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现代小说 等你爱我

第43章 第1节

等你爱我 艾米 4076 2018-03-22
丁乙从冰箱里拿出几个冰冻的馒头,放进蒸锅里蒸了一下,就着咸菜吃了两个,又用个食品袋装了两个,就开车去学校。 她系里有两个电脑房,一个很大的是本科生的教室,装的是windows系统,比较好用。还有一个比较小的是研究生的,只十几台电脑,装的是unix系统,她不太会用。本科生的电脑室,一天到晚都开着,只要没人上课就可以去用,而研究生的那个电脑室,一天到晚都锁着,只有本系研究生才能从系里领到门钥匙。 她一般先到本科生那个电脑房去看看,如果没人在那里上课,她就在那里用,实在不行才到研究生那个电脑房去。 今天很幸运,本科生那个电脑房里没人上课,也没人用电脑,就她一个人。她在角落里找了台电脑,开始分析她硕士论文的数据。

刚做了一会,就听到有人在跟她说话:“丁乙,今天终于找到你了!” 她抬头一看,是鲁平,两人一起修过课,又是同龄人,关系比较好。 鲁平本来是在生物系念博士的,前几年跟风加修了一个生物统计的硕士学位,但修完之后没立即去找工作,而是接着做生物系的博士。后来好像是跟导师搞得不那么愉快,决定不要博士学位了,拿个生物系的硕士学位走人,反正生物系的博士拿到手也只能做博士后,还不如靠生物统计学位找工作。 上学期,她选了临床试验课,刚好鲁平也跑回来修这门课,于是两人成了同学。 她以前是学外语的,生物统计需要的数学、统计、生物基础都很薄弱,虽然补了不少课,但总觉得不那么得心应手,经常需要向人请教。本来她班上还有几个小字辈的中国人,但都是理科出身,基础比较好,遇上她问问题,却都懒得解答,总是说:“把我作业拿去抄吧。”

但抄作业只能应付作业部分,不能应付考试啊,她不把问题搞懂,怎么考得及格? 只有鲁平比较耐心,愿意给她讲解,即便不是两人同修的课,也愿意给她讲解,所以她经常去找鲁平问问题。但鲁平有两个孩子,挺忙的,有时就约在鲁平家碰面,这样鲁平可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给她讲解。 她每次去鲁平家,都会带上一点小礼物,主要是小孩子吃的零嘴。如果是晚上去,她还会带上丁丁,因为丁丁还不到十二岁,不能单独留在家里。丁丁很爱去鲁平家跟两个小孩子玩,两个小孩子也很喜欢丁丁。 这学期她和鲁平都没修课了,见面的时间也就少了,今天碰了面,觉得很开心:“好久没见到你了,丁丁前天还在问什么时候去鲁阿姨家玩呢。你怎么样,忙不忙?”

“怎么不忙呢,天天挂在网上找工作。” “找到没有?” “有过几个电话面谈,但谈过就没音信了。你呢?” “我?我还没开始找呢,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找。” “对了,我就是来问你这事的,今年那个学术会议,你到底去不去呀?” 她知道鲁平说的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除了学术交流之外,还有招聘会,届时招工的和找工的都会去那里碰面,是她这个专业一个比较重要的找工机会。 但这个会议在外州召开,开车过去得六七个小时,坐飞机得自己掏钱,住旅馆也得自己掏钱,因为她并没有论文要在会议上宣读,系里和研究生院都不会为她掏费用。 鲁平跟她一样,也得自己掏钱,而且不太会开车,不敢开长途,所以一直在给她发邮件,怂恿她去,说两个人开一辆车过去,可以换着开,旅馆房间也可以订在一起,能省不少钱。

她跟丁丁爸提过这事,但他一点都不支持:“跑那么远去干什么?” “找工作呀。” “你还准备跑那么远去工作?” “开会地方远,不等于工作的地方就远。” “如果你找本地的工作,还用得着跑到那里去?” 她愣了一下,坚持说:“开个眼界,见见世面嘛。” “几天啊?” “来回一共四五天吧。” “那不就是一个星期了?你一个星期不在家,丁丁怎么办?” “你是白吃饭的?” 他有点恼怒,但没发作:“你还找什么工作呢?就待家里就行了,我又不是养不活你。” “那我这几年的书不是白读了?” “我当时就叫你别读书,你偏要读。” “你是心疼那几个学费吧?你放心,等我挣了钱会还给你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什么意思?” “你干吗要去工作呢?美国好多女人都是靠丈夫养活的。” “我不想做那样的女人。” 他让步说:“你要找工作,也应该在本地找。” “本地这么小,我到哪里去找工作?” “如果你实在想工作,我可以在我们单位帮你问问。” “你不用问了,我在你们单位的招聘网页上找过,没有这样的职位。” “你要什么样的职位?” “生物统计员之类的。” 他沉吟片刻:“难道你非得找这种工作不可?随便找个实验室,当个实验员不行吗?” “我又不是学生化的,怎么当实验员?” “其实专业对口不对口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在一起。” 她也承认这一点最重要,但她又不甘心当个实验员,再说还不知道人家要不要她当实验员。

就这么犹犹豫豫的,她一直没决定到底去不去参加那个会议。 她把自己的顾虑说了一下,鲁平说:“你别傻了,当什么实验员,那是人干的事吗?又累,工资又低,你这个硕士不是白读了?一家人是要在一起,但为什么非得你做出牺牲?你老公是科研项目带头人,手里有大把的科研经费,他到哪都有人要,还不如让他跟你走。” “但是……” “他不愿意跟你走是不是?男人都这样,自私得很。” “你老公呢?” “我老公不是一样吗?我前几年就拿到生物统计硕士了,那时就可以找工作,但他偏不让我找,结果搞到现在这步田地。” “哪步田地?” “错过了机会啊。前几年学生物统计的,都是还没毕业就拿到几个工作机会了。现在多难找工作啊,不然我也懒得开六七个小时的车去参加那个会。”

“前几年你老公为什么不让你找工作?” “还不是怕两地分居。” “他不能跟着你走?” “他最没用了,怕到了别的地方找不到工作,他又不愿意两地分居,怕我把孩子扔给他管,反正都是些自私的考虑。” 她有点吃惊:“真的?我觉得你老公是挺不错的一个人。” 鲁平呵呵笑起来:“个个都这么说,很多人还说他瞎了眼睛,才会找我这么一个又黑又老又丑的老婆。” “那是在瞎说。”她嘴里这么说,心里却不得不承认“很多人”说得不错,鲁平的确是很黑,人又胖,眼睛又小,又不讲究,总穿一些老气横秋的衣服,理一个经典的妇女头,看上去像四十多岁的大妈一样。而鲁平的丈夫刘平虽然个子不高,但长得眉清目秀,看上去简直像鲁平的儿子,最起码也是小很多的弟弟。

鲁平好像猜到她在想什么一样,自嘲说:“你别看我现在胖了黑了,年轻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我跟我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全家人都反对。” “真的?他们干吗要反对?” “因为我老公配不上我嘛,家是农村的,人又土,个子又小,而我爸妈是大学教授,我几个姐姐找的对象都比我找的强。” 无论她多么努力想象,都没法想出为什么鲁平全家都认为刘平配不上鲁平。但她马上想到自己,也许别人看见她和她丈夫,也想象不出当年大家都认为她丈夫配不上她。按照现在的状况,很可能每个人都像她诧异鲁平一样,在心里诧异着她丈夫怎么会找她这么一个又老又丑的女人呢。 鲁平说:“现在都想不出那时到底看上他什么了,各方面条件都不好。” “可能他人好吧?对你总是很好的啰,那时的人嘛,都是很讲究心好的。”

“问题是他对我并不好啊!追也不会追,嘴又不会说,也不会献殷勤。” “可能他算长得好的吧?” “哪里呀,追我的人里,比他长得好的多了去了。” 说到这里,两人都有点唏嘘。唉,好汉不提当年勇,好女不提当年娇,现在都三十好几,孩儿她妈了,人胖了,老了,没什么可吹嘘的了。 鲁平说:“你千万别上你老公的当,能挣钱的男人都这样,巴不得你就做个家庭妇女,好好侍候他,让他干番事业出来,但真等到他干出一番事业来了,他就忘记了你的功劳,反过来瞧不起你了。” “你老公有瞧不起你吗?” “当然啦,动不动就说我一个博士是多久多久做出来的。” “你博士做了多久?” “呵呵,有年头了,主要是中间生孩子耽搁了。”

她知道鲁平两个孩子都是在美国生的,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真是要多会生就有多会生。她羡慕地说:“那也值啊,你看你多好,一儿一女,凑足一个‘好’字。” 说到“好”字,鲁平也很兴奋:“不过也是哈,如果那时不赶着生一个,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想生也生不出来了?” “你现在才多大年纪,就生不出来了?” “我三十六了,现在生就成高龄产妇了,女人过了三十,生育能力就逐年下降,过了三十五,就算生得出来,也很危险,搞不好就生个痴呆儿。” 这话说得她好不伤心:“真的?那我是不是太晚了点?” “你想生老二啊?” “嗯。” 鲁平马上改了口:“不晚不晚,我们隔壁那个姓王的,人家都四十多了,去年还生了个儿子呢。” “真的?孩子正常吧?” “正常得很。” “如果我想生老二,还用不用去开这个会?” “怎么不用呢?怀孕又不影响开会。” “但如果我没准备马上去工作,干吗跑去参加招聘会呢?” “你这个人啊,干吗只在一条道上跑到黑呢?你找个工作放这里,又不用给它饭吃,到时候怀上孩子了就不去,没怀上就去上班,能屈能伸,不好吗?再说找工作这事,又不是一找就能找到的,你就只当是练兵嘛,到招聘会上跟用人单位交流交流,以后正式找工作就有底了。” 她觉得鲁平说得有道理,她虽然是学英语出身,但正儿八经跟美国人交谈还是有点发怵,而且从来没找过工作,不如趁此机会练一把口语,也算积累一点找工作的经验教训。 鲁平催促说:“我们先报名吧,今天是学生优惠价最后一天,从明天开始,报名费就涨到二百美元了。” 她想了想,说:“你说得对,我先报个名吧,如果到开会时怀上孩子,我不去就是了。” 于是两个人都上网报名,先填写个人信息,交报名费,下去后还要邮寄三份简历过去,会议主办方在正式开会之前会将简历转到申请人选定的用人单位去,便于用人单位筛选招聘会的面谈名单。 她报了名,当场用信用卡在网上付了报名费,但她决定先不把这事告诉丈夫,到时候再说,也许那时怀了孕,根本就不去了,何必事先唱出去惹麻烦呢?反正家里的钱袋子是她在管,只要她不说,他根本就不知道她交了报名费。 丈夫在金钱方面仍然很呆,她来美国不久,就发现丈夫对信用卡什么的一窍不通,每次信用卡公司寄印好的支票来让用户借钱,他总是拿起就用,结果被信用卡公司收取了很多的利息。 她给他指出了这一点,他才恍然大悟:“啊?是这样啊?我以为这是信用卡公司送给我的钱呢。” 后来丈夫就把钱袋子交给她掌握,觉得她还像刚结婚那阵一样,存钱生息,外加得奖,吃不尽,用不完,就算她现在花一千美元报名,只要她不说,丈夫也不知道。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