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青春都市 翻译官

第13章 Chapter12 离别

翻译官 纪媛媛 4633 2018-03-13
我将乔菲的表格、简历、相关学历证明和申请函从材料袋里拿出来,仔细地检查,才想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笔迹,娟秀而有力,好像她这个人。我修改了她的一点点错误,把它交还给负责教育合作的同事,他笑一笑:“这是谁啊,让你这么费心。” “朋友的妹妹。”我说。 不久之后,法国大学回函,寄来了提供给留学生们的注册证明和住房担保,保罗·瓦莱里大学给乔菲的函上,要求她在六月底抵达,参加假期期间基础语言的培训。 这样想起来,时间过得是真的快。 去年六月,陌生的我们缱绻在一起;翻过这一年,我送她离开我身边。 我曾经以为,我们不会分开,可现在,我为她做最后一件事情。但无论如何,这个女人曾经陪伴在我身边,给我快乐,给我温暖。

我这样想的时候,开车在路上。 车篷敞开,槐树在我的身上留下斑驳的影子。 遇到红绿灯,我的车子停下,看看旁边,是曾经去过的电影院。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手牵着手,站在橱窗前,好像在商量要看什么电影。 海报上说,有老片子复映——《卡萨布兰卡》,男人最终送走心爱的女子。 电影的最后一幕让人感动,美丽的英格丽·褒曼泪眼婆娑,对即将永别的亨弗里·鲍嘉说,请吻我。 电影里,女人是绕指柔,男人如百炼钢。 轮到我的身上,就恰恰相反,真是让人不平。 我在这一个路口掉头,奔向外语学院。 我打乔菲的电话,没人接。 我在宿舍楼下打内线电话找她,仿佛一年前的一幕重演。同学告诉我,乔菲回家收拾行李了。

我回了家,跟妈妈说,我要去法国了。 妈妈说,你做梦啊?那你去吧。 是真的,妈妈,我给她看我已经办下来的签证,你看看。 她说,你随便拿个东西来骗我,反正我也没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我爸爸说,这是真的。邻居家也有小孩子去日本念书,他过来仔细看我的护照和贴在里面的法兰西共和国的签证。 这回信了吧?我过两天就走了,公派留学,一年以后回来。 他们接着就犯了愁,法国,东西比沈阳还贵吧? 妈妈说,生活费怎么办? 有政府提供的生活费。每月合人民币也有六千多块。 怎么这么多?学校给你的机会?他们问。 我想了想,妈妈,你记不记得去年来过咱们家的那位大哥? 她说,记得,记得,是他帮你办的?

我说是。 菲菲,你记得要报答人家。 我点点头,不过自己也心虚,我怎么去报答程家阳呢?有什么东西是我有而他没有的? 我收拾了行李,将它们托运走,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去了大连。我在这个城市的海边坐了很久,想起那次旅行,我与程家阳,飞机上的温言软语、相握着的手、彻夜的激情,如今成了一个人对一段情缅怀的内容。 乘飞机,坐火车,我又一次来到她的家乡。 到了她的家,菲的爸爸在,我看过他的照片。 我用手比画着问他,菲去了哪里? 他用笔在纸上写道,回来不久,昨天已经回去了。 我一下子坐下来。旅途长,不要紧,扑了空,却让人顿觉疲惫。 菲的爸爸给我倒水,我谢谢他,一口饮干。 我写字给他看,说,我是菲的朋友,知道她要出国了,想要见一见她。您的心脏好些了?

好许多,谢谢你。 我得离开了,得去找她。这是一些钱,不多,请您收下。 他执意不肯,推推搡搡了半天。 我不得已,只得将钱收回。 我要尽快赶回去,在她走之前,见她一面,有些话,没有说过,现在想起来,后悔是可怕的感觉。 我在乔菲家楼下的小市场里找到一间鲜肉铺,问老板:“五号楼的乔家,您熟吗?” “两口子都是聋哑人,小姑娘学外语的?” “对。” “老邻居了。什么事?” 我从怀里掏出钱:“这是两千块钱,麻烦您周末还有过节的时候给他们家送些鲜肉、排骨。” 老板用围裙擦了擦手,看看我,寻思了一会儿:“行啊,我给你打个收条。” 我把收条接过来,这样总算办成了一件事。 我马不停蹄地回去,乔菲的同学仍是对我说,她不是回家了吗?

“还没回来?” “没有。” “她不是已经去法国了吧?” “没有没有,我们今天早上才替她收了行李。” 我松了一口气,好在她还没有走,那我就在这里等她。 可是这天下午,部里忽然就下了任务,我顶替生病的师姐去上海,为国际大律师年会做同声传译,为期两天。 可是,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这也太突然了,您怎么才告诉我啊?我连准备都没做呢。”我跟主任说。 “你大少爷突然失踪三天,让谁做准备了?”他抢白我,又转到我后面,拍拍我的肩膀,“再说,我也没办法啊,她突然病了,我怎么办?处里别人也没准备啊,还就得小程你出马。” 干这一行的,没有办法,军令如山。我只好祈祷乔菲不要在这两天离开。 会场如战场。

我本来状态不佳,没有准备好就上场翻译,绞尽脑汁,好在上海方面的同行素质不错,我们合作的翻译效果姑且算是理想。 在回来的飞机上,以为是稍稍打个盹,不小心就睡着了。迷迷糊糊地好像心神已不在此地,问空姐,她回答说:“这是国航去大连的班机。” 醒过来,是一个梦。 突然想起来,自己就笑了。对啊,怎么没有想到,菲会不会去了大连?我回去了,她想必也已经回来。 见了面,要对她说,这一路,一定小心,用功读书,回来做了高级翻译,为她的爸爸妈妈赚大钱。她的行李会不会很多?好在托运处我有熟人,超重多少,也没有关系。她带没带一些干菜,蘑菇、木耳?好吧,这个我来买。卫生巾倒不必,我也曾留意过,法国那边跟国内差不多的价钱。不过这个,不说也罢,免得她又说我是事儿妈。

这样想着,就好像归心似箭,下了飞机,脚下生风,一溜小跑地冲出通道,在出港口登上单位的车子。 车子还未走出机场,我的视线就被对面大巴士上的巨幅广告吸引,草本精华洗发露的广告女郎,微微眯着猫一样的眼睛,黑色的头发绸缎一样光亮,好像乔菲。 我的粗心在此时演变成不能挽回的错误,我都没有向上看一眼,没有看见坐在车里,即将踏上飞机的乔菲。 一直向西飞行了将近十个小时,当地的傍晚时分,我抵达巴黎。 取行李,出港,到处是高眉深目、低声说话的外国人,一转眼,原来已经来到陌生的城市。 我要去南方的蒙彼利埃,要到城里的火车站乘高速火车。一路打听上了大巴士,车子在夏天蒙蒙的细雨中穿过城市,驶向里昂火车站。

暮霭中的花都。 我这一路只觉得眼睛不够用。 古老梧桐,霓虹街灯,细雨润泽几百年的街道,水气氤氲神色暗淡的行人。有美丽的少年牵着大狗在街头匆匆而过,有神秘的女郎在咖啡座透明的橱窗里点燃一支烟,静静看向窗外,不知谁是谁的风景。依稀可辨的是远处铁塔高高的影子,虚虚的,是印象派的造型,我用手指轻轻敲打窗子,用法语低声说,埃菲尔,埃菲尔。 前面同乘的老外回过头,问我:“第一次来巴黎?” 我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啊,对。” 七点多钟,我到了火车站。买票的时候,人家告诉我,最后一列去南方的火车刚刚离开,最近的一列要等到明天早上六点半。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等待。庆幸的是,人家见我不到二十五岁,又乘坐最早的一班火车,给了我五折的车票。

我坐在车站的长椅上,想要这样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吃点带来的饼干,碎渣掉在地上,吸引来大群灰黑色的鸽子,蹦蹦跳跳地直吃到我脚边。 不知等了多久,车站里的人渐渐少了,我看见几个高大的警察牵着嘴上带着皮质嚼子的凶猛大狗走过来,几个人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站下来,低声说话,不时向我看一看。 这么苟且,我心里冷笑。我从来习惯孤身一人,来之前,早已准备好,小样儿,谁要是敢刁难我,看我如何发作。 我心里默默背诵一段准备好的话: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受法兰西共和国教育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邀请,来法国留学,如果遭受不公正对待,我受我国大使馆保护,并有权诉诸法律……

以及:哦,原来这是法国的民主? 好,再来一遍。 过来的是相对年轻的一个,谁知他面露微笑,用僵硬的英语说:“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我用法语回答:“中国人。我说法语的。” “太好了。”他搓搓手,“小姐,你不能待在这里。” “为什么?”我已是箭在弦上,“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马上就要脱口而出。 “一来这里不够安全,单身女性最好不要待在这里。二是,最后一班火车已经发走,火车站将在半小时之内关闭。” 火车站还会关闭? 我愣了一下,怎么教材上没写? 他说的没一句不是好话,可是,那我去哪里?我向外看看,什么时候了?怎么咖啡馆都打烊了? “我说的你听懂了?好,那我再说一遍英语……” 我赶紧伸手阻止,老实地说:“您看我的行李,我不知道去哪里。” 年轻警官看看我为难的样子,回去请示同伴,又做一番商议,过程中那几个人向我微笑,现在觉得刚才的想法真是武断,又觉得倒是为难了人家。 年轻人过来对我说:“不远处有为学生提供的青年旅馆,我不知道还有没有空位,不过,我可以把您送过去。您看这样合适吗?或者……” 他提的第二个建议是让我去附近的警署,等第二天早上的火车。 哪有这样的道理?留学的第一天就进局子?忒不吉利。 我说:“麻烦您带我去青年旅馆。”我看了看那边的几个人,又多留了一个心眼,我笑一笑:“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警察?” 年轻人也笑了:“我们不是警察,是巡逻的宪兵。我是实习宪兵祖祖·费兰迪,我的兵号是×。” 我做放心的样子,笑着说:“啊,是宪兵啊,哈哈……” 转身就掏出小本子,用汉语写道:我如果遭遇不测,是被一个叫祖祖·费兰迪的实习宪兵带走,他的兵号是×。写完了,自己就有点发呆,这是写给谁呢?谁会看到这些字呢? 程家阳。 我潦草地写他的名字。 人长得高大就是好,我沉重的箱子被年轻宪兵轻巧地提起来,大步子迈开,带我离开车站。 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 没走多远就到了青年旅馆。我真幸运,还有空床。价格已经为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压到最低,十八欧元,我没敢换成人民币想。 登记完了,宪兵对我说:“现在是两点钟,您的车是什么时间?” 我拿出车票,看一看:“六点半。” “不要晚了。再见。” “谢谢您。再见。” 我洗了洗,清醒地躺在床上。 虽然旅途劳顿,不过,心里是新奇而兴奋的。 我现在人在哪里?巴黎啊!埃菲尔的巴黎,卢浮宫的巴黎,拿破仑的巴黎,雨果的巴黎…… 而我将要去的是地中海边风景如画的蒙彼利埃。 人原来已经在实现了的梦里。 不过也隐隐心疼这容纳我四个小时的十八欧元,留给家里一点,我带来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可是仅仅有放在内衣里的可怜的几百欧元。 可得省着点。 我想起刚刚在车站的一幕,为自己的紧张兮兮和小心翼翼而觉得可笑。 这样想着想着,天空就有鱼肚白了。 我看看表,啊,还是北京时间,那么现在的巴黎时间是…… 此时有人敲门,我打开,是高大的法国男孩子,仔细看看,哦,原来是脱了制服的年轻宪兵。 “小姐,现在是五点四十五分,您现在去车站,检票上车,从容一些。” “好,好,谢谢。” 我关上门,火速换了衣服,洗漱一下。 宪兵仍然是帮我提着箱子,送我到火车站。 路上我问他:“你们法兰西宪兵还负责接送外国人吗?” “在火车站工作的,要保证公民及外国人安全。” “负责送站?” “那倒不是。我下了夜班,恐怕您睡得太晚,耽误火车,反正我回宿舍也顺路。” “哦,真是谢谢。” 我们进了站,我看见几辆子弹一样造型的高速火车已经停在那里。宪兵指给我检票机:“请在这里检票。” 车票一头进一头出,打上小小的缺口。 宪兵告诉我:“火车上列车员会检票,请放在方便拿的地方。” “当然。”我说。 车站里此时已有稀少的旅客。 我跟他握手,心里很是感激这个热心的青年,一迭声地说谢谢。 他看看火车:“您这是要去哪里?” “蒙彼利埃。我要去学翻译。” “难怪,您的法语说得真好。”青年说着笑了,“蒙城是个好地方,气候温暖,阳光充沛。” “您去过?” “我是那里人。” “哦。来巴黎工作?” “实习。” “是啊,您昨天告诉过我。” 我要上车了,再次感谢他。 年轻宪兵祖祖·费兰迪对我说:“加油。” 一千一百多公里的距离,高速火车风驰电掣,这号称陆地上最快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果然名不虚传。 车上乘客不多,有人小声地聊天,有人睡觉。我因为第一次乘坐而心生感慨。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