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传记回忆 盛世光阴·张国荣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张国荣的赤子之心

据说,在香港有一条叫做星光大道的道路,一个明星一颗星星。是的,小小香港,弹丸之地,却产生过无数耀眼的明星,像一条闪闪的星河,在港台海外华人世界以及中国大陆产生过非凡的影响,也向非中华文明的社会宣扬了中国文化。看到这些星星,仿佛见到一颗颗中国心。 李小龙扬威海外的中国功夫。 成龙的能打善打自强不息中国人形象。 …… 让人振奋,让人自豪。 然而还有另一种中国心,那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回归和自觉追溯,比如张国荣。 文化的回归心态存在于所有的港台海外华人中。文化的回归心态是和文化的放逐心态共生,正因为放逐,才有其回归。 张爱玲当年从大陆到香港,再从香港到美国,最后在美国寓所孤零零地老去。

被自己国家、自己文化隔绝的人,就像被母亲抛弃的孩子,有着永远的落寞和想念。 张爱玲那一代人是放逐回归而不得,像张国荣这一代的香港人是幸福幸运的,像孩子终于找到了母亲,香港终于回归了。 然而在文化上,香港还并没有真正回归。 曾经的风云,曾经的历史都是在中国大陆发生,文化上的回归,要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并不是容易的。 张国荣试图触摸中国文化,实现真正的文化的回归。 在香港,作为岭南传统文化精华的粤曲为他所深深喜爱;对上海,他说过阵时间不去就想,当他穿行在那些斑驳幽深的胡同巷子,那段繁华颓靡的历史是否也曾闪现成一个片断、一个故事、一段音符?他不远千里特意到大陆,为着欣赏一个中国书画展,是否身心也沁润了中国翰墨的幽香?辽阔大地,岁月山河,曾经也怎样触动了他的心?然而直到饰演程蝶衣,他才真正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京剧,作为集唱、做、舞等艺术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终于走进他的生活了,关于他学京剧的故事,在民间有着种种流传,从对他的京剧老师的访问来看,他聪明、谦虚、刻苦,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当他扮上虞姬,对镜凝神,他自己是否也有京剧名伶似的恍惚?当他踏上梅兰芳的墓园,他景仰的心是否也关照过他自己?随着获得国际奖项,程蝶衣也将京剧艺术带到了世界。程蝶衣的京剧角色,将他与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他的个人写真集《庆》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与中国大地的深深联系,在写真集中出现国庆时的天安门和满目的国旗,出现了街头平凡的老人小孩,出现西湖的美景,正如他自己说,虽然有些画面看不见他的脸,但你一定可以看见他那颗火热的心。在写真中他写到:“(在大陆开演唱会期间)足迹走遍大小城市,让我饱览无数文物古迹,国内风光无限,扩阔我不少眼光及胸怀!”他又写道:“更庆幸能看到拥有几千年文化的这块土地正渐迈向一个新的纪元。”
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更多地体现在他对事业和艺术的不懈追求中。 在中,在程蝶衣这个角色中,他理解到了中国精英文化中形而上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并且演绎得非常的完美。他把一个原本是一个有些颓靡的灰色的角色,演绎得富于正气,这正是因为对这种形上意义的深刻理解。

在《风月》中,他演绎出了中国末世社会的繁华与颓靡、迷乱与沦陷。 在《红色恋人》中,他从人性的角度来演绎了中国红色文化中的革命者形象。 也许他未完成的《偷心》,才是他对中国文化和电影的完全自主的理解和演绎。在《POP ASIA》对他的一段访谈中提到他筹拍的电影,他说:“我要在中国拍摄中国的电影,奉献给中国人,包括海外的中国人。” 他就是如此孜孜以求,对中国文化的回归与追溯,已经是他事业和生命的自觉追求。 星光大道,星河灿烂,当人们走过星光大道,可曾知道,有一颗中国心,曾经那样热切地追溯过中国文化,这颗星在众多星星中熠熠闪光,永远永远。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