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现代小说 婆婆来了:玫瑰与康乃馨的战争

第38章 第12节

太阳暖暖地照着街区小公园里的枯草和剪掉的月季枝,孩子和老人在健身器械区欢笑玩耍。何琳和绣花坐在温暖的躺椅上,看着公园外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四五个大方便袋堆在脚下,采购肯定花了不少时间。 绣花很真诚地说:“俺知道为什么人都爱往城里跑了,城里啥都有,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看不到。老家里是什么也没有,每家守着几亩薄地和三间瓦屋头,从年头到年尾,日子过得没啥意思。” 何琳说:“生了儿子就有意思了。” 绣花也笑了,并不认为妯娌是在讽刺,“一般是这样,有儿子的家庭就是比光有闺女的家庭过得带劲。像俺和你大哥,烦死了,烦了好几年了,加上她奶奶整天叨叨,叨叨得我亏心……” 何琳纳闷,“生不出儿子你亏心什么啊?这事起决定作用的是男人,别事事往自己身上拉呀!”

绣花叹气,笑着,“农村人有老思想,从不这样看,生不出儿子就怨女人肚子不争气,公鸡打鸣,母鸡下蛋,下不出好蛋,当然怨母鸡肚子不行,与公鸡有啥关系?” “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男人种下的跳蚤,收获不到龙种也怪女人?媳妇就是长了一张受气的脸!” 绣花好脾气,慢慢解释:“环境不一样,城里好像生儿生女都一样了,农村里不行,没有儿子也受人欺负,闺女再多也不能给你打架撑腰——在老家,有事就拳头说话,打了再说,现在的人可野了。你要有两个儿子,一般人就不敢招惹你。” “咱婆婆有三个儿子,应该吃得开吧?” “现在吃开了,尤其是传志在北京当了官,她奶奶腰杆直直的,四处咧咧,动不动‘俺二儿在北京当了大官挣了大钱住了楼’,横着走!前村后店,几百口子人,一辈子有几个到过北京的?光是听说北京有天安门,有毛主席,觉着这城市大、好,能在北京城当官,能巴结就巴结呗。她奶奶可扬眉吐气了,尤其是上次从你这里回去之后。”

何琳微微笑,“什么在北京当官啊,就是个小公务员,没什么权力,一份工作而已,薪水还不如我的高,就是福利比一般人好点,哪有什么油水,你这么一说就像古代秀才进京赶考考上状元似的。” 绣花掩嘴笑,“俺不懂,只觉得成为公家人肯定铁饭碗啦,干长了不就升官啦!一辈子领工资,一辈子不失业,多好!稳当,又有钱,别人还高看几眼。” “对了,上次他妈从我这里回去,怎么说的?显摆了?” “还用说,在老家从这条街上显到另一条街上,说见到天安门啦,见到毛主席啦,住儿家的楼啦,也见到国家领导人开会的地方啦,一个劲地夸北京城里好,汽车多,人多,满街都是大学生,街上人说话和电视上播音员一模一样……” “说我了没?”

“说了,说二儿媳妇是知识分子,大学生,长得俊,家里有钱,陪嫁就陪个楼,听说人家娘家有印钞机,缺钱就印……” 何琳哈哈大笑,“真虚荣!” “是啊,传志找上这样京城里的小姐,才显得有本事啊!像传祥找俺这样的,陪嫁才一个柜子一个橱子一个八仙桌,就屈料了,他家至少还有三间瓦屋头!” 何琳对着阳光,眯着眼,吸了口气,心中泛起一阵悲哀,想起小姨说过的话:女孩子找男朋友,最好门当户对,谁也不比谁矮一头,日子才过得顺畅;那些拿着东西倒贴的,有几个好下场?人家当你上赶着嫁,只能证明人家儿子更有魅力。像在商场买衣服,贵的,花了大价钱的,才受主人重视,同样的质地二三十块买回的,也就是随身穿穿的衣服。这样看来,在老妖那不同寻常的功利脑袋里,至少大嫂要比自己贵重的,起码大伯哥传祥还准备了三间瓦房,自己则是贴给了传志一幢楼。想到这一点,她就开始愤怒,“她没说她是怎么回去的?”

绣花用某种狡黠的目光看了一下妯娌,似笑非笑,“当然说住不惯了,与你吵架的事说出去让人觉得被儿媳赶出来的,多丢人呐!” 何琳看着嫂子的眼睛,一双很有特点的单眼皮,“你认为她是不是被我赶出去的?” 很明显,何琳低估了这个三十多岁女人的智商,也许她普通话说得不好,穿得土,没有时尚的概念和思维,但对人情世故的把握却异常精准。绣花安定地说:“把她赶出去有什么不好说的?要是俺俺也把她赶出去,这老东西为人歹毒,心忒狠,除了她自己的孩子,谁能跟她过长?” 何琳静静地看着她。 “加上大妮子,青霞,那个不要脸的死妮子,东挑西挑就怕天下不乱的扫把星,跟这天底下少找的娘俩住一起,还想有个好?不把她俩赶出来,生气吃气吧,有什么好日子过!”

何琳:“呵呵,我以为她们回去可着劲儿败坏我呢,不过我不怕,天高皇帝远,那边的口水淹死人又怎么着?我又不常回去,以后更少回去了。对了,听说上次传志挨他两个舅舅的骂了,是不是真的?” “嗨,人家亲舅想骂自家外甥,让他们骂去!娘舅亲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两个倚老卖老的东西,心眼脾气铁随咱这个婆婆,能找事,会说话!以前也动不动就去俺家里调停,骂他大外甥怕婆子,不管老娘,在一边激火,让传祥揍俺,揍得俺鼻子都流血了,才算给他姐姐出了气!” 何琳很惊讶,“大哥真对你动手啊?!” “在农村,两口子打架还不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 “一为钱,二为婆婆这个搅屎棍。俺和你大哥传祥是年年打,月月打,俺刚生完老大月子里就打上了!传祥这个憨熊,什么都听他娘的,拿他娘的话当圣旨。以前没分家时,一个锅里摸勺子,都是俺做饭,他娘事多,嫌汤稀了稀了,稠了稠了,没有一回正好的,牙齿在外喊到俺脸上。只要俺回一句,立马指使她儿子打俺,从屋里打到院子里,老东西看着俺被骑着打,眼皮都不翻!开始俺傻,挨揍不跑也不带哭的,硬撑着,后来挨多了,想明白了,打到俺身上又疼不着别人,挨到什么时候是头啊?!以后再打俺就跑,有多远跑多远,被抓着俺就下嘴咬,有一回咬得传祥胳膊上的肉耷拉着。就那一回,他揍俺也不轻,头都给磕破了,满脸鸡屎,他祖宗的,那年头过的啥日子啊,欺负俺娘家没人。俺一个兄弟,个子矮,体弱多病,帮不上忙——俺娘家若有一个拿得出去的男劳力站出来给俺出一次气,俺都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受那么狠!传祥那个狠种和他娘也不敢这样对俺下手!”

呵呵,何琳听傻了,没想到婆婆和绣花关系糟成这样,超出想象范围,而且印象中大伯哥人憨憨的,傻乎乎的,老实、遇到事只会“嘿嘿”笑的那种,私下竟然如此暴力! “嫂子啊,”何琳第一次开口叫嫂子,“他们这样对你,是不是因为您没生——生了女儿?”何琳想着什么词不会刺激眼前这个已经语气激昂的孕妇,但又想了解一下老家里的事,毕竟这是老公传志成长的文化氛围。 一向不爱说话的绣花算是打开了话匣子,谈兴甚浓,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飞舞,“也是,俺要是头一胎就生个男孩子,还有啥话说,景况就不一样了,农村里普遍重男轻女,讲究母以子贵。好是好点,也就是比现在强点,这老东西忒歹毒,你都不知道她的心有多狠。从生了老大老二,俺流了七次产了,都是女孩——唉,该着俺的命瞎,一次次遭那么大罪,有两回差点搭了命进去!孩子命也不好,在俺肚子里四五个月,生生给夹碎拽出来。生老大时是冬天,北风嗖嗖地跟刀子似的,月子里俺就抖抖擞擞地到水沟里砸开冰洗尿布,洗传祥的衣裳,冻得俺手关节现在一阴天就钻心疼!自己做饭吃,还做给他们一家子吃,他们家就没一个人说俺在坐月子歇一会儿吧,没有!俺生了个孩子,连个鸡蛋皮也没吃上,俺娘家给送来一篮子,第二天让老东西挎到集上去卖了,买了二斤半五花肉,回家来五花肉炖萝卜,然后盛了一碗大萝卜端给俺了——想想,不如死了算了!

“俺生第二个丫头时,孩子都没让俺看一眼,转手抱给传祥远门的二表嫂了,他家不生养。这事还让队里知道了,让俺带环,不让再生了。从医院回来正赶上春忙,俺就一瘸一拐地下地干活,干得慢一点就被老东西指着脑门骂,骂俺生不出儿子还装!因为回了两句嘴,她不是人的大儿子摁倒俺在地头上就打,幸亏地挨地,邻居离得近,给拉开了,不然俺也有拿着锄头刨死他娘俩的决心!”可能太伤心了吧,绣花不住地抹眼泪。 何琳眼睛也湿润了,“嫂子别说了,都过去了,你现在有身孕,哭对孩子不好。” 绣花却不在乎,“让俺说完吧,平时也找不到人说,一直在心里压着,也难受着呢。俺身体没事,多苦多累都撑过去了,这点小事也会过去。老王家,还是想望孙子啊,长子长孙,老东西做梦都盼着传祥有个儿子。以前那个憨熊都认命了,闺女就闺女吧,农村里也有不少俩闺女以后不要的,架不住他娘天天在他耳根上念经啊!又有生儿子的念头了,俺就又偷偷地去医院找人摘了环。从生了老二后,计划生育一年紧似一年,队里每年都抓从刚结婚的小媳妇到五十岁的妇女强制去医院检查,每年俺都做贼似的东藏西躲,一直得躲到四个月,到医院照出男女了。人家凡照出男孩子的,都不在家住了,南下深圳广东,北上东北,也有跑新疆的,家都不要了,反正家里也没有啥值钱的东西,就三间瓦屋头,想推就推吧,想扒就扒吧。

“俺的命不好,查出来的都是闺女,有两回还让逮住了,两个大男人拧着俺的胳膊把俺架到车上,到医院里直接流产。流就流掉了,幸亏是闺女。和俺一起被抓去的还有流掉了龙凤胎的,上面也是有俩女孩了,运气忒孬,跑到济南要倒车了,又给抓回去了。听人说那流出来的小孩胳膊腿儿全会动!现在人心忒狠,关键头上,谁可怜谁啊!那双胞胎的娘出了医院就疯了,心疼孩子心疼的,现在还经常光着身子往外跑呢,平时都是锁在床腿上。” 何琳泪光盈盈,几乎没有办法安慰身边这个身心受到如此创伤的女人。她能说什么?一切都超出了她这个城市姑娘想象之外,乡村,那个电视上牧歌般的安宁美丽的广袤大地和大地上原本质朴憨厚的农民,现实中却是血腥、暴力、愚昧与凶残相交织的世界。从来没有人给她展示过这种血淋淋的原生态,而且就在老公身边。她被镇住了。

“说起大姑姐青霞这个死丫头,俺就气得胸口疼!她无耻下流大姑娘一个,跟后村一个小混混私奔了,方圆几十里都风言风语笑话她老王家家风不正。弄得那两年一家子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传志还有个叔,传志的爹兄弟两个,传志爹是要的,抱来的。按说抱来的也不要紧,俗话说生的不如养的亲,王家店又没有别的三亲六故,老大没了,这妯娌们还不抱团好好过啊,省得别人欺负。传志娘这老东西毒,什么事都与老二划清界限,划清界限对她有好处啊!传志的奶奶还没死呢,得要俩儿子养,传志爹死了,又不是亲生的,传志娘才有话说啊,不是亲婆婆,不想养,说那老妈子与她没关系。早些年为了传志的奶奶,这两家子年年打,年年骂。以前都是老东西占上风,嘴风利索儿子又多,一帮人还不够她骂的!

“自从青霞出事后,人家出口就骂她闺女,把老太太骂伤心了,活该!报应!反正这两年,她没骂过人家,被人家压住一头——” 何琳突然想起当年去乡下时,与招弟一同逛街,刚到一家门口就被人泼了一盆凉水。招弟这个小孩子竟说这是仇家,世仇! “倒是青霞屁股光久了不知丢人了,挺着大肚子私奔回来,生了孩子,生米煮成熟饭了,回娘家回得那个欢!一点也不在乎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这人啊,贱性也是老辈里遗传,这死青霞在婆家生了儿子也不得好脸色,整天打成一猪窝,每回回娘家不是鼻青脸肿的时候不多,还没少了在娘家当搅屎棍!俗话说,嫁出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泼出去了再回娘家就是客(念kei,三声),客也得有客的样子吧,人家偏不,把娘家当成自己的家,什么事都掺和,鸡一嘴鸭一嘴,嫌俺不会做饭啦,做的饭咸的咸啦,淡的淡啦,饿着她兄弟啦,她兄弟养俺不如养猪啦,没有这死女人天下没有这么乱! “有一回她正好赶上俺和她娘打架,她在后面二话不说就一耳刮子直接扇到俺耳门子上了,俺的耳朵在那一星期都嗡嗡响,听不见了,后来经过半年才慢慢好了。你不知道当时那娘俩就势叱喝着起来了,打得俺满院跑,跑不出去,最后把俺绊倒,娘俩又踢又掐,俺的大腿青一块紫一块的。那时正赶上麦收,邻居家也没个人,打死俺也没人知道!最后俺梆梆梆磕头谢罪才算完!” “大哥回来怎么说?” “别提那憨熊,靠不住!照他的话说,媳妇如衣服,不合适还能换,老娘可只有一个!如果媳妇和老娘只能选一个,他只能选老娘!否则别人看不起他,他自己也看不起他自己! “想起来俺死的心都有,说不上来的罪都让俺受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让俺挨一顿。所以,这就是为啥青霞在婆家挨揍俺都不出面的原因,揍得轻,揍死她活该!让她贱!为人除害了。就是上次,俺看着她哭哭咧咧从门口过,马上就把传祥打发到前村玩牌去了。俺家的憨熊是个赌鬼,一看到牌桌就往前凑,比看到他娘还亲,平时也没少为这个打架,那天哪怕让他输两个也不能给他姐姐出气去!晚上,老东西到处找没找到她儿子,问俺,俺说不知道,你儿自己有腿,爱去哪去哪。老东西没办法,想让俺和她一起去青霞婆家说理,俺不去!最后老东西自己去了,拿了把锄头差点没把青霞婆婆的半个腚帮子刨下来——” 何琳纳闷,“不是擀面杖吗?” “什么擀面杖,说擀面杖就像打着玩似的,谁也不当真。其实是锄头!人家老妈子在医院住了小半年呢,还报案啥的了,最后考虑到两人有了孩子,不能离婚,也不能让孩子娘蹲大狱,赔了点医药费,说了几大筐好话,不了了之。” 何琳叹了句:“太乱了!不过她罪有应得,瞧她那样,一看就不是好鸟!” “不管好鸟不好鸟,反正这辈子她想有出头之日难了,婆婆到死都得在她头上压着;找了个男人吊儿郎当二百五型的,偷鸡摸狗,不走正道,还与不三不四的女人勾勾搭搭。人家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吧,他偏去多走几趟,没见过这么不正经的东西,一百年出一个,就让她赶上了!要俺说,迟早的事,深牢大狱候着他呢! “那个小虎子吧,真是应了那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心眼脾气随他爹,随得多像你都不知道!老的少的一窝子都是这样,纯半熟,你说她能好过到哪里去?盼都没盼头,活该!报应!” 何琳听着这种咬牙切齿的诅咒,心里凉嗖嗖的,心想半夜婆婆会不会也这样念叨她? 最后绣花喟叹:“何琳,还是你有福气啊,城里姑娘,能上学,上了中学上大学,毕业就能找到一个挣钱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住,还能写上自己的名字,婆婆和她儿子再吵架还有道理让你滚不?女人只有自己挣钱了才活得硬气,不再随时随地吃气。不像俺农村女人,活得苦,嫁到婆家了,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不被人当人看,半辈子都被婆婆和她儿子欺压着,什么时候到头啊,熬到婆婆这一盏枯灯灭了才有出头之日!唉,农村人真是苦死了,越是小地方,屁事烂事越多。这辈子俺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俺孩子上学,也供俺家大闺女,不能让她再像俺一样受罪,将来来城里上大学,在城里找工作,再找个城里婆家。俺农村人也没啥奔头,饿不死赖活着,就指望孩子有出息了。希望孩子长大后能体谅父母大半辈子的付出,能听话、能孝顺点……” 绣花在琐琐碎碎地唠叨,何琳恍然醒悟,甚至惊慌失措,尤其最后那句话,这不是婆婆一路走来的足迹吗?你经历的所有苦难不是为了你自己,而只是为了你的孩子,所有的支撑和所有付出在人生的晚年都会变成向子女索取回报,索取一辈子的人生支付成本——绣花再辛苦也就是负责两个孩子,而婆婆曾经负责的是五个! 不管怎么说,两人哭哭笑笑聊了那么多,感情自然近了些。回去的路上,绣花给何琳分析,为什么婆婆能迁就二媳妇:“一、你是北京城里的姑娘,传志是大学生,你也是,而她家是农村人,小门小户,在门第上她自觉比你家低,挑不出什么理来;二、你娘家是大户(何琳汗颜啊),婶子是大学教授,叔是公司领导,老东西心里怎么琢磨不知道,但不敢表面上欺负你;三、你陪嫁陪了一个楼,老东西财迷着呢,她想要东西也得先赔个笑脸不是;四、你看不上她,人老了都和正常人不一样了,也没志气了。你越对她好,她反而踩你,拿你不当回事,你要不拿正眼夹她,她倒巴结你来了;五、传志这个人比他哥有担待,到底是有知识的人,有自己的主见,不随他娘的筷子起舞。反正俺看到的是传志两头瞒,两头哄,尽力往好处劝,劝不好就自己两头受气。不像他哥从骨头里往外冒傻气,两头传,在中间激火,然后看着俺们开打!婆媳相处中,全指望中间这个男人了,他要撑得起来,有理论理,不欺不偏,婆媳再差能差哪里去?他要是没心眼和稀泥,这一家子就吵吵成鹅窝吧!” 两人提着东西回到家,王老太太和她儿子正在忙午餐。 “休息了,不工作了,都跑到哪里洋兴去了?那么大人了一点人事不懂,还让六十多岁的老妈子做给她们吃,养祖宗啊!想当年,俺年轻当媳妇时,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准备猪食喂猪,然后做一锅饭给一大家子吃。吃完还要下地干活,背着几十斤的药桶子给棉花打农药,哪像现在的媳妇这么清闲自在,愿意睡到啥时起就啥时起,愿意啥时吃就啥时吃,不让别人说一句,还要老婆婆做好端到桌上,筷子递上……” 放下东西,绣花就进去帮忙了。婆婆出了厨房,看到有那么多衣服和食品,挨个方便袋里翻了翻,“啧啧,有钱了啊!还到大商场(习惯上把超市当商场)买这么多物件,穷日子富过,哎哟,这小件件——”老太太两个手指抖搂着一只花内裤,“好料子穿在外面人人都能看见,看不见的腚沟子穿这么好有啥用?两三块的小裤头有个换也就齐了,有俩小钱就会花在水漂打不响的地方!”然后又瞅了瞅孕妇奶粉,“这是啥呀老爷,面粉不像面粉,米粉不像米粉,像石灰,还贱不了,哼,狗窝里可能藏住油饼,净买吃了不拉屎的物件……” 何琳正在喝水,冷冷地回她:“我买的,我挣的钱,送给嫂子!” 老太太把东西扔在桌子上,“就你的钱多!” “钱不多,我就愿意买!” 传志连忙出来息事宁人,“都少说两句,以后大家严格管理自己,不用管别人。”然后又左右开弓,先拿老娘下手,“娘,你管那么多干吗?她愿意买就买去,钱花完了就不花了,你操什么心?” 老太太气哼哼地回:“一个女人得学会勤过日子、俭持家!” “哈!”何琳听到自己响亮地笑起来,“我勤过日子俭持家,节省下的钱支援谁啊?我挣一个花一个才不心疼!” 老太太拍打着膝盖,“儿啊,瞅瞅你挑的媳妇!瞅瞅!”然后转身奔向厨房。 传志又转向何琳,这一弓还没发出去呢,所以明显郑重其事,“老婆,你能不能不像吃了枪子儿,遇着事就噼里啪啦爆炸?” “你才像吃了枪子了!你是挨枪子的!” “行,你能不能不像个刺猬,屁大一点事先把刺儿竖起来?老人一生勤俭节约惯了,看不得花钱如流水,还不是为了我们好!?勤俭持家是本分嘛,哪里错了?” 何琳反唇相讥:“结婚都一年多了,你倒勤俭持家了,但你勤俭下来的钱呢?填哪个老鼠洞了?” “不可理喻!”传志转身又进厨房,却被他母亲用力推了出来,“不用,外边待着等吃!咱王家的男人,有几个下厨房的?人家能等吃,你也等!” 何琳根本就不给他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的机会,噔噔上了楼。 在镜子里端详自己,她才发现自己凛冽的眼神,可能被绣花讲的一堆凌乱暴力的故事给吓住了,短时间内竟形成了色厉内荏的保护机制,其实心里面是害怕的,胆怯的,有一度还幻想婆婆会上楼来打她,老公也加入招呼她,她又能怎样办?也许打110,警察也就露露面,说几句,真正管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吗? 她很忧心,忧心自己平静的家会慢慢演变成一个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战场,现在已有火星,她和老太太势均力敌,各有各的杀手锏,目标便是这个家的空间权、话语权、财产支配权和女主角地位。她有婚姻作筹码,以法律为盾牌积极捍卫自己的领地;婆婆以血缘亲情为筹码,以传统和对儿子无私奉献过为手段,更加积极争取一个太后垂帘听政的“超级家庭成员”待遇。而传志则成了中间的裁判,他对任何一方的同情和偏袒都可能打破均势,使这个激烈竞争的天平发生偏移。 但作为二十五岁,已经成年且有了自己婚姻的他,第一身份是别人的儿子还是别人的丈夫,这很重要,关乎到她能否在自己的空间打赢这场保卫战!她不能允许老公的母亲在自己的地盘上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插手一个家庭所有事务并成为事实上的女主人第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