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最牛投资客

第30章 接受熟面孔这张通行证

最牛投资客 周德文 2923 2018-03-18
温州人以爱交朋友著称,朋友遍先下,生意也走到哪儿做到哪儿。不过,有很多人对温州人的交友习惯不认可。 一上海人举例说明道:“曾有一个温州人对我说:‘我一看就知道你是一个可依靠的人,我相信你,我觉得我们能成为朋友。’然后我们交谈的话题就围绕着生意讲,围绕着我们彼此可以给大家哪些帮助讲。这让我到很没趣,因为朋友是一个很神圣的字眼,无温州人这种彼此利用的交友方式,令我很不爽。” 这个上海人的说法至少反映了一部分人的观点。的确,现在不少地区的人对温州人有抵触情绪。再加上2001年以来温州炒房团,间接带动了房价的上涨,关于温州人的负面声音也越来越多,温州人再想与他人谈交情、交朋友,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且想依靠这种从陌生人中建立起来的交情来确保生意的一帆风顺,似乎没有从前那么容易。

即使如此,温州人也不会惊慌,依靠萍水相逢的陌路之交来拓展自己的生意,从来都不是温州人的首选。他们首选的是那些有过命交情的人,这些人通常都是些熟面孔,包括亲戚、同乡、朋友,最后才是那些可利用的陌路之交。 家族式企业是温州人特有的模式,因此家人就是温州人的首选合作伙伴。了解温州企业特点的人都知道,温州有很多家族式企业。在企业的最初创业阶段,全家人一同出资,共同参与企业的管理与运作。这样不但有助于保证员工的稳定性,而且是大家共同出资,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比较高,企业内部容易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即使遇到困难,所有家庭成员都会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努力把问题解决,如此才提高了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南存辉,在创建正泰集团的时候,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筹到所需资本的。

南存辉从修鞋匠开始做起,后来与小学同学胡成中合伙开了一个低压电器厂,名曰“求精开关厂”。几年后,随着生意的越做越大,南存辉与胡成中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分家。求精开关厂被一分为二,双方各得100万元,同时也各分了一笔债务。 “分家”之后的南存辉,面对旧有的机器设备及运作方式,虽然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但同时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毕竟之前的求精开关厂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将之一分为二,无疑削弱了自身的实力。若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生意做得更大,就要寻找更多的资本。 1991年,南存辉找到在美国的妻兄黄李益,从他手中获得了15万美元的融资,成立了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再后来,南存辉又将自己的弟弟南存飞、外甥朱信敏和妹夫吴炳池及另一位远方亲戚林黎明拉到正泰公司,利用他们手中的资金进一步扩大了投资。这样,正泰公司就成了典型的家族企业,虽然南存辉的个人股份由原来的100%稀释到60%,但正泰公司有了更多的发展资金,亲戚的投资,完成了正泰公司至为关键的基础构建,对南存辉来说,其战略意义远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融资。

正是由于这笔救命的融资,正泰公司进入了快速扩张时代,南存辉从此也有资本对正泰电器的质量要求精益求精了。几年后,当低压电器市场由于质量问题跌入低谷时,正泰公司由于资本雄厚质量过硬,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从此正泰电器畅销全国。 后来人们提到温州的家族式企业,每每将南存辉的正泰公司作为典型,以此来证明家族式企业在起步期的重要作用。 东方人比较看重血缘关系和家族伦理道德,是谓“血浓于水”。因此,当家庭成员处于危难的时候,家族成员会出于伦理道德拉一把,甚至以加倍的努力来维持整个家族的荣誉,形成“亲帮亲”、“亲连亲”。否则的话,就会受到人们的耻笑,很难再社会上立足。 因此,在融资的时候,温州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亲人这张熟面孔,因为社会伦理道德对人们的约束下,要比一般的制度要有效得多。尽管现代很多经济学家对温州的家族式企业有很多不认可的地方,如管理水平低下,难以突破等等,但不可否认,由于血缘之间的这种凝固性,温州的家族式企业仍然有很强的生存力和竞争力,毕竟在亲人之间组合,所产生的凝聚率要远远大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组合。

对温州人来说,当没有亲戚帮忙,或者亲戚的力量已经全部用完的时候,乡党就是最可靠的人。这一点对于出门在外的温州人来说,尤其可靠,同乡就是他们最信任的“外人”。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温州人最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每个初到外地的温州人,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同乡,既通过同乡全面熟悉市场情况,又看看彼此之间能否互相提供帮助。 对一般人来说,投资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但这点困难在温州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赤峰市温州市的郑会长说:“温州人中间流行一句话:‘同乡即为财富’。只要谁有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融资不是问题。肯定会出现有钱的同乡帮忙解决,而且他们的融资根本不需要签订任何合同,只要一个口头协议就行。所以只要有赚大钱的机会,几个温州同乡会联合在一起凑钱,分别形成大小股东,大家抱团将所需要的项目买下来。”

郑会长所讲的这种融资,是温州人抱团的一种表现,只要有共同的利益驱使,温州同乡之间就会组成这种“集团”。像前文所提到的南存辉与胡成中合伙办厂的事,其实就是这种筹钱方式。因为大家是同乡,是熟人,所以彼此都会无条件的信任,谁若做出违背道义的事,那么此人在温州人的圈子里绝对再无立足之地。 商会上的融资,也是温州人最常见的融资方式。参与商会的温州同乡,之前可能并不认识,但只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只要参与了“商会”,当某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大家就会提供帮助。假如谁想借一大笔钱,大家就会算一下平均每人需要拿出多少帮忙。没有能力帮忙者,即使自己再回家借钱,也要帮助那个有需要者。这种帮助没有任何功利性,不用付利息,也不用签合同。通过这种传统的民间集会的方式,很多温州人都有资本当了老板,而这个老板有钱的时候,后来者需要筹钱的时候,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提供帮助。这种集资方式代代相传,温州人便形成了以亲戚、朋友、老乡形成的生存网络,因此温州人走遍天下都不怕。

尽管现在温州人的名气大了,银行的政策也宽松了许多,但大多数温州人在创业的初期阶段,仍然会通过商会的力量在筹集原始资本。商会上同乡的融资,对温州人来说是最实用、最可靠的方式之一。 之所以选择自己的同乡,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信任。温州人通过商会,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一种十分默契的关系,知道欠钱的人会还,也知道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能筹集到钱。因此,无论是在异国他乡做生意,还是偏远角落搞投资,温州人总能找到同盟,如此降低了在异地生存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促进了彼此的发展。 除了亲戚、同乡,第三个可依靠的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了。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许多,这里就不在赘述。 总之,温州人的投资,离不开自己的社会网络,而在他们的网络中,最重要也是最熟悉的人群,就是族亲、乡邻、朋友三种人。与其他人群相比,这三种人相对来说是最熟悉、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也是他们遇到困难时首先能得到帮助的三种人。

顺便讲一种现象。据统计,浙江和上海是合同履约率最高的两个地区,因为这一带的温州人较多。与此现象相符的是,温州的地下钱庄且坏账率很低,比国有银行的坏账率还要低许多。 看到这种现象,有人会说温州人比较讲信用。但为何不说他们彼此相信对方呢?因为所合作的对象多是可靠的熟人,所以他们甚至不需要合同合约,也能筹集到资本、获得帮助,这是温州人经商的一大特点。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