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案例(第九辑):不景气,不气馁

第6章 〇五、玫琳凯:做一只有信仰的大黄蜂

在关于玫琳凯的官方介绍上是这样记载的:“历史的大潮孕育了许多获得成功的商业领袖,可没有任何一位商业领袖像玫琳凯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女士这样拥有如此独特的魅力。她所取得的成功在美国商业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女性不断创造成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这与威廉·曼彻斯特描绘美国总统的语气何其相似,但在这里却是对玫琳凯的赞誉,这位退休女工用5000美元搭建起来的商业帝国,在某种意义上是美国时代精神的象征,而在她成长中经历的风雨,也让很多人从中读出成功的教义。 玫琳凯于1918年5月12日出生在美国得州休斯顿市,1963年9月13日,玫琳凯刚刚失去了第一任丈夫,但却依然在达拉斯的一个小店里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新公司,最初的职员只有她和儿子理查德及9名美容顾问。

但仅仅第一年,玫琳凯公司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20万美元,第二年则蹿到80万美元,13年后的1976年,玫琳凯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成为美国第一个由女性拥有的股票上市公司。 之后的玫琳凯公司一发而不可收拾,她们像一个不经意打开了魔法盒的精灵一样,不断发现着自己拥有的超能力:员工和收益年年攀升,到2008年,玫琳凯公司已拥有多达85万名的美容顾问,在五大洲的37个国家设了分支机构,每年零售额超过24亿美元。《财富》杂志3次把玫琳凯公司列入美国最好的100家公司。《福布斯》杂志将玫琳凯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巨子摩根、汽车大王福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等人士相提并论,把他们称作“200年来20位全球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人物”,需要补充的是:玫琳凯是惟一的女性。

1999年,玫琳凯以商界人士的形象,与科学家居里夫人等人一同被Life Time TV on Line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妇女。 2001年11月22日,玫琳凯在达拉斯逝世,享年83岁。斯人已逝,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三本著作《玫琳凯谈人的管理》、《我心深处》和《你可以什么都有》,却将她一生的坎坷呈现给了世人。 观点:空气动力工程师们曾研究过大黄蜂,认为它根本就不应该会飞。它的翅膀太细弱,不足以让它过重的身体飞起来。但也许是神圣的造物主轻轻地对他说:你能做到,因此,它就飞起来了。而今,大黄蜂已成为玫琳凯公司成就的基本象征。 有时候,创业可能是场意外,它并非因为看到了非一般的机遇,也并非拥有了雄厚的资本,或是找到了无与伦比的赚钱工具,而仅仅可能是一次赌气,或是一次奇思妙想而开始了长征。但有一点是肯定,那些最终成功的创业家,都永远自信于自己,蕴藏在他们心里的,是如火山般宏大的信心。

之危机背景 1963年,玫琳凯45岁,就在这一年,她因为遭遇不公平待遇,与相处25年的老东家分手了,玫琳凯成了一名下岗女工。中年离职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心碎的事,那意味着你前半生的职业积累已付之一炬,而若重新择业,职业生涯的尽头又似乎近在咫尺。 比个人境遇更糟糕的是美国当时的职业环境。一直到1966年美国妇女组织成立,美国的历史也是女性不断追求解放的历史。1872年,一名叫苏珊·B·安东尼的妇女因为参加总统选举投票而遭逮捕,因为当时女性投票是违法的,一直到1920年,美国女性方获得选举权。即便如此,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却依然比比皆是:工作机会不同,待遇相差悬殊,女性遭遇歧视。在两性斗争的高潮期,连一向严谨的《时代》杂志的编辑都建议:为了结束两性战争,应该在美国建立两个独立共和国—一男性共和国和女性共和国,中间设一个自由区……玫琳凯失业的时刻,正处在女权斗争的最后高潮。

玫琳凯后来说道:那时候,如果女性想外出工作,同时又想拥有家庭,就必须作出牺牲或妥协。一个男人可以一早和妻子、孩子吻别,离家去上班,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他的工作中去。但我们妇女如果想要在大海一样的商界站稳脚跟,就必须先铺好床烫好衣服。家庭生活的负担完完全全放在妇女的肩上。如果你想工作,似乎唯一的借口是你是寡妇、离异或是未婚女子。即使这样,人们对于你的态度仍然是:你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等待找到更好的东西(一个新丈夫)。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对于一名女性而言是个难以逾越的低潮,因此失业后的玫琳凯一直在寻找突破。她打算写一本书,以指导女性如何在男性统治的商界里生存。她在自家的餐桌上思考提纲:一个是她曾工作过公司里看到的好东西;另一个是她认为应当改进的东西。但后来玫琳凯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理想的新型公司呢?她被自己的想法迷住了,因此决定在人生的低谷里重新向上爬。

不过,若仅仅是这么点不景气,显然不足以凸显玫琳凯的人格魅力。事实上,就在玫琳凯灵感闪现的时刻,她还遭遇了一个重大不幸——她的第二任丈夫突然病故了。玫琳凯后来在她的自传中写到:“我们终于决定开公司,但在公司开张前的一天,我正和我丈夫共进早餐,他读到公司最终的百分比数据时,致命的心脏病发作了……”中国描述常人悲惨的极致有种说法: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因为那意味着断子绝孙。玫琳凯的遭遇虽不至于到达最悲惨之境,但中年丧夫绝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一位亲人,可能是抽掉了精神上的支柱,而她的公司在一个月等着开业。 不过这些不顺最终都成了玫琳凯崛起的伴奏,她一生的主旋律始终是她母亲在玫琳凯孩提时代的一句鼓励之言——在无数次走向未知时,她母亲总会轻轻地告诉她:“你能做到”,这个简单的信念日后成了玫琳凯公司的核心理念,影响了数百万人。玫琳凯对之的解释是:“空气动力工程师们曾研究过大黄蜂,认为它根本就不应该会飞。它的翅膀太细弱,不足以让它过重的身体飞起来。但也许是神圣的造物主轻轻地对他说:你能做到,因此,它就飞起来了。”玫琳凯语中的大黄蜂是今日玫琳凯公司成功者的标志——在今天的玫琳凯公司,但凡最成功的女性,都会奖励粉红色的凯迪拉克,以及大黄蜂的镶钻胸针,因为那代表着信念的力量。

在后来的历程中,玫琳凯还经历过一次悲情的历程——还是关于死亡的——她的第三任丈夫在她的事业高潮期,又因病而逝——历史的戏剧性在那一刻,都给了坚强的玫琳凯,仿佛要考验一个人总需要聚集所有的偶然、必然一样。 于是,一个代表了勇敢、坚强的女英雄形象出现了美国的历史舞台上:在玫琳凯第三任丈夫逝世的第二天,玫琳凯公司在拉斯维加斯的圣路易安排了一场有7500名业务督导和美容顾问的大会,玫琳凯依然出席了会议,她后来回忆说:“我知道许多妇女为参加这个大会花了大笔的钱,觉得有责任不让他们遗憾。这些会议应该是快乐而又鼓舞人心的。即使我很悲痛,我也下决心要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出席者……在我最悲痛的时刻我仍能面带微笑这一事实,将激励他们在悲剧面前也表现出同样的勇气。”

正是因了这种决不气馁的信念,玫琳凯公司从一家5000美元起家的小企业,长成了美国最伟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而其中最关键,却是一个老掉牙的道理:当生活风平浪静时,面带微笑和满怀热忱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在理想状态下,任何人都能表现出快乐;但真正的考验总是在你遇到重大个人问题时,仍能面带笑容。 观点: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总会再打开一扇窗。 不把希望寄托于上帝,但心里务必永远怀着敬畏,因为所有的创业都需要命运的眷顾。玫琳凯的成长是一次奇迹的组合,就像她自己说的,“任何一个决定都由几百个小决定组成”,她的成功也包含了几百个上帝的眷恋。 之危机背景 在今日中国,三聚氰胺已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这场食品添加剂的危机将牛奶产业打入了不见底的深渊,那些无法销售的鲜奶被倒入河流,不仅让奶牛空忙了一场,还让鱼虾死于非命。但事实上,这样的危机并非中国独有,在玫琳凯时代的美国同样出现过。

在上世纪的一段时间内,一种叫六氯酚的化学用品被人们广为推崇,并普遍用在护肤产品的配方里,玫琳凯公司的化妆品也是使用者之一。但后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现六氯酚对人体有损害作用,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始禁止这种配方的使用,并要求制造商销毁他们所有含六氯酚的产品。对于众多化妆品企业来说,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横祸,在付出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后,他们的品牌也深受其害。 对于这次危机,玫琳凯公司却不在受害者之列,幸免于难的原因竟然是“他们信仰上帝”!——因为在六氯酚事件爆发之前,玫琳凯公司发现六氯酚有一些缺点,于是决定不在生产线上使用它,并销毁了大约1.9万瓶护肤品。这个无意中的决定让玫琳凯避免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好处是知名度的大幅提升。

从这样一个擦肩而过的危机之中,玫琳凯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她说:“你永远不需要担心为主牺牲,因为他总是保证让你得到百倍的回报。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总会再打开一扇窗。”事实上,企业经营总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一切的欺骗与谎言都骗不过时间,信仰冥冥之中上帝之眼的监督对经营者而言未必是件坏事。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但当企业中的一些人知道某些错误正在发生时,用最快的时间弥补和解决是唯一的路径。玫琳凯后来对此做了更深的解读,她指出:“一个企业的经营不是由几个重大的决策而是由几百万个小决定组成的。经常是那些小的,每天都要做出的决定——你每时每刻所做的决定——才真正影响到成败。”那个促使玫琳凯放弃使用错误配方的决定在事发之前只是一件小事,但之后,却可能是一场摧毁企业的狂潮。

观点:当你遇上塞车,就迂回一下,换个方向。不要让一个障碍物就阻挡了你。转向、失败、绕行,或者耐心思考另一条道路。困难既会让我们闪光,也可让我们倒下。一块钻石曾经也不过是一块煤,在经过高压并磨光之后,才变得尽善尽美。 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寻找到未知的蓝海,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没有走到最后?玫琳凯给出的答案是:要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于是,企业家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头上顶着自信的光环,深邃的眼神望向远方,但脚下的每一步都坚定有力。 之危机背景 玫琳凯的事业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天性乐观的她却也始终保持着对失败的认识与警醒。当谈及玫琳凯所获得的成就时,她总喜欢将之放在创业的起点上,她认为一个新事业的失败会有许多理由,但成功却通常是和某一个关键要素相联系的——满足未知需求的能力。因此,她将玫琳凯的成功始终归咎于在一个低潮的时期,她发现了教妇女们如何保护皮肤的市场机遇,因为所有其他化妆品公司在那个低谷中都只是卖腮红、唇膏或新的眼影,但玫琳凯进入市场却能实际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 这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逻辑,但要真正发现并做到却很难,而一旦发现了,又意味着你能在任何时候找到梦想的“蓝海”。在商业历史上,一位叫贝蒂·格拉海姆的打字员,知道一定有纠正打字错误的好方法。因此她在厨房里反复做试验,最后研究出涂改液的配方。在去世前,她的公司以高达4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这就是一个很激励人的例子。 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激励,很多人都会在某个早晨兴奋地起床,然后开始编织伟大的梦想,以至于毕生的精力都可能耗在其中。对于此,玫琳凯深有体会,因为在她四处布道的时候,经常有人问她如何实现一个庞大的计划,此时的玫琳凯必定轻轻的告诉她:就看着脚下,一步步的走向梦想。她说:世界上有很多人做梦快却做事慢。其中不少人是因为没有把大目标分成可实现的小目标,还有人会害怕失败,因为太害怕失败,他们干脆不去尝试任何事,只有愿意开始从头做起,才能克服这种恐惧感。 而对于如何保证一家公司长久的强大,即使面对巨变和不景气,玫琳凯也有着自己的答案。她认为:一个公司会因为它自身的宗旨而保持强大,而一个有着基本而强有力宗旨的公司可面对一切——即使大规模地改变它的产品也同样。因为人会变化,产品也会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公司的宗旨决定了公司的生存和消亡,玫琳凯公司的宗旨就是:你能做到。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