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文学理论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西岭雪

  • 文学理论

    类别
  • 1970-01-01发表
  • 209674

    已完结
© www.fiebook.com

第1章 推荐序 红楼是一场梦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西岭雪 1159 2018-03-20
张爱玲曾说:“一生有三大恨事”,这第三恨便是未完。 距今诞辰约有250年的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面不朽旗帜,很多人懂,很多人爱,只因为它确实堪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完全孤立。即使当时与海外有接触,也没有书可供参考。中国长篇小说就这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刚巧发展到顶巅便戛然而止了。 只可惜写到第八十回后,那份丢失了的遗稿,便使它终成了个“断了臂的维纳斯”。虽然那遗稿渐渐郁结成许多“红粉们”心中的遗恨,但也使得变成永远的迷,丢给后人无限的臆想与争论的话题。因为未完,张爱玲曾说自己恨不得能座着时光机器穿梭回清朝,一把从曹翁手中抢回那丢失了的遗稿,才算痛快。

的一个特点是改写时间之长——前前后后,改写二十多年之久,为了省抄工,不见得每次大改几处就从头重抄一份。当然是尽量利用手头现有的抄本。而不同时期的早本已经流传出去,书主跟着改,也不见得每次又都从头抄一份。所以各版本内容新旧不一。对的研究日新月异,事实是除了考据,都是空口说白话。正应了书中一句:“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而这样一部伤春悲秋、“怀金悼玉”的,好不热闹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却得到“都是给她人做嫁衣裳!”的盖棺定论;可见中从来就没有小人物,红楼中的每一个女儿都是那样“活脱脱”跃然纸上,只是各有各的命理而已,说穿了只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宿命集合。 除了看原著,如果用现代艺术手法向大众去展示的魅力,电视剧也许是最好不过的视觉普及方式了。电影时长太短了,恐怕故事讲得“支离破碎”,也不能全景容纳的鸿篇巨制。红楼梦需要的是我们对它一点一滴地深入开掘。不太受篇幅限制,这恰是电视剧的长处所在。

据86版电视剧缔造的经典,时隔24年后将再次搬上屏幕,只因它实在是值得反复琢磨创作的。对于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巨著,已经写透了中国人的精致与糟粕。我们对红楼的研究始终亦有新发现、是历久弥新的,却没有人能完全领略透彻。而“红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国人不断去探索,经久不息地去品味。 我的一位朋友西岭雪,素有民间“红学”研究第一女性之称。在她的这部新书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之触觉,带领我们探秘“红楼36钗”。她把中人分成了“金玉”两大派系进而进行深层分析,得出此书是个性格的悲剧集合,其主要人物都是自误。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黛玉太聪明了,所以过分敏感,影响了健康。而宝钗是博知所误,熙凤是心机所误,是心力消耗过甚,旧病复发而死等等。

西岭雪就这样一一为我们揭底了红楼中主要女性人物的悲剧性格和薄命的结局,凭吊了最耐人寻味的红楼人物宿命之迷,进而也尝试揭开遗稿真正结局的本来面目。 最后,要说:是中国人珍藏的文学瑰宝,且沉浸二三十载,就把它翻出来再创作一番,又会是新的眼光和感悟。有幸能参与其中,也算是今生之福吧! 制片人:李小婉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