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

第98章 二、经济作用初显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啊!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当年,一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唱遍了神州大地,道出了藏汉等各民族兄弟般的深情厚谊;今天,伴随着青藏铁路悠扬的火车汽笛声,歌曲《天路》更是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谈起青藏铁路,中共西藏自治区委书记张庆黎感慨地说:“我们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铁路的强大辐射作用’的重要指示,围绕青藏铁路做好促进西藏发展稳定这篇大文章。实践充分证明,青藏铁路已真正成为各族人民的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幸福线。” 来自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数据,印证着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90.05亿元,同比增长13.4%,是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2007年第一季度,生产总值达64.1亿元,同比增长17%,创下10年来同期最快增长速度。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6%、27.6%、54.8%,困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第三产业,从过去的“短腿”,一下子成为全区经济的“领头羊”。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大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35元,同比增长17.2%,是多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2007年第一季度,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406元,同比增长19.7%。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2006年,进藏游客达251.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5%和43.2%。2007年头5个月,西藏旅游经济持续大幅增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7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82.7%、78.6%,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旅游业已成为西藏重要的支柱产业。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青藏铁路经济作用初步显现,各民族兄弟尽享文明福祉。依托铁路挖掘发展潜力,自治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连锁店、超市和便利门店1743个,全年实现销售额4.85亿元,比2005年增长2.9亿元。百万农牧民不出家门,就尽享铁路通车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