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俞敏洪管理日志

第117章 6月11日 免费试听16次

俞敏洪管理日志 张翼 858 2018-03-18
现在想想10年前办英语培训班的景象,实在是不堪回首,一想起来心里就痛,但隐约之中还有一点愉悦。那是痛苦之后的愉悦。10年前,我和妻子办英语培训班,为了吸引学生来报名,我想出了一个促销的狠招:学生可以免费试听16次课。你可以免费听16次课,听完之后满意了你再交学费。对我来说,听完16次课,能有一半学生交学费就是奇迹。后来,新东方发展壮大了,免费试听的课数逐渐减少,从16课次减少到10次、8次、4次。2002年之后,新东方将免费试听一次固化为制度。 1993年那会儿,有一个朋友一直跟着俞敏洪干,他的名字叫付兵,现在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做教授。付兵是俞敏洪的合作者,当年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吸引学生来听课。为此,他们俩费尽心机也想不出好办法。生活窘迫,两人非常苦闷,时常是一边喝啤酒一边唉声叹气。付兵的妻子已经到国外去了,付兵很想去国外看她,但是囊中羞涩,连买飞机票的钱都没有,之所以跟着俞敏洪混,就是想早一点把机票钱挣出来。俞敏洪的苦闷是没有学生来上课,他花钱买了很多教材,还复印了好多资料,教材和资料都摆在那里,可就是吸引不来学生。

万般无奈之下,俞敏洪决定造假。当年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学生们在咨询时通常会下意识地看看报名表上已经有多少人报名,如果报名表上没有人的话,学生们肯定不会来。这个发现提醒了俞敏洪,他让付兵在报名表上随意填上30个假名字,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报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意?俞敏洪笑言,那时候看了点心理学的书,他自己琢磨的。“我们的目的不是欺骗学生,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报名,我们挺自信的,因为我们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英语培训服务。” 为了吸引生源,创业初期的俞敏洪擅长打“价格战”,当年其他培训学校的收费标准是300~400元,而俞敏洪将价格降到160元,同时承诺免费试听。16次免费试听之后,愿意继续听课的学生再交160元即可。惨烈的价格战,让俞敏洪承受着难以背负的经营压力与财务压力,当然,他的“异常”举动也赢得了学生们的交口称赞。

企业经营战略、成果不确定时,应把规则做到最确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