄的推荐信,下课后,跟严邟来到学校报名处。询问坐在席子上的办事员:要是找许教授给评语,该怎么办? 办事员徐聘边玩刻刀边上下打量曹操,下巴一扬:先去那边登记,排号,等着。 曹操还是希望出现奇迹:是不是等的时间能短点? 徐聘想要捉弄下这个心急不了解情况的外乡人,不怀好意地问曹操:那你想等多短? 曹操抬眼算了算:三四天吧,最多七八天。 徐聘冷笑:真不了解行情,现在差不多快到十一年以后的六月中旬了。 曹操蒙了,怎么刚过了一个晚上就排到了十一年以后?看来造成资源紧缺,也是月旦评名扬天下的原因。 曹操陪笑道:您看,我来的时候带的钱不够,不能久等。再说…… 徐聘打断曹操:你可以回去继续等。

曹操解释:我是说,我以后不一定有时间再来,干脆这次…… 徐聘不耐烦地掼下刻刀:每个人都这么说,你要插队,前面的人能答应吗? 曹操举手投足间虽然有点官气和贵气,但在见多识广的办事员看来,根本不算什么。曹操还想说,看徐聘面色阴郁。 曹操本来想忍了,但徐聘极其不耐烦地挥手赶曹操:走开走开,后面还有人要报名。 曹操有点生气,还是没动。办事员仰看坐在席子上,瞄看曹操:干嘛?你一没钱、二没时间、三没耐性,跟我这磨蹭没用。快滚开! 曹操猛地从腰间抽出青玄剑,一下子砍在徐聘面前的几案上,将几案砍为两半。 徐聘吓得大喊:不得了喽,杀人喽。 曹操举剑站着,徐聘连鞋子也没穿,光着脚跑出屋子,哭着找许劭。其他人等拿来木棍等工具,想要制止曹操,曹操将青玄剑猛地放回剑鞘,说了一句:想不到圣人门下,也有看门恶狗。

许劭正好进来,听到曹操这句话,忙说:在下可不敢自称圣人。倒是有哪个贩夫当众骂街? 曹操见许劭进来,众人围着他们俩。严邟在一边吓得要拖曹操离开。曹操气哼哼地瞪着许劭,一言不发。 许劭不认识曹操,上前拿起被曹操一剑劈断的几案:好剑锋、好臂力! 曹操扭头看向别处,不理会许劭。 只要和桥玄同时代在洛阳太学共事过,没人不知道桥玄随身宝物青玄剑,许劭认出桥玄的青玄剑,很是意外:是桥大夫要你来的? 曹操纳闷,摸到腰间青玄剑,忙说:哦,不,是! 许劭立刻止退众人,带着曹操去他的住所。曹操心下忐忑,本来想要讨许劭几句好话,可以显名当世,这下被许劭称作骂街贩夫,完了!没落下好印象却先做了件恶事。

许劭的住处简朴大方,只要有空余的墙壁都被整齐地码放上了书简,充满儒雅书卷气息。几案上放着一把古琴,炉内虽未生烟,然香薰气息弥漫。许劭和曹操分宾主坐定,给曹操斟茶:欢迎洛阳来客。 曹操赶紧道歉:刚才学生无心鲁莽,还请先生多包含。 许劭问:你是怎么认识桥总长的? 许劭离开洛阳时,桥玄还是太学总长。 曹操自报家门:学生姓曹名操字孟德,是建宁三年的太学生。 许劭微微张嘴点头:哦……蔡伯喈是你们班的教务长。 曹操点头:是的,可惜…… 许劭也轻轻叹气:可惜…… 沉默后,曹操说明来意,许劭劝茶赔礼,确实每个月只评价八人,让有些人等得时间实在太漫长。但他要对托评人负责,而且要限制名额,不能随便下结论,使评价失去意义。再说,他还要在评价之前对每个人有细致的、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给他们出评语,如果草草行事,岂不要砸了“月旦评”的招牌?

曹操将自己的过去和经历做了个简单介绍。 许劭问曹操:那你未来作何打算? 曹操想了想:牢记学训,就是要做个好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为百姓多做好事。 许劭听完连连点头:桥大夫还那么天真可爱,既然孟德已经历任北部尉、顿丘令、议郎,算是年轻才俊,还用跑到我平舆小地寻求在下一句空话吗?来求评的那些人,多因官路无望,才要走名路,最终还是借名声希望跻身官路。父亲身居当今大司农,会给你有好的安排。孟德岂不是舍近求远? 曹操叹息:一言难尽。 他差不多用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将自己上书遭到曹节等打击的事情说给许劭,许劭慨叹。 许劭问曹操你都写了什么呀,曹操将“五贤论”和“二柄论”的大概意思介绍给许劭。

许劭沉吟:嗯,你知道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吗? 曹操茫然,他都不知道这句话是否出自论语,想想小学时期飞鹰走狗,招猫斗鸡,哪里还背诵这些东西,只得羞愧地摸后脑勺:不知道。 许劭不禁笑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吧? 曹操点头,尴尬地笑笑。 许劭说:“不知言,无以知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你说的是好话,但却说给不合适的对象。所谓知言,不光知道说什么,还要知道跟谁说。你只知道说什么,却不了解你说话的对象。 许劭说得曹操时而紧皱眉头,不住地点头。 许劭说:学院给你们每个毕业生开列的五十本书目,看了多少? 曹操更加尴尬:有时间时无心读,有心读时没时间,到现在不曾看得一半。

许劭点头,叹息:我当初也是,太学毕业的学生都喜欢夸夸其谈,从来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回去好好将那些书目上的书看完,你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迷茫,对很多事情产生困惑。另外,我希望你能再加上一本韩非子的《说难》。那是一篇全都是真理的绝妙好文,没有用半点虚词掩盖真意。 曹操当然知道这篇著名的进言难的文章,怎么自己倒忽略了,不禁脸红耳热。 曹操问许劭:在下记住了。先生准备一辈子都在这里教书吗? 曹操叫大自己五岁的许劭“先生”,已经表明他把许劭当作对他产生教育的人。他过去总以为身处官宦后代,做官登仕是顺理成章的事,忽略了很多应该注意的行事中柔性、迂回的成分,才导致处处碰壁。许劭一言点破,曹操心怀感激。

许劭苦笑:如今时政艰难,太监当道,皇帝虚位而已。我先求退守自保,待天下清明,自然会出仕报效国家,做像桥总长那样的好官。 曹操听许劭说起桥玄,很感兴趣地继续听下去:我很有幸能和桥总长、蔡总长这样的名士共事于太学。桥总长德彰彪炳、见识高远、豁达开明、刚直不阿、慧眼识人!他曾经说过他当官的秘诀:就是把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 曹操不由得坐直身子,肃然起敬。 许劭面目满含向往之情:不是当家人那样索取、挥霍,而是他们痛苦你就会悲伤,你把他们幸福当作自己的责任…… 曹操忽然觉得羞愧,他在顿丘做的那些够吗?时间不早,起身拜别,袖子碰到席子上,袖中竹简发出声响,这才想起桥玄写给许劭的信。掏出来交给许劭,起身告辞。

许劭拿着竹简,以为是桥玄带给他的私信,没有立刻拆开,问曹操:需要我给你出评语吗? 曹操边穿鞋子边笑道:我看我还是先去拿个号排队,回去读完所有书,等十年以后再来找先生品评。 许劭和曹操相视大笑:哈哈哈哈。 曹操走后,许劭拆开桥玄的信,是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有长辈对晚辈的爱抚,有朋友之间的相知,桥玄的推荐信末尾写道:吾观孟德可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但遭逢打压,报国无门。希望你能不吝鼓励于他,助他勇往直前。 许劭念出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许劭再看看布袋口上的蜡封,看来曹操没有看过这封推荐信。 许劭回想跟曹操相谈经过,双手合掌:既得桥总长美言,又何求许子将真意。 不用再等到十年以后,现在就可以下结论。

许劭赶紧用竹简写好,要学生骑马追赶曹操。许劭的学生将写有“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竹简飞马送给曹操。曹操看完,仰面哈哈大笑,既伤感又无奈,还有更多的苍凉,痛楚的泪水竟然伴着笑颜滑落。 曹操拿着许劭给他的评语,准备前往拜访袁绍。在袁绍家里,曹操遇见了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