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传记回忆 权谋高手李鸿章: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

第30章 程学启的心机

除了韩正国的亲兵营之外,曾国藩还送给李鸿章两营人马。这两营人马,说来有趣,就是前江苏巡抚薛焕在湖南征募的四千士兵,结果被曾国藩发现之后,当即派出湘军,发动了湖南事变,将这四千人尽数俘虏,而后遣散了品质不好的三千人,将余下来的一千人编成两营人马,由滕嗣林、滕嗣武统领。 相信曾国藩把这些人马拨给李鸿章,带有极大的恶作剧成分,就是要气一气薛焕:老薛,你征募的人马已经来了。不过呢,他们现在是我的人马,你应该没意见吧? 薛焕真的很有意见,实际上已经做出决定,拒绝淮军入沪。但他的拒绝是不够给力的,此后沪上各色人等纷纷出面,终于以既成事实的方式,强迫薛焕撤销这一命令。 这时候曾国藩不知道上海乱成了一锅粥,兀自在为组建淮军费尽脑筋。他让湘军将领陈士杰率所部编入淮军,陈士杰断然拒绝,不想跟着李鸿章。不想跟着也没关系,陈士杰留下来,其所部陈飞熊的“熊”字营,马先槐的“垣”字营,通通归了淮军。于是李鸿章已经拥有了十一营人马。

但这十一营人马,李鸿章都看不上眼,他真正想要的,只有一个人——程学启。 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比李鸿章年龄大六岁,幼年丧母,由族人把他养大。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猛将陈玉成克桐城,程学启被裹胁军中。但程学启不想跟着太平军做贼,遂于夜晚出逃。却不料,陈玉成慧眼如炬,早就发现他是个将才,故意纵其逃脱,随后率亲兵卫队追击,将程学启捉回,委以重任。程学启对陈玉成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从此死心塌地,成了太平军中出名的悍将。 此后湘军崛起,为孤立南京,曾国藩决意拿下太平军占据的安庆。安庆城的守将是爵号为受天福的叶芸来,其人身材短小,精明过人。一边力战攻城的曾老九曾国荃,一边向南京求救。南京知道安庆之重要,多次发兵来救,甚至连洪秀全的族弟、被封为干王的洪仁玕,也曾统兵来救,但都被湘军击退,隔绝在安庆城外。只有正在淮上募兵的程学启,他募得精卒五百人,率师杀入安庆城,协同叶芸来守护安庆。

这时的程学启,因为能征善战,累功已被太平军封为弼天豫。叶芸来知道程学启是难得的名将,安庆一城,尽系于程学启一身,为了笼络程学启,叶芸来将自己的妻妹嫁给了程学启。 叶芸来的丈人高崇善,家里有三个女儿,皆有倾国倾城之貌,长女嫁给了叶芸来,二女儿嫁给了程学启。只有三女儿闲在家中,到后来,这个三女儿也嫁给了程学启。 三女儿也嫁给了程学启,就表明二女儿出事了。细究起来,生生害死二女儿的,是桐城老儒生孙云锦。由于程学启协助叶芸来守卫安庆,虽然曾国荃想尽了办法,也无法攻破此城,无奈之下,就琢磨其他办法。 于是曾国荃找来了桐城老儒生孙云锦,询问有没有办法让程学启主动投降。孙云锦献计说,程学启幼年丧母,是养母把他抚养大的。此人事母甚孝,要想让程学启投降,非得从他养母身上下手不可。

于是曾国荃将程学启的养母捉来,威胁说:都怪你,怪你这个老太太,你看你养了这么个祸害,给我们添了多少麻烦?实话告诉你,如果程学启不投降的话,老子就杀了你亲生的儿子。你是想要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是要养子?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可怜的老太太吓坏了,就化装成乞讨的老太婆,潜入程学启的大营,哭求程学启投降。不承想,那叶芸来知道安庆城之安危尽系于程学启,始终派人盯着他。发现这边有情况,就立即派了壮士八人,拿着令箭,招程学启进城。程学启大惊,知道一旦进城,必然会被叶芸来杀掉。索性招来以桐城人丁汝昌为首的八十二名手下,就用这支令箭骗开营门,向安庆北门外三里处的曾国藩五弟曾国葆大营狂奔。安庆守军随即派人追杀。

这个曾老五曾国葆,就是给大哥曾国藩介绍肥妹的那一个。程学启逃到他的营前,却无门而入,后面追兵越来越近,情急之下,程学启大喊:我是程学启,是来投降的。追兵就在身后,所以不能放下兵器。如果你信我,就让我进去;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就干脆开炮打死我好了,也免得让我死于贼手。 当时曾国葆正在洗脚,听到喊声,光着脚板就跑出来,急忙命人开营门,让程学启进来。后面的追兵无功而退。而程学启,从此就被迫改变了政治阵营。他逃入曾国葆大营的准确时间,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九日夜间。 程学启降是降了,但他降得非常艰难痛苦,并非自动自发,自主自愿。所以,曾老九曾国荃根本就不信任他。 曾老九做事一向狠辣。当时他围安庆城,挖了两条壕沟,将安庆城团团圈起来,里边的壕沟用来困死城内守军,外边的壕沟用来阻击太平军的援兵。曾老九的大营,就在两条壕沟之间。程学启投降之后,他命令程学启驻营于里边那条壕沟之内,充当抵御城内太平军的先锋。同时,湘军大营的火炮,全都对准了程学启部,稍有异动,就先把程学启炸个稀烂。他还担心这些防护措施不够,每天只发给程学启部一日的水米,让程学启困窘不堪。

沦落到这个地步,程学启尴尬不已,天天晚上蹲在营帐痛哭,好多次想拔刀自杀,都被亲兵统领丁汝昌把刀抢了过去。 为了表白诚意,程学启再三请战,终于打动了曾老九。不想这时候曾国藩和胡林翼这两个圣人双双来信,叮嘱曾老九绝对不要轻信程学启。而且,湘军营中诸将几乎都吃过程学启的亏,被程学启打得没个人样,此时想杀程学启报仇,就力劝曾老九冲程学启开炮,闲着也是闲着,先打死他再说。 而城中的太平军守将叶芸来,也玩了一招狠辣的。他把程学启的妻子——也就是叶芸来自己的小姨子——拖到城头上,当场宰杀。同时杀掉的还有程学启的孩子,然后将头颅悬挂在城头上,让程学启看着痛苦。 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最早献计摆平程学启的桐城老儒生孙云锦,心里受不了了,情愿以全家老小性命为担保,保程学启不反。而程学启也断了骨肉之情,立誓灭贼报国,想出来一招北门穴地攻城之计,并亲自带着丁汝昌等步卒,攻陷安庆北门,断了太平军的粮道,此后又是他第一个杀入安庆城中。

战事结束后,舒城的高崇善找来了,说:贤婿啊,我有三个女儿,二女儿是你妻子,让大女婿叶芸来杀了,现在你又把你连襟叶芸来给杀了,你看这事闹的……要不然这样吧,我再把小女儿嫁给你,干脆我们一家全死在你手里算了,你看好不好? 于是程学启又娶了小姨子,此后他必须要吸取教训,不能连累这个小姨子兼妻子再被人杀掉了。不然的话,他程学启的人生,未免太失败了。 安庆之战,程学启总算是赢得了曾国藩的认可。但是,由于双方最初的龃龉,关系始终处理得不好,程学启时不时和曾家人闹点儿矛盾。总之是曾家人看到他程学启就不舒服,他程学启待在湘军里,也是如坐针毡。可天下之大,又实在没他落脚的地方,也只能硬着头皮撑着。 李鸿章却是观察双方好久了,趁此淮军成立之际,他向曾国藩提出,让程学启转隶淮军。曾国藩想了想,知道程学启留在自己这边也是双方都不舒服,就答应了下来。

李鸿章大喜,立即派人去通知程学启。 却不想,程学启一口回绝了李鸿章。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