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俞敏洪管理日志

第11章 1月12日 没有希望的事业

俞敏洪管理日志 张翼 609 2018-03-18
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1993年,俞敏洪开始着手创办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他在赌一口气,就是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能耐把一所学校办起来。他一个人往来奔忙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和培训班之间,为了金钱,为了生计,为了自己那朦胧而遥远的未来奋斗着。那一年,一部名为的电视连续剧热播全国,“到美国去”成为那时期中国青年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在此背景之下,英语培训急速升温。 机会来了,抓住它,就这么简单。俞敏洪牢牢地记得刚开始办英语培训班时,上课地点设在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的一间平房里,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一个冬天还未刷完小广告就结冰的胶水桶。当年俞敏洪人生的理想是赚够10万元,去美国留学。

从199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95年年底,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俞敏洪创业的第一个奋斗期。这期间对俞敏洪的最大挑战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要想方设法去化解诸多复杂问题,比如跟政府各部门领导打交道,包括公安局、卫生局、环卫局等,面对那些公职人员,俞敏洪时常惶惶然不知所措。那时候,后勤行政管理也由俞敏洪亲自抓,管到最后他终于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常常是这个教室停电,那个教室资料不够,东奔西跑,疲于应付。与社会打交道和办学教英语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为此,俞敏洪经历了很长一段痛苦期。 人生总要有期待,哪怕是没有希望的期待。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