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青春都市 绝对是个梦

第10章 第十章

绝对是个梦 亦舒 7621 2018-03-13
程真无话可说。 "我有职责在身,自幼我被训练承担这种责任,我不可弃它而去。" 程真点点头,"你舍不下。" 孙毓川抬起头叹息,"不,我不舍得的是你。" 程真摇头,"对不起,毓川,我也放不下我生活中瑰丽的自由,我不会到你的世界生活。" 孙毓川苦笑问:"我的世界果真如此可怕?" 程真想说,问袁小琤便可知道,但是她不想伤害他,故答:"它不会适合我。" "我想是。" 他握住她的手。 "毓川,真庆幸认识你。" "程真,最后一次问你,来,跟我走。" 程真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回答他:"不,我不能够。" "你这倔强的女子。" "你就是敬重我这一点。"程真微笑。 "我答应你我会尽量满足你。"

"物质上我什么都不缺乏,更多更好对我来讲,没有意思,我需要的是一位情投意合的终身伴侣,你可以给我多少时间?" 孙毓川低头不语。 程真微笑,"你的时间到了,你的司机在等,你的飞机要立刻出发,再见,毓川。" 孙毓川站起来,语气十分温和,"我真的很难过。" "啊是,"程真强作镇定,"我心里像是少了一点什么,我会永远想念你。" "程真,你已自由了那么久——" "太自私了,好比说,我已经呼吸了那么久,现在停下来也无所谓。" 孙毓川终于说:"程真,我不会再来。" 程真颔首,"我明白。" "再见。" 孙毓川离去。 程真掩着脸,哀泣起来。 盼望那么久的爱情,却自指缝中漏去。 忽然有人在她身边说:"能够哭就好,哭是开始痊愈的象征。"

程真睁开双眼,发觉身边坐着一位白发老妪,全身粉红色打扮,和蔼地与她攀谈。 程真默默流泪。 那老妇接着说:"要牺牲太多的爱情也不是真的爱情啦。" 她好似洞悉一切,深明程真处境。 "视他如一个在晨曦中消逝的梦好了。" 程真问老妇:"你怎么知道我的事?" 老妇笑了,"你的事?假使你如我一样活到九十三岁,你就知道,这样的事并不稀罕,我年轻时也遭遇过,它可随时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程真怔怔地,"并不稀罕?" "啊孩子,最寻常不过。" 程真叹息。 "回家去,好好休息。" "谢谢你关怀。" 老妇微笑。 回到家中,程真才发觉她衣履尽湿。 程功在公寓等她,一见,怪叫:"真的一步不能走开,你看你。"

程真更衣,一边微笑问:"有没有看我写好的五千字?" "是一篇小说吧?" "写得怎么样?" "人物刚出来,言之过早。" "别太苛刻。" 程功笑,"到五万字也许就有点瞄头了。" 程真套上干爽衣服,"我又饿又累。" 走到厨房,一看,一箱香槟,程真仰起头,不动声色,心想,这也许是最后一批免费香槟了,她捧起一瓶。 "几时送来的?" "刚才他交我抬上来。" "谁,你见过他?" 程功一怔,"是汤姆呀,他买来孝敬你。" "呵,这么说,陆续有来。" 程功笑,"那当然,我会时时提醒他。" "你看我福气多好,也怪不得所有母亲喜欢有经济基础的女婿。" 程功微笑,"差好远唷。" "可不是,不但女儿不必吃苦,连带岳母大人也沾光,若是个穷小子,说不定还得赖在我家吃喝睡。"

"妈妈,你是不会介意的,还有谁比我跟小川穷。" 程真搔搔头坐下来。 这是真的。 当初认识董昕,他在刻薄的亲戚公司做学徒,工作十六小时,拿几千块,每天晚上下班,带些熟食回公寓,煮一锅白饭,便当一餐。 穷得连朋友都没有,没有钱置妆,没钱请客,一日,董昕买了票子,与程真去一个晚会,昂贵的票价,程真花了整个下午打扮,结果位置在最角落,主席演说时,闻声不见人,程真不怒反笑,从此落力工作,不问其他。 今日她根本不再稀罕这种场合。 她不怕穷,她也怕穷,她心理状况十分正常。 她加注脚:"年轻时什么都不要紧,中老年身边就得宽裕点。" 程功"嗤"一声笑出来,"才怪,眼看着同学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珍惜,那感觉,像被人打一巴掌。"

母女俩一人一句聊得不知多有趣。 程真说:"你有无听过拣回来的铅笔的故事?" 程功诧异,"没有,你请说。" "我念小学及中学时,从来没用过簇新整支的铅笔,都用父母自办公室拣回同事用剩的短短的铅笔,倘若略长一点,或是附着橡皮头,就不知多高兴。" 程功专心听故事。 程真说下去:"一向觉得无所谓,直到一日,在同学家玩,发觉他有整盒一百支新铅笔,还有只电动铅笔刨,他即席表现,把整支铅笔插进去刹时间刨成一寸长短,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了解到,人的确有穷富之别。" 程真至今不能释然。 "可是你今日的成就高过他吧。"程功想安慰她。 "那不是问题,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我希望我有一百支新铅笔的回忆。"

"明日我送千支给你。" "现在没有用了。"程真颓然。 程功却笑,"怎么没用,我从来不去钻研以前的事,现在拥有,已胜过永远没有。" 程功又来老气横秋。 程真看着她,"你很少有不快乐的时刻吧?" 程功忽然落寞,"可是,这样看得开,我已没有什么真正快乐的时刻。" 如此清醒的妙龄少女实罕见。 程真打一个呵欠,"我几时可以回大屋?" "你当是重阳节登高避难吧。" 程真记得那人叫费长房,幼时在国文课本上读过,那时,每个节令有一课书,清明时节雨纷纷,每逢佳节倍恩亲,程真尽挂住课文长短,她至怕背书,记性差,人又懒。 没想到一下子就变为成年人。 时间过得真快,精神恍惚的时候,程真发誓她才只得十七岁,彷徨地在前途迷津里暗无天日地转来转去。

她长长叹口气。 程功温和地说:"好好睡一觉。" "我不需要好睡,我明日无所事事。" "妈妈,好不容易赎了身,赚回逍遥,好好享受。" "是,我会习惯的。" "不再想回去?" "想,怎么不想,想至落泪,我想回家,我想归宿,我想爱情,会一直想下去,直到老死。" 程功说:"牢骚来了。" 她告辞。 人客一走,程真立刻挂下了脸,无比寂寥,董昕最怕她这种表情,时常劝她:"莫斯科巷战与你无关,不必忧国忧民,还有,印度地震虽是悲剧,不必背上身。" 听在程真耳中,都是讽刺语,感情日益冰冻。 有些人没有表情时似在微笑,真幸运,熟睡与死亡时予人安祥感。 程真做不到,可是在人前,她却尽量维持精神愉快。

孙毓川不知她另一面。 结了婚,结局都一样。 程真可以想象他自办公室回来,喝问伴侣:"你还没打扮好?今天这个宴会有刘公与区公,可不能迟到",或是"这件衣服好出场面?换过它,还有,戴那套红宝石"…… 是程真倔强的性格,控制了命运,她可以预言每段关系的结局。 他们最终都会铁青着面孔问:"你到底要家庭还是要自由?" 自由、自由、自由。 已经走了这么远,不愿回头。 她睡着了。 明知是梦,也无比真切,她与孙毓川在美国加州结婚,亲友都笑语,加州法律,夫妻分手,财产对分。 程真见到他的一对孩子,一口英语,神情踞傲,不近人情,不受笼络,而且,长得如袁小琤一个印子印出来,从头到尾,不与继母招呼谈话。

孙毓川英俊的面目渐渐模糊,时间被公事吞噬,程真独自守在一问大屋里,看着窗外,忽然觉得袁小琤才是胜利者,因她终于脱离这个苦闷的生涯。 程真吓得魂不附体,一身冷汗。 第二天醒来,她努力写作,不出三个星期,就把小说完稿。 她问程功:"可以搬回大屋没有?" 女儿的答复:"你没发觉这间公寓风水有利写作?" 这倒是真的,那就多住一会儿吧。 小说稿厚厚一叠,程真亲自动手影印。 程功说:"一位麦幼林先生找你。" "麦是美新社社长,"程真诧异,"咱们有过数面之缘,他干吗找我?" "说是有事,可以把电话告诉他吗?" "当然可以。" 下午就与麦君联络上了,约定一小时后到程真处面谈。 程真奉以香茗,麦君年纪不大,辈分奇高,程真尊重前辈。

他笑说:"原来你躲在这里。" 程真微笑,等他开口。 他指着程真放案头的小说,"中文稿真奇怪,你看,一只只格子里填满方块字。" "可不是,粒粒皆辛苦。" "找你呢。" "是美新社吗?" "开头我不敢想,前日有人托我约你,我才灵机一触。" "谁?" "本市新闻周刊新世界想约你写特稿。" "我不想写那种小眉小眼的地盘。" "为人不如为己,美新社约你如何?" 程真笑颜逐开,"麦先生,我以为你永远不会开口。" "会十分奔波,你将负责跑亚洲。" "我的运程转了,满以为会派我走非洲。" 麦君只是笑。 "听说,你亦是刘伶?" "我只是爱喝。" "醉后打不打人,骂不骂人?" 程真不慌不忙,"那些,我都留在清醒时做。" 麦君竖起大拇指,"好得不得了,明日下午我把聘书带来,我们去喝酒庆祝。" 程真忽然打蛇随棍上,"今晚有什么不对?" 不相爱有不相爱的好处,什么话都可以说。 麦君当场说:"我请客,来,我们沿笠臣街一直喝下去,不赌什么,喝不下了请即扬声。" 程真大乐,许久没有同行家来往,与他们在一起,当然如鱼得水,今日真是双喜临门,一则脱离游民一族,二则又有人陪她散心。 两人在车里已经论遍天下大事,自环保说到东欧国家内战。 程真道:"最近环保仔带着一个树桩游街,那棵被伐的树已经三百七十二岁,看了叫人心痛。" "是反对克旭阔湾伐木事件引起的吧?" 程真颔首,"三百七十二年,那是元朝或之前的树啊。" 麦君很幽默,"它又不在中国生长。" "它一定看透人情世故。" 麦幼林说:"干杯。" 身边有两个洋人亦说干杯,"这位小姐,说什么那么高兴,也陪我们谈谈。" 麦幼林搀起程真,"我们走。" "喂喂喂,"洋人说,"慢慢不迟。" 麦君站在路边打量程真,"奇怪,行家一直赞你漂亮,我看人却看内涵,今晚证实他们所言不虚。" 程真坦白说:"我并无致力外形,这些年来,我背已驼,眼已花,不修边幅。" "我们再到别家试试。" 喝到第三间,两人已经很熟络,开始感慨到人生无常,必须努力寻欢。 程真吟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在异乡的酒吧间,程真忽然吟出这样的诗句来,特别有震荡感,麦幼林沉默。 半晌他说:"我已经不算年轻。" 程真睞睞眼,"现在的标准不一样,但凡走得动,吃得下,谓之年轻。" 麦君拍拍她肩膀,"下一家。" "我有点累了。"程真说,"我们去吃宵夜,我知道有一家火锅店,吵得头痛,又缺氧,可是非常好吃,跟我这个识途老马,错不了。" 寒冷,下大雨,店里人气雾气挤得水泄不通,可是两人记者出身,什么苦没吃过,视作等闲,耐心排队等座位,终于轮到,欢呼一声。 叫了一桌海鲜,约六人量,可是两个人居然慢慢吃得精光,真了不起,程真知道她已找回那大杯酒大块肉的日子,这三个月的悠闲假期,已成过去。 麦君走了不要紧,通讯社里必定有其他志同道合、快意恩仇的同事,想到这里,程真兴奋得耳朵都红了,桐油甕终需装桐油,幸亏她有自知之明。 酒醉饭饱,程真扬手结帐,走到街上,找车子,遍寻不获,正扰攘,一个穿黑色长大衣的身形趋近。 程真呆在当地,看着那人。 那人开了手电筒,把光打在地下,原来是警察。 "两位已经喝太多,不宜驾驶,叫计程车回家吧,车牌几号,我可代你找一找。" 他们分头乘计程车回去,约好第二天见。 程真讲错地址,车子驶到大宅,幸亏赵小川仍在写功课,立刻在雨中迎进阿姨,热茶侍候。 程真喃喃道:"没这一子一女,真不知怎么办。" 她倒在床上。 第二天一早,小川接到警局电话,原来车子仍停在邻街,安然无恙,小川连忙出去将它驶回来。 程真正在梳洗,不知恁地,小川觉得阿姨脸上那股颓疲之态好似在今晨洗尽了。 "小川,恭喜我,我已找到理想工作。" 小川笑着把车匙交还给她。 "叫你姐姐姐夫出来请客庆祝。" "我马上打电话。" 程真正欲找麦幼林,小川已经探头出窗,大声叫有客人,程真心一动,扑出去看,来人是麦君。 她在晒台上笑道:"喔唷,居然找得到这里,不简单。" 麦氏仰头看她,"不然怎么做记者?" "这么早?" "来看你起不起得来。" "不然怎么做记者!" 两人相视大笑。 他们在十分钟内就签妥聘书,程真正式成为美新社雇员。 他们继而谈了一会儿公事。 麦君注意到屋内的年轻人,"是赵百川的长子吧?" 程真给他一个眼色,然后转变话题:"你们这些拿美国护照的人,无往而不利吧?" 麦君立刻说:"我与你去见同事,其中也有美国公民。" 两个人一起出门。 程真这才笑着解释:"那孩子等于是我的儿子了。" "这件事我很佩服。" 程真忽然问:"你可结过婚?" "无此荣幸。"麦幼林微笑。 "可有子女?" 麦幼林答:"了无牵挂。" "孩子们至可爱至可恶,一旦产生感情,十分难舍。" 麦君有点向往,但是立刻清醒过来,"责任太大,一个人有一个人好。" 他们到了美新社分社,小小办公室共三位同事,春田明是美籍日人,阿曼达星是印度美女,讲得一口牛津英语,从前在英国广播公司任职,此外,是加拿大籍的柯达史蔑夫。 这是一个小型联合国。 程真笑问:"这里没有种族歧视吧?" 麦君也笑,"怎么没有,每一个人都歧视每个人,可是不知怎地,又相处下来,同整个世界的情况相似。" 程真拿着纸杯咖啡大笑。 "明天开始上班,"麦幼林说,"罗织到你,是我功劳。" 阿曼达听到了,在一旁笑道:"别相信他,他对每个人都那么说。" 程真问:"你几时走?" "今晚。" "一定是这样的吧:亲爱的人永不在你身边久留,天天见面的邻居却话不投机。" 麦君垂首,隔一会儿笑道:"你大概也对每个人说这样的话吧?" "嘎?我需要这样做?" 麦君笑,"那么,送我到飞机场。" "一言为定。" 阿曼达又说:"幼林,你又故伎重施啊?" 同事们那么可爱,叫程真放心。 那天,程真陪麦幼林逛名店买礼物送佳人。 程真有点担心,"阿麦,你总得有个打算,不能老是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钱花得冤枉,白填限,你也不小了,不能没个节蓄,我同你说,没储蓄,没尊严,一日做不动了,你才知道苦。" 麦君微笑,"没人管着我,我不懂留手。" "快点找个固定女友吧。" "你是毛遂自荐?" 程真怔住,"不,我的意思是,我从不与上司同事谈这种事。" 谁知麦君不加思索地说:"我可以辞工。" "你在美新社已有二十年,别开玩笑。" "那还得看我追求有无希望。" 程真骇笑,"老麦,别开玩笑。" "你走着瞧吧。" 程笑不放心上,吃了一顿丰富的日本菜,把他送进飞机场,回到家打点上班的行头。 程功来看她,"我把你的小说快速邮递寄到《光明日报》给刘群阿姨了。" "哎呀,我还需增删披阅呢。" "刘阿姨说这样就好,越改越匠气,根本拿不出去。" "你有无同她说我已找到工作?" "有,她说:感谢主,随后,又来这张传真。" 程真取过看,上面潦草地写:"据悉,袁小琤已与家人赴瑞士度长假。" 程功在一旁说:"我从来看不懂刘阿姨及你其他朋友的中文字。" 程真抬起头笑,"中文写熟了,可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不拘笔划。" "这又不是我们的民族性了。"程功狐疑。 "中华民族是极之复杂的一个人种。" 程功感喟,"这我相信,做头脑简单的加仔幸福得多。" 程真检查衣柜,"这几套行头足可应付过去。" 程功忽然问:"你有无见到他?" 程真知道女儿指的是谁,停一停神,"没有了。" 程功坐下来,"你可记得爱嘉爱伦坡的致乌鸦诗?作家似听见乌鸦在叫永远不再,永远不再。" "他想像力很丰富。" "我很怕永远不再这种字眼。" "青春一过去就永远不再。" "可怖,"程功掩脸嘻笑,"所以要出尽百宝设法留住。" 程真改问她:"什么时候结婚?" "我们正在致力研究时间地点仪式。"她笑答。 看样子这也是一种享受,不然不会拖长来做。 第二天,程真的工作正式展开,虽云驾轻就熟,但是到底触觉有点生疏,程真心惊胆战,倘若休息一年,岂非有可能永久脱节? 头几天下班回家,只觉腰酸背痛,午夜梦回,叹息连连,唉,还做什么冯妇拼什么命,明早立刻去辞职。 可是一觉睡醒,喝几杯咖啡,力气又来了,她又更衣上班,她与阿曼达相处得很好,可是程真已过了真心结交朋友的年龄,阿曼达不会成为第二个刘群,但是她俩一样结伴逛街,对异性评头品足。 一日董昕到通讯社来找程真,说了几句重要的话离去,程真拆开他带来的巧克力招呼阿曼达。 印裔美女眼睛都亮起来,"那是谁?" "我的前夫。"程真微笑。 "什么!你怎么会放弃那样的人才?" 可幸董昕是个可以见人的前夫,同样是离婚,合不来同过不下去是有分别的,后者凄凉得多。 程真只得微笑。 阿曼达赞叹,"你真是个神秘人物。" 程真失笑,"结过一次婚就荣升至如此高贵身份,始料未及。" 阿曼达有感而发,"在我们国家,离婚女儿代表羞耻,故此我害怕结婚。" "谁说的?" "亲友议论纷纷,父母抬不起头来,迁怒女儿。" "那女子已经十分不幸,还需看尽白眼?" "谁叫她当初没有专心选择对象。" 程真不怒反笑,"世人有哪一个可以有本事看通个人前程?" 阿曼达叹口气,但随即精神又来了,"你的前夫此刻可有女伴?" "我并无问他。"程真微笑。 "你呢,你是否同幼林走?" "幼林是本行一个出色人物,我愿意向他讨教学习,但不可能发展其他。" 阿曼达说:"你那样挑剔,当心寂寞。" 隔几日,程功到通讯社来找母亲,这回子,几个男同事瞪大了双眼,"那是谁?" 程真含笑说:"我女儿。" 男士们呆半晌,随即有反应:"程,我的位置近窗,光亮些,""程,我这部摄影机较为轻巧,适合你用"……世事就是这么现实,天下的乌鸦一样黑。 已经混熟了。 程真的小说在《光明日报》刊登出来,她问刘群:"反应如何?" 刘群支吾以对:"多写百来两百篇,也许会有人评你,"那意思是,暂时并无反应,"可是,我读到你在美新社的特稿,十分精采。" 程真轻轻说:"去你的。" 就这样,程真终止了她极有可能华丽灿烂的小说家事业。 一日,阿曼达手持一张帖子说:"这是品尝香槟与鱼子酱的好机会,我们一起去。" "是什么玩意儿?" 阿曼达说:"贵国捐款一千万给我们大学人文学院做一项研究。" "那很好,可是我有工夫要赶。" "陪陪我,三十分钟足够。" 你帮人,人帮你,程真只得笑道:"好好好。" 下午,寒冬,天上飘雪,酒会有点冷落,仪式很简单,不过是一方将支票交到另外一方手中。 主礼人上台,程真在台下一看,怔住。 穿着深色西装风度翩翩的正是孙毓川。 程真微笑了,呵人生何处不相逢。 一边阿曼达低声说:"我从来不知道世上有那么漂亮的中国男子。" 阿曼达对南中国海两岸关系有点混淆,这也难怪,她一向负责北欧新闻。 程真静静看着孙毓川,自觉气氛有点荡气回肠。 果然,阿曼达发觉了,"程真,你认识此人?你为何这样看着他?" 程真不语,低头喝酒。 她没想到孙毓川会下台来与她寒暄。 他落落大方走到她对面站定,"好吗?" 程真也十分有礼,"不赖,托福。" 孙毓川微笑,"我今日的头发与西装没问题吧?" 程真也笑,"我从没见过像你那么小气的人。" 孙毓川侧着头想一想,"我就是不能忘记。" 程真只是笑,半晌,她示意,"他们在等你。" 孙毓川且不理,"你可能会对我们捐助的该项研究有兴趣。" "那是什么?" "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世纪初铁路华工的贡献。" "那很好。" "我知道你会高兴。" "可是,我又是谁呢?"程真谦逊。 这时,程真目光落在孙毓川别着的襟章上,"呵,你升职了。" 孙毓川欠欠身,刚想说什么,已经有随从过来,称呼道:"孙翁——" 程真"嗤"一声笑,连忙走开,孙翁?不不不,这不是她的世界,她的选择完全正确。 她步出酒会,阿曼达追上来,"程,程,你认识那人?他为何与你谈那么久?" 程真温和地解释:"彼此是华人,闲谈数句耳。" 阿曼达笑问:"是吗,只要是同胞双方情深款款地凝视也不算奇怪?" "你多心了。" "别忘记我也是记者,触觉敏锐。" "阿曼达,我从来没有小觑过你。" "程真,"阿曼达充满狐疑,"你到底是谁,为何麦幼林天天送花到办公室给你?" 程真笑了,想一想答:"我肯定我不是狐仙,狐狸们毋须自力更生养活自己。" 阿曼达也笑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