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小说 三国5·出师北伐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高楼弹琴

三国5·出师北伐 吉川英治 8517 2018-03-13
魏国大军整顿完毕。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其大才素享盛名,现为魏帝曹睿军师,随侍于帝座之侧。孙礼,字德达,现为大将军,曹睿已令其领五万精兵,前往曹真大军助阵。司马懿率二十万兵马,从长安向外展开成扇形阵地。魏国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司马懿所部的先锋为河间鄚人张郃,字儁乂,这员良将是司马懿直接上奏,请求魏帝任命的。 出征之前,司马懿将张郃召入帐内,推心置腹地对他说道:“与敌作战,我军切不可只逞蛮勇。依仲达所见,孔明确乃盖世英雄,当今无人可与其比肩,要破孔明实非易事。” 随后又继续说道:“如果是我率军来攻魏国,见此地层峦叠嶂,当中夹着十余条路,或许会取道子午谷长驱直入长安,但孔明恐怕不会采用这一战术。我观其以往作战方式,用兵极为谨慎,无论何种情况,总会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之后,方才展开战斗。”

司马懿说起孔明的战术,令人觉得他已将孔明用兵之道烂熟于心。张郃听得入神,心中不禁赞叹,此即所谓英雄识英雄吧。 “据我看来,孔明或许会出军斜谷(今山西眉县西南三十里斜谷关),来取郿城(今山西眉县),再从那里分兵去攻箕谷。我已发出檄文,要曹真所部尽快增强郿城防御;另派一支奇兵埋伏于箕谷道口,若他来攻此处,便可将其歼灭。” “那么,都督自己如何行动?” “此乃最高机密。” 司马懿压低声音继续说道:“秦岭以西有一高地,名唤街亭。其旁有一城,叫做列柳城,此一山一城堪称汉中咽喉。孔明欺曹真不识此地重要,量他不会派兵去攻。张郃,你若与我发兵前去奔袭,岂不快哉!” “啊,都督真是神机妙算。若能攻占街亭,便犹如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肺腑。”

“若能占领那里,断了蜀军运粮之道,孔明便只能退回汉中。” “断了食粮,陇西各郡岂能不溃败?都督如此好计,何人能想得到?” “不,切不可有了好计便自鸣得意,须知对手是诸葛孔明。他与孟达之流大不相同,切切不可轻敌。” “都督所言甚是。” “若要前进一里,必先探知十里之外敌情,若要前进十里,更须查明敌人有无伏兵。你要切记,胆大心细,方能克敌制胜。” “在下明白。” “那你就去准备吧。” 司马懿让张郃返回前阵,又令文书起草檄文,将作战方针通告曹真中军,再三严加告诫:“切勿擅动,以免中孔明圈套。” 祁山(甘肃省礼县附近)的山岳旷野位于魏蜀两军之间,司马懿正想在此与蜀军进行首次会战。

这里也是孔明选择的理想战场,会战之前,他早已命蜀军各部占领了有利地形。 新城陷落的消息传来,使孔明心头蒙上了一片阴影,但他得到消息后却对左右说道:“孟达之死并不足惜,我现在担心的是街亭方向。司马懿大军来得如此之快,他必已看准此处,即刻便会挥师进攻。街亭乃是我军咽喉要地,已容不得耽搁时日,必须尽早派人前去把守。” 该派何人前去?孔明环视着身旁众将,似在物色可靠人选。 参军马谡从旁跨前一步,抬头望着孔明恳求道:“丞相,请派我去。” “你?” 孔明上下打量了一番马谡,似乎原本从未将其纳入过考虑的人选。 马谡的求战热望极为炽烈,他说深知司马懿与张郃为稀世名将,但称自己也研习兵法多年,如今早已过弱冠之年,至今尚未有任何建树,实在惭愧之至。

他倚仗每日跟在孔明身旁,与其关系亲密,故而不停地反复恳求:“在下想来,倘若小小街亭也守不住,将来有何颜面置身军伍之中?请务必派我前去。” 马谡尊崇孔明如父如师,孔明对他也像慈父一般,多年以来,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 马谡为马良的幼弟。马良与孔明原为刎颈之交,又是为国捐躯,故孔明悉心抚养其遗族,更钟爱马谡的才气。 刘玄德在世时曾对孔明说过:“此子虽才气过人,但不可重用。” 但孔明对马谡才气的赏识,似乎使他忘却了刘玄德的告诫。马谡成年以后确实才华横溢,军机兵略无所不通,众人公认其为孔明门下第一才子,孔明心中也期待他能有所成就。 如今听到马谡百般恳求,孔明作为丞相,知道他尚显稚嫩,去守街亭责任过重,但也觉得让这一有志青年去与强敌苦战,或许能使其得到历练,有助于其将来担当重任。孔明虽在心中对这两种想法进行权衡,但已无暇细想是否应对马谡如此偏爱,他脱口问道:“你真的愿去?”

马谡一听喜形于色,立刻斩钉截铁地发誓:“当然愿去。若有差池,乞斩全家,绝不反悔。” “你须知军中无戏言。”孔明郑重地提醒他,并再三告诫,“司马懿与其副将张郃均非等闲之辈,切不可大意误事。” 接着又吩咐牙门将军王平道:“我素知你平生处事谨慎小心,非轻浮妄动之人,故特命你为马谡副将,你们且小心谨守街亭要地。” 孔明展开街亭一带的地图,对这一咽喉要道的地形与布阵详加说明,再次向二人重申,切不可擅自行动去攻长安,只有坚决扼守这一战略要地,不让敌人由此前进一步,方可保证大军攻取长安。 “遵命!我等一定死守街亭。” 马谡与副将王平率领两万余人马,急速驰向街亭。 孔明送走马谡、王平,过了一日,又召高翔前来,交与他一万骑兵,命令道:“街亭东北山麓有一座列柳城,你去那里屯兵扎寨,若见到街亭情况危急,即刻引兵前去救助马谡。”

孔明仍然无法完全定下心来,他似乎在为自己此次处置军机大事时,将一些私人感情掺杂进去而感到不安。 孔明极为重视街亭这处要地,派高翔去列柳城后,仍感到不够稳妥,于是又派魏延出发作为殿后,同时将赵云、邓芝两支人马紧急派往箕谷方面,作为街亭的策应。 他自己率领大军,以姜维为先锋,从斜谷径向郿城攻去。首先占领郿城,无疑是要为长驱直入夺取长安打开一条道路。 却说马谡到了街亭,勘察完周围地形之后,大笑道:“丞相颇似小题大做,此地又非险山要隘,只有几条狭窄的樵夫小道,魏国重兵怎会大举来攻此地?丞相作战历来过于小心多虑,反而令手下不知其究竟是何用意。” 他吩咐士兵于路旁山上构筑阵地,副将王平正色阻止道:“丞相令我等堵住所有山间小道出口,截断敌人进军路线。若在山上扎营,一旦被魏军在山下围住,如何能完成阻截敌军的使命?”

“你真是妇人之见!堂堂大丈夫岂可如此?这座山虽不高,但三面为悬崖绝壁,如果魏军来攻,正好诱其前来,凭借天险一举歼灭。” “丞相并未命我等在此大量歼敌。” “休得胡言乱语!孙子曰: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自幼熟读兵书,丞相平素诸事尚问计于我。你无须再言,听我的命令便是。” “那你就在山上筑阵,请分出五千人马,我要另择一山脚布阵,好与你形成掎角之势。” 马谡听了大为不悦,仿佛王平挫伤了自己的威严。他本来便是年轻气盛,平时又极得孔明厚爱,如今自忖刚刚被选为大将,自然更加咄咄逼人。表面上看来壮志满怀,其实只是傲慢自负。 主将与副将还在争论不休,却看见附近的百姓已向街亭逃奔。 “魏军来了!魏军来了!”

军情紧急,已经容不得二人再争论不决。马谡固执己见,命令手下: “到山上去布阵!” 随即登上了街亭道旁的山顶。 王平领着五千人马,坚持在一处山脚扎营布阵,并将二人阵形绘成详图,令快马速去送与孔明,望他能直接对马谡下达命令。 马谡指挥士兵布好战阵,望着山下,不仅咬牙切齿地暗骂道:“大胆的王平,竟敢不听我的指挥。凯旋之后,我定要向丞相禀报,治他僭越与违抗军令之罪!” 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马谡听到消息:孔明派出高翔与魏延前来殿后,已从列柳城一带向街亭背后迂回,牵制魏军兵力,策应自己防守街亭。他心中顿时有恃无恐,对自己的战术更为坚定不移,恨不得将魏国百万大军一口吞下:“只要司马懿敢靠近前来,就居高临下猛冲下山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魏军统帅司马懿,此时还以为蜀军尚未在街亭驻有一兵一卒,谁知先出发的司马昭遇到前锋张郃,得知街亭已有蜀军旌旗飘扬。 情况大出魏军意外,司马昭自然不敢擅自做主,他急忙返回中军,向父亲司马懿报告了敌情。 “唉,不愧是孔明啊!判断如此准确,行动何其迅速,我们来晚了。” 司马懿折服于孔明远见之余,不禁一时茫然失措。 司马懿略为调整了中军阵势,紧接着向街亭、箕谷、斜谷三个方向绵密地派出细作,“暗中探清蜀军虚实!” 一天晚上,他又亲自出马,只带了十名随从,化装来到前线。 司马懿借着月光,悄悄察看了敌阵附近的几座山头,然后登上一块高地瞭望蜀阵。 “这是何阵势?”司马懿看着敌阵,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才回首对左右说道,“太好了!天助我也!蜀军将兵阵筑于绝地,无异于坐以待毙。”

他一回到中军帐内,立即召集帐下幕僚问道:“把守街亭的蜀军大将究竟是何人?” 听部下报告说是马谡后,司马懿开怀大笑,高兴地说道:“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孔明也有用错人的时候!这个蠢材竟然在山上扎营筑阵,如今破其岂不是易如反掌?” 他命令张郃道:“此山以西十里处的山脚下,驻有一支蜀军,你带兵前去进攻。我指挥申仪、申耽两路人马,去切断山上的命脉。” 司马懿所说的“山上的命脉”,是指军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水,因为山上蜀军每天的用水必须派士兵下山来取。魏将张郃奉了司马懿之命,第二天一早便领兵围困王平所部,意在切断其与山上蜀军的联系,同时截断其通向水源的道路,以防止司马懿率申仪、申耽断绝山上蜀军取水之路时,王平领兵前来骚扰。 不久,司马懿亲率大军,将街亭旁的小山层层包围,魏军擂鼓鸣号,呐喊声震天动地。 马谡在山上望着山麓的魏军,自恃占有居高临下有利地势,豪情万丈,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他对士兵下令:“你等只要见我摇动红旗,便一齐冲下去,将攀爬攻山的魏军全部消灭!” 但不知何故,魏军只是一味擂鼓呐喊,并无人前来攀山进攻。 “既然魏军如此胆小,不敢攻山,那我们就杀下山去消灭他们!” 马谡建功之心极为迫切,他率领蜀军从几条小道猛冲下山,自己也斩获了两名魏军大将的首级。 蜀军初战占了上风,但不少士兵收兵时疲于攀登山路,反被魏军的援军诛杀了许多。 马谡回到山上营中,宣称当天作战已获胜利,谁知到了晚上,整个营地便被断了水源。 “什么?取水的路径被截断了?” 他听到报告吃了一惊,再想夺回,为时已晚。从此以后,每次派兵去取饮水,都得付出巨大的伤亡。日复一日,兵马在山上口渴得苦不堪言,无水炊饭,粮食只能烤食或生食。将士们眼巴巴地指望天降甘霖,偏偏连日俱是晴天。过不多久,经常有士兵口称下山去取饮水,谁知趁夜下山以后,全都有去无回。马谡本以为是中了敌军埋伏,渐渐终于明白,这些士兵其实都投降了魏军。 到了后来,蜀兵成群结队地下山投降,司马懿由此自然得知,山上蜀军已到了万般无奈的困境。 “时机已到,行动!”魏军开始了全面进攻。 马谡明白已无别处可逃,只能领兵沿着西南方的一条小路冲下山去。司马懿故意让出道路,任由这股逃兵通过,待蜀军全部下山以后,才收紧包围圈,着手将其聚歼。为街亭殿后的魏延、高翔紧急从五十里外赶来增援,途中遇到司马懿埋下的伏兵,双方正在交手,杀出包围的王平也来到此地,魏蜀两军顿时展开了一场大混战。终日杀得天昏地暗,战尘滚滚,难以分出孰胜孰负。 街亭激战最终以蜀军大败而告终。 布阵于另一处山脚的王平、殿后的魏延与进驻列柳城的高翔,一齐奋力杀退伏兵,前去援救马谡,怎奈何马谡所部十数天困于山上,缺水断炊,早已疲惫不堪,此时已无招架之力,只是一味溃散败逃,大都倒在魏军包围圈中。 炽烈的战斗在田野山地上持续了三天三夜。司马懿预料魏延会来援救马谡,便命司马昭带一支人马攻击魏延侧翼,又让张郃率领众多精锐,意欲对魏延进行包围,要取这位蜀中名将的首级,幸得王平与高翔两支劲旅从旁策应,司马懿才未能如愿。 一场激战下来,魏延兵马受到重创,王平所部也已满是疮痍。到了第四天早晨,各将收拢自己残部,高翔建议:“事到如今,不如先集中到列柳城去,然后再做打算。” 三人于是各自领着人马,一齐向列柳城奔去。 不料途中又遇到前来增援的敌军,领兵的是曹真的副都督郭淮。 郭淮原本与大都督曹真都在祁山前线,一起与孔明的主力兵马对峙。接到攻陷街亭的战报,不禁心中起了妒忌之意:“大功岂可让司马懿一人独占!” 他是出于小人之心,方才带兵来取列柳城。魏延与高翔遇到郭淮兵马,商议道:“与此新来的精兵交战,无异于自寻死路。” 于是急忙改道而行,打算一直跑到阳平关,姑且在那里坚守。郭淮见蜀军改道撤走,思忖列柳城已唾手可得,哪知来到列柳城下,只听城头一声炮响,随之竖起无数旗帜,当头一面红色大旗,上面绣着黑色大字——平西都督司马懿。 “郭淮,你来此处何干?” 郭淮闻声抬头望去,那人正是司马懿。只见他稀疏的胡须随风飘动,正倚在箭楼高栏上哈哈大笑。 郭淮不禁大吃一惊,心里暗想,自己到底不是此人对手。走进城里面见司马懿时,他感佩得一再敬拜。司马懿说道:“街亭既已被我所破,孔明只能退兵逃走,你可率领兵马火速前去追赶。” 听完司马懿的话,郭淮只得唯唯诺诺地领着手下将士,离开了列柳城。司马懿接着召来麾下的张郃,仔细吩咐道:“敌军魏延、王平那几支残兵,想来已经退守阳平关。你若轻易前去攻打,孔明必会随后掩杀过来,设法以此扭转战局。兵法上有此告诫: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我们现在应从小路迂回到蜀军背后。你立即率军沿山路推进到箕谷,即使蜀军大量败兵拥到,亦不可急于立刻将其歼灭,只需收得敌军抛下的武器、兵粮、马匹、器具即可。然后迅速挺进到斜谷,待占领西城之后,再开始下一步作战。西城虽为山间小县,但蜀军在那里必定屯有兵粮。若能夺取蜀军的兵粮,这支远征军必会不战而败,我军也可避免更多的牺牲。” 张郃领命之后,立刻率领重兵向箕谷赶去。 司马懿又将申仪、申耽二人留下驻守列柳城,自己挥师继续前行。他的战法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却说此前王平遣人将街亭的布阵图与书简送到蜀军大营时,孔明一看,即刻紧皱眉头,狠狠地骂道:“马谡真是愚蠢至极!” “我明明说得如此详细,马谡这个匹夫竟然还会让我军自投罗网!” 孔明后悔莫及,一边流泪一边自言自语,恨恨地咬着牙齿,连下唇都咬得渗出血来。 长史杨仪从未见过孔明如此懊恼,小心翼翼地安慰他道:“丞相何苦如此慨叹?” “你看!”孔明将王平送来的书简与布阵图扔到他面前,“马谡年少轻狂,不去守住街亭要道,反而将营阵构筑于山上险地,简直愚蠢至极。魏军若包围山麓,切断水源,岂不万事休矣?我知他年轻气盛,却未曾想他会肤浅到如此地步。” “事已如此,不如让我马上前去传达丞相命令,让他改变布阵。” “唉,但愿能来得及啊。须知对手是司马懿,只怕是……” “我会日夜兼程尽早赶去。” 杨仪整装正待出发,又不断有快马连续前来递送战报:街亭战败,列柳城沦陷。 孔明得报,仰天大声恸哭道:“大势已去!大势已去!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待他定下心来,急忙召集将领:“关兴、张苞可在?” “丞相有何吩咐?” “你二人各率三千兵马,前去扼守武功山小路。遇到魏军经过,不许发动攻击,只可擂鼓呐喊。敌人若自行撤走,亦不可进行追击。待敌人走远,看不到其影子之后,你们再快速进入阳平关。” “遵命!” 孔明接着召张翼进入帷帐,对他嘱咐道:“你带一支人马,去剑阁荒山中开出一条路来。” 说完以后悲怆地叹道:“我们就要撤退了……” 身在祁山寨的孔明已经看出,除了全线退却之外,已无别路可走。于是秘密向各部发出准备退兵的指令,并挑选马岱与姜维两队兵马殿后,他沉痛地对二人说道:“你们埋伏在山间,若敌人前来进攻,定要将其坚决击退。同时好生收容逃回的蜀军散兵,然后再伺机撤回汉中。” 孔明又对马忠下令:“你带人去攻击曹真阵地侧翼,他受到攻击以后,必会小心谨慎,不敢向前大举进攻。在此期间,我会派人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安排撤离,军民人等都要撤往汉中。” 退兵准备布置妥帖,孔明自己带着五千余骑,率先赶往西城县,令士兵将储积在那里的兵粮尽快运往汉中。就在此时,快马来报:“大事不好!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正向此地直扑过来。” 孔明的脸色愕然一变,他环顾左右,得力的大将已全部派往各地,留在自己身边的均是文官。 不仅无将可用,带来的五千余骑中,一半去运送兵粮辎重,已先行向汉中出发,举目望去,西城县城中所剩兵力已寥寥无几。 “魏国大军漫山遍野,已从山脚下分三路潮水般涌来,满眼尽是魏军的旌旗。” 城中士兵惊慌不堪,茫然不知所措,吓得血色尽失,浑身颤抖。 孔明登上箭楼,眺望着敌军的进攻阵势,心中也不免赞叹:“队列严整,步调一致,魏军阵势真是蔚为壮观。” 弹丸小城,将寡兵微,不论如何奋力防守,面对眼前的魏国大军,也犹如海啸之下的土堤,终究是无法抵挡的。 孔明从箭楼探出身子,对着丧魂落魄的城中守兵凛然下令:“打开四面城门!洒水清扫进城街道,点起篝火,要像迎接贵客入城一样。” 然后又提高嗓门厉声说道:“若有无端骚动者,立即处斩!将旌旗排列整齐,各部将士分别列队于所属军旗之下,不得擅动,保持肃静。各门守备士兵更要显得悠然自在,待敌军靠近时,便佯装打瞌睡。” 说完之后,他将平日戴的纶巾换成华阳巾,披上一件新的鹤氅,随即吩咐手下:“将琴拿来。”说完,带着两名童子向箭楼最高处登去。 上到箭楼最高处,他又命撤去四面屏障,焚起线香,自己端坐在琴前开始弹奏。 魏军先锋从远处步步逼近,看到孔明焚香弹琴的情景,顿生疑心,急忙去中军向司马懿禀报。 “什么?有人在弹琴?” 司马懿不敢相信,亲自策马来到前阵,从城下向上望去。 “啊?是诸葛亮!” 只见箭楼顶层,明月之下,香烟袅袅,琴声沉稳,那弹琴之人面露微笑,从容不迫,正是孔明无疑。 清朗悠扬的琴声,随风从城头飘向夜空,又如甘露一般,浸润到漫山遍野的士兵耳中。 司马懿禁不住战栗起来。 ——请进吧! 眼前的城门大开,仿佛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城门附近已洒水清扫干净,篝火近旁,几个把守城门的士兵,正盘腿坐在地上打瞌睡。 司马懿越看越怕,猛然挥动马鞭,向魏军前锋将士大声命令:“撤退!快撤退!” 次子司马昭诧异地问道:“父亲!父亲!这一定是敌人的诡计,您为何要下令撤退?” “不!不!”司马懿用力摇了摇头,“这种四门大开的阵势,分明是要激怒我,好诱我进城自投罗网。不可大意!须知对手是诸葛亮,此人诡计多端,深不可测,我们不如尽早退兵。” 魏国大军就此连夜全部退兵而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我略施小计,司马懿也会上当!若他率领十五万大军攻进城来,这具琴又能奈他如何?真是苍天保佑!苍天保佑!” 他对部下说道:“城中只有两千兵马,我们如果怯战而逃,现在或许均已成了他的俘虏。司马懿从此处撤退之后,想必会取道北山而行,我已遣关兴、张苞埋伏于彼,司马懿途中一定会遭到我军伏兵的痛击。” 说完即刻率军离城而去,西城官民皆仰其德,也大都随其一起迁往汉中。 与孔明的判断分毫不差,司马懿果然取道北山峡谷,途中遭到了蜀军伏兵的截击。关兴、张苞打完胜仗后并不追赶,只带着缴获的大量兵器、食粮,立刻也回汉中去了。 驻扎在祁山前的曹真主力,一听孔明已经撤退,立刻也发兵前去追赶,却被马岱、姜维二军等个正着,被打得落花流水,魏军大将陈造也在此战中丢了性命。 一回到汉中,孔明马上派人去通知箕谷山中的赵云与邓芝退兵:“我已安然退至汉中,多谢你等殿后之劳,望尽速率军平安归来。” 箕谷山路乃是边境一带最为险要的通道,附近友军皆已退回汉中,二将本在此担任掩护之职,如今已成为山中孤军。赵云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收到孔明退兵的命令后,随即有条不紊地着手准备撤退。 他让副将邓芝率军先行,自己领一支队伍悄悄留在山谷中。魏军副都督郭淮发现蜀军开始撤退,立刻下令:“祁山孤军已开始逃窜,不能让他们一兵一卒回到汉中去!” 他自率大军开始追击,又命部将苏颙率三千轻骑沿小路飞速前去堵截。 苏颙领兵追到半途,路旁忽然闪出一员神异面相的老将,手持长枪,挡在面前。 “赵云在此!来者何人?” “啊?赵云还在此处?” 苏颙虽然心中发憷,却也只好领兵上前对阵,不过几个回合,便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 “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赵云继续缓缓撤退,又见郭淮手下大将万政率更多人马追赶上来。 “此处地势不错。”赵云随即吩咐部下,“你等且到三十里外山那边等着,我随后便来。” 他只留下几名随身侍卫,让大队人马先行退走,自己守在狭窄险峻的坡道上,远看就像是一尊天兵天将的雕像。 万政已经带兵赶到,抬头见他守着险道,不敢近前,回马向郭淮禀报道:“赵子龙依然英勇如故,恐会造成我军重大伤亡。” 郭淮不屑地说道:“有道是‘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他这位昔日英豪如今还有何可惧?!” 随即强令士兵进攻。 哪知这条险道左右皆是陡峭的岩壁,赵云站在坡上,堵住狭窄的路口,郭淮投入再多兵力强攻,也依然不起作用,冲上坡去的魏兵,无一不倒在赵云的枪头之下。 日落西山,见敌军不敢再来进攻,赵云翻身上马,扬鞭飞奔而去。 “赵云跑了!” 万政立即率领士兵追赶上去,来到一片林中,只听一声大喝:“来得好!” 赵云突然跳将出来,万政顿时慌了手脚,竟然连人带马一起跌下了山谷。 “本将军懒得下去取你性命,你且回去告诉郭淮,后会有期!” 赵云终于未损一兵一卒,安然回到了汉中。 几天之后,见蜀军已卷起旌旗,全部退回汉中,司马懿也移师到西城,召集留在当地的百姓训诫道:“那些跟随敌军逃亡汉中的人家,是因不知大魏皇帝的仁德,你们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岂可轻易背井离乡?” 待他询及孔明在此的施政措施与兵马状况时,一名百姓忍不住说道:“都督您率大军来攻此地时,孔明手下只有两千余弱兵。我等小民实在觉得奇怪,都督为何突然全部退走?” 听了此话,司马懿方知自己中了孔明的空城计。他当时对百姓的回答不动声色,但事后仰天长叹:“我虽胜了此役,但终究不如孔明!” 他调整部署,加固各处要隘防守之后,不久便踏上凯旋之途,班师回长安去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