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小说 曹操秘史1·英雄出道本无奇

第66章 二、陷入苦战

兖州有变的消息传到徐州,曹操正指挥部队攻打郯县。与第一次出征徐州相比,这次准备工作更充分,一路势如破竹。来增援的刘备被打败后,徐州城内早已是一片恐慌,就连陶谦本人也产生了一走了之的想法。 郯县拿下后,徐州全境可望在握,到时候西可以向豫州方向发展,南可以扩展到扬州,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在曹操的脑海中形成。 虽然吃了不少苦,走了不少弯路,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刚好四十岁的时候,曹操迎来了事业上新的里程碑。 但这个美好的前景一下子被打破了,因为张邈、陈宫背后的一刀。曹操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立即撤军。因为即使他本人愿意赌一次,置后方于不顾,把郯县打下来占领了徐州再说,但他手下的这些将士里大多数人的家眷、财产都在兖州,听说兖州被占,早已没有心思在这里打下去了。曹操率军从原路回撤,这样,陶谦又躲过一劫。上次是因为曹操自己消耗太大,无力再发起进攻,这次是因为张邈和陈宫帮了忙。

曹操回师要路过亢父这个地方,即今天的山东省济宁市附近,微山湖西岸,这里山势险峻,又是西去的交通要道,苏秦称之为“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极险峻所在。曹操回师,这里是必经之地,如果绕道他处,则要大大耽误时间。曹操特别担心吕布已派人占据了此处,所以督促大军日夜行进,等过了泗水一看,这里并无吕布的军队,才放下心来。 曹操对大家说:“吕布虽然占得一州,但没有乘机占领东平国,进而占据亢父、泰山之道,凭险地截击我们,而是屯踞在濮阳,从这一点看,我就知道他没有什么谋略。”有人认为,曹操说这番话是自我激励,或者是在给部下打气。其实,吕布真要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占领濮阳之后迅速东进,趁着各地都在反叛曹操的有利时机,一举占领曹军回师的必经之地东平国,以亢父之险阻击曹操,迟滞曹军的行动,然后由陈宫联合张邈全力攻击鄄城,那将是另外一个结果。

曹操庆幸吕布没有这样做,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曹操没有急着去救鄄城,而是直奔濮阳,与吕布交战。这是曹操与吕布第一次直接交手,曹操吃了败仗。不仅夏侯被射伤一只眼,成了“盲夏侯”,曹操自己也受了伤,差点丢了命,《献帝春秋》一书记述了这场战斗的细节。 濮阳城有一个田姓大户愿意作曹军的内应,趁夜打开濮阳的东门放曹军入城。曹操亲自率军入城,进了城后他下令焚烧城门,以示不能取胜就不回来。 如果此役全胜,曹操无疑又创造了一个类似于“破釜沉舟”的战场佳话。可惜,吕布没有给他这个机会,那个姓田的大户是吕布安排的反间计,曹军杀进濮阳城便遭到了埋伏。打巷战无疑对防守方更有利,攻击方对环境陌生,到处都有可能遭到暗算。曹军失利,曹操赶紧往城外突围,好不容易杀到城门口,却发现了很搞笑的事,这里倒没有吕布的重兵埋伏,但自己刚才放的火还在烧,大火挡住了去路。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带头冲进火中,结果被烧伤了左手,从马上掉了下来。危急之中,手下一个叫楼异的团长(司马)发现他,把曹操扶到马上。楼异,情况不详,史书中以后也没有再提到过他。更惊险的还在后面。曹操往外逃的时候遇上了吕布的人,他们把曹操拦住,却没有想到这个小个子会是大名鼎鼎的曹操,于是问他曹操在哪里。曹操随便一指,说:“那个骑黄马的就是。”吕布的人于是放下曹操去追骑黄马的,曹操才得以脱险。这个拦住曹操的人不是吕布本人,因为据吕布后来讲,他在洛阳的时候曾经见过曹操,应该能认出曹操来。 《汉帝春秋》喜欢把历史当成小说写,颇多传奇性,这段记述就是一例。如此绘声绘色,细节、人物对话俱全,素材来源于何处呢?答案一个是吕布手下那个挡住曹操的人,另一个就是曹操本人。

吕布手下的那个人不认识曹操很正常,那时候没有电视,名气再大的人没有见过面也不会知道长什么样,可当时不知道,后来怎么就能知道呢?可见来自于吕布手下的人可能性很小。 如果来自于曹操本人的话,他说这件事可能是炫耀一下自己的英雄事迹,看我多么机智勇敢,不是反应快早就挂了。可是,曹操应该知道,这一仗都输成那样了哪里还值得炫耀?所以,如果不是曹操说漏了嘴,就是《献帝春秋》的作者道听途说得来的。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件事仅见于该书,一向喜欢记述类似情节的《英雄记》都没有记载。 初战失利,曹军士气低落,曹操不顾有伤,亲自劳军,并下令营造攻城器具,继续攻城,但没有进展,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在濮阳城西四五十里靠近白马县一带,驻守着吕布的一支部队。曹操决定趁夜偷袭。战斗开始比较顺利,天亮前就将敌人消灭了,在打扫战场之际,吕布援军从北、东、南三面合围上来,吕布亲自冲锋,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曹操手下虽然有不少猛将,但打这种仗更是吕布的长项。吕布志在必得,不肯罢手,曹军陷入苦战。尤其是吕布的骑兵,冲杀太猛,无法阻挡,让曹兵望而生畏。曹操临阵招募敢死队(陷陈)来破吕布的骑兵,典韦自告奋勇应征,他挑了几十个人,都穿上两重铠甲,拿着长矛撩戟。

敌人骑兵又冲过来了,一边冲一边在马背上放箭,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命人蹲伏,看都不看两边的箭,告诉旁边的人说:“敌人离我们十步时,再告诉我。” 不一会儿,手下人报告:“只有十步了!” 典韦大喊:“五步再报告!” 手下人大惧,高喊:“敌人到了!” 典韦应声而起,他背着十几只戟,一边呼喊着,一边刺向敌骑,敌兵无不应声而倒。 被典韦的英勇气概所激励,敢死队员们个个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肉搏。敌军被打退,战场形势稍稍稳定下来。一直拖到天黑,曹军才趁着夜色解围。 典韦此战成名。事后,曹操升典韦为都尉,正式成为曹军的高级军官。曹操让他率领亲兵数百人,每次布阵时,都安排他们防护在指挥部周围。

在曹操回师以及与吕布相持于濮阳的这几个月里张邈在做什么?对此史书没有记载。张邈此刻应该还在陈留郡,他的弟弟、前广陵郡太守张超也来帮他,如果像陈宫说的那样,张邈此时手中握有近十万人马,他应该有所动作。 曹军主力在濮阳前线陷入胶着状态。鄄城有荀把守,虽然曹操可以抽调一些人马来充实鄄城的防卫力量,但人数不会太多,因为负责鄄城防卫的夏侯都已经被抽走,并且在濮阳前线还受了伤,说明曹操此时力量有限。 张邈如果举全力攻击鄄城,曹军将陷入两面作战的极被动局面,在首尾不能相顾的情况下,全线溃退应该是张邈马上能看到的事。 但张邈的策略似乎只是观望。当初袁术进攻曹操,一口气打到了东郡,几乎横穿陈留郡全境,袁术进军得那么痛快,说明张邈早已闪在了一旁。现在,他又看着吕布和曹操相持于濮阳,事实证明,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思维方式很害人,不仅害别人,最后也会害到自己头上。这个时候是兴平元年(194年)四月份,天下大旱,又闹起了蝗灾,粮价暴涨,谷子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一斛二十万钱,较正常年景上涨了数千倍,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况。在长安的献帝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调出太仓的米和豆子为难民熬粥,但杯水车薪,救不了那么多的人,结果饿死者无数。刘协怀疑有人从中克扣粮食,于是亲自坐在大锅前看着熬粥,其实根本原因是粮食太少,灾民太多,仍然无济于事。

曹操和吕布同时陷入粮食危机。本年,兖州地区因自然灾害,夏粮严重减产,秋粮还未跟上,双方都无力再打下去。曹操从濮阳撤军,双方暂时进入僵持状态。 这次粮荒严重的程度超乎想象。《世语》一书记载了一件事,可以从侧面说明曹军粮食匮乏的程度。程昱是兖州本地人,眼看军中粮食不够吃了,他回到自己老家东阿县弄粮食,不是向老百姓买,因为有钱也没人肯卖。《世语》说程昱“略其本县”,“略”就是“掠”,就是抢,估计跟日本鬼子进村没有什么区别。但就是这样,把全县粮食全抢光,也仅够曹军三天的口粮。 这些粮食分发到士兵手里,大家惊讶地发现里面有一种恐怖的东西:人脯。脯是晒干的某种东西,人脯是什么,大家自己猜吧。 粮食不够,就连军中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普通百姓更可想而知。这件事让程昱的个人形象大受影响,程昱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卫尉,以他的资历和贡献早就应该再升一级,进入三公行列,但由于这件事,程昱到死都没有成为三公,只是在死后由曹丕追赠他了一个车骑将军的头衔。

这场粮食危机让曹操和吕布之间的激烈对抗暂时得以缓和,要想取得胜利,先得解决生存问题。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