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文学理论 鲍鹏山新说《水浒》

第43章 第三章 没有小地方,只有小人物

鲍鹏山新说《水浒》 鲍鹏山 1778 2018-03-20
林冲告诉朱贵,有柴进的书信。 朱贵说:“既有柴大官人书缄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 真是绝处逢生。在林冲走投无路之际,突然峰回路转,得遇朱贵,林冲上山之路,理当一帆风顺。 朝廷理当重用而不用,推英雄入江湖,使英雄怨望,使江湖势大。这样的朝廷,不亡何待? 正如朱贵分析的,林冲到梁山,必当重用。原因有三:一、有柴进的推荐。柴进既有恩于王伦,王伦当然不能拒绝。二、王伦也没有理由拒绝林冲,因为林冲武艺高强,名震寰海,有林冲加入,必然增强梁山的力量。三、招降纳叛,是一般占山为王者壮大自己、积聚资本的基本策略。像林冲这样被体制排挤出来走投无路的人,是他们最欢迎的,因为这样的人,既然已经在彼处彻底结仇树敌,你死我活,在此处必然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但是,朱贵还是太厚道、头脑太简单了,林冲也高兴得太早了。 命运多舛的林冲,注定还要经受更多的磨难。 第二天一大早,朱贵引了林冲,乘船到对面金沙滩岸边上了岸,引着林冲来到聚义厅上,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摸着天杜迁,右边交椅坐着云里金刚宋万。朱贵、林冲向前声喏了。 我们看,这王伦多大的架子。后来宋江做山寨之主时,但有人来投,他必亲自到金沙滩迎接。林冲来投,王伦不到金沙滩来接也就算了,待林冲在朱贵的带领下来到聚义厅时,王伦还是大咧咧地坐在交椅上,一点礼貌也没有。朱贵、林冲声喏了,行礼拜见了,他竟然一言不发! 林冲可怜,立在朱贵侧边,不知怎样才好,朱贵也很尴尬,只好主动介绍:“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绰号豹子头。因被高太尉陷害,刺配沧州,那里又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争奈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写书来举荐入伙。”

这段话,言语不多,但是却很简明扼要,把我们上述的王伦应该接纳林冲的三点理由都暗含在其中了:林冲的本事;林冲的遭遇;林冲和柴进的关系。显然,忠厚的朱贵希望王头领赶紧热情起来。 但是,王伦竟然仍然一言不发。林冲万分尴尬之中,忙在怀中取出柴进的书信递上,王伦还是一言不发接来拆开看了,让林冲坐了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终于开口说话了,却并不问候遭灾受难的林冲,而是动问柴大官人近日无恙。显然,他对林冲毫无同情心,毫不关心,这样一个自身也颇有坎坷的人,对他人的苦难毫无怜悯,这种人,如果占据江湖,岂不是让江湖也变成朝廷,变成官场,变成冷酷无情、尔虞我诈的所在? 可是,突然之间,王伦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林冲无比热情起来:叫小喽罗一面安排酒食,整理筵宴,请林冲赴席,众好汉一同吃酒。

这是怎么回事呢? 刚才冷淡,问题倒还不大。 现在热情,却是不祥之兆。 原来,王伦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敌得过他?不若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顾他不得。” 还是嫉妒!还是恐惧! 我们一般人的思想里,总觉得自身的弱点会影响自己的成功。但是,在很多时候,让我们栽跟头、受排挤、遭打击的,恰恰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优点! 宋万比起林冲,武功上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是,宋万来投,王伦收下了,林冲来投,王伦要拒绝。一个因为武功差而留下了,一个因为武功强,反而被拒绝。

庄子讲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其实不也包含着愤懑不平! 将要席终,王伦叫小喽罗把一个盘子,托出五十两白银,两匹纻丝来。王伦起身说道:“柴大官人举荐将教头来敝寨入伙,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 终于下逐客令了! 我们都知道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哪知道,他还要被逼下梁山呢? 林冲道:“三位头领容复: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投大寨入伙。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不为银两赍发而来,乞头领照察。” 话说的非常可怜。既搬出了柴大官人以作依靠,又赶紧表忠心。

王伦道:“我这里是个小去处,如何安着得你?休怪,休怪。” 已经很不耐烦了,一点伪装的礼节和客气都没有了。 林冲说他是大寨,他偏说自己是小去处。 去处不小,是他的心眼小,志向小,眼界小。 梁山在晁盖手下,就大了。到宋江手下,更大了。 没有小地方,只有小人物。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