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王石管理日志

第234章 8月21日 国际化融资

王石管理日志 陆新之 880 2018-03-18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万科的快速扩张还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资金能力。其一是资金总量的控制。具体的指标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必须保持在合理水平。事实上,相当一批新兴企业的败落,原因之一就是高负债融资扩张。其二是资金的流向,应当向资金回报高、周转快的地区适当倾斜,应该向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的市场倾斜。 2007年4月,全球最大的地产公司通用电气商业金融房地产公司把在内地的首笔2000万美元投向“中信资本·万科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这一基金是2006年12月中旬,万科与中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筹组成立的。 三四年前,万科就开始有意识地拓展境外的融资渠道,希望借此改变以往在资金上过多依赖国内银行的局面——因为开发贷款和按揭受金融政策影响极大。与此同时,与国外等资本的合作,也可以通过学习其专业的投资经验,提高万科的运营水平。

在与境外资金的合作中,万科良好的治理结构和一贯坚持的规范运作开始发挥作用。2004年7月,万科宣布与全球最大的房地产项目融资银行之一——德国银行Hypo Real Estate Bank Internatinal(简称HI)达成合作协议,由后者出资3500万美元,双方共同在中山完成“万科城市风景花园”项目。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取得境外贷款的房地产案例。吸收海外资金的最大困难不在于制度,而在于公司本身的透明度,“海外资金要投资公司,最大的要求是能够看清楚被投资公司和项目的风险,但是国内很多房地产企业在财务、项目运作等方面并不透明,挡住了资金的来路”。 2005年12月,万科与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有限公司(GICRE)附属公司RZP签订了两项转让项目公司部份股权的协议,获得税前收益8700多万元。万科的最大收获在于,面对宏观调控带来的增长机会,将手中部分开发周期较长的项目出售给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的境外投资者,获得的资金可用于购买开发效率更高的土地,从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回报。

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又使得万科可以结合强势品牌和资金的优势,在土地资源的获取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战略。 融资国际化是一条可取之道。而和国际企业的沟通磨合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