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

第50章 三、一次拨乱反正的重要会议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按照原来的设想,此次会议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华国锋在开幕式上宣布了会议的3项议程:一是讨论如何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并讨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文件;二是商定1979年、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三是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华国锋还提出:中央政治局决定,在讨论上面这些议题之前,先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从明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赞成和拥护。但在如何实现转移的问题上,还存在不同意见。华国锋等人想在不纠正“左”的指导思想,不批判“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前提下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而邓小平、陈云等则认为必须在清理“左”的错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工作重点的真正转移。

开幕式之后,与会者即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个组进行讨论。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发言,提出了需要解决的6个重要历史遗留问题:薄一波等61人所谓叛徒集团一案;对中央组织部1937年“七七”决定和1941年决定所涉及的同志和在“两面政权”中做了革命工作的同志被错定为叛徒的问题;关于陶铸、王鹤寿等的问题;关于彭德怀的问题;关于“天安门事件”的问题;关于康生的错误问题。 陈云的发言立即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许多人纷纷发言,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纠正“左”的错误,并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根据以上这些意见和建议,中央政治局作了认真研究。11月25日,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文化大革命”中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和主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并宣布今后不再采取成立专案组审查干部的办法。

随着会议的进展和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以便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批评错误、分清是非。在以上决定的推动下,围绕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这一战略任务,与会者畅所欲言,对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关干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完全正确、非常及时,是个非常英明和有远见的决策。一些与会者对主张“两个凡是”、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同志进行了批评,认为“两个凡是”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完全错误的。与此同时,他们还大胆地对“文化大革命”提出了质疑,认为对“文化大革命”应当重新研究、重新评价。 就这样,这次原定讨论经济工作的会议,变成了纠正“左”倾错误、进行拨乱反正的会议。

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闭幕会。邓小平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讲话从4个方面展开: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的这一着名讲话,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号召,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