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中国高层新智囊

第2章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中国高层新智囊 章晓明 792 2018-03-18
2003年10月25日。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来自海内外文艺界、学术界、新闻界、商界等300多位各界名流齐聚一堂。这些当今中国赫赫有名的人物是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换届大会和首届“绿色中国论坛”聚到一起来的。将他们召集到一起的,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 这一天,潘岳发表了震动海内外、后来被媒体称为“潘岳思想集大成者”的《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一文。同时,媒体评论,这是潘岳第一次明确展示自己的思想体系。 这篇文章以环境文化为核心概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环境主义的视角,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文化,上升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对20多年来给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的发展主义模式进行了全面反思,展示了一个涉及经济发展基本战略、国家安全、法治与德治、社会主义民主和民族精神建构等诸多领域的新思想体系。

但同时,也许因为这个体系色彩过于丰富,也有人惊呼其为“思想怪物”。不过,这样的惊呼对于长期处于争论中心的潘岳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这个年轻的副部级干部,自踏入政坛的那一天起,便一直是海内外媒体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同时,“潘岳”这个名字,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是华文媒体的热炒对象。这个名字也每每与许多新名词联系在一起,这些新名词都与政治改革、民族精神、民主法制、现代政治理念相关,从中透射出的思想,也往往饱受争议。在极右翼势力那里,潘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之路的思考和维护遭到强烈批判,他被讥为“中共孤臣”;同时,在极左派看来,他的思想又过于离经叛道,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十多年来,这种左右夹攻的局面就没有停止过。十几年理论风雨下来,这个处于是非之中的年轻理论家,对体制内的人来说,俨然已是“清流”们的中心人物;对于体制外的人来说,他又是“政改标签”;而对于整个思想界来说,他思想理论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已得到公认。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