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爱的丰碑
爱的丰碑

爱的丰碑

靳全生

  • 纪实报告

    类别
  • 1970-01-01发表
  • 70425

    已完结
© www.fiebook.com

第1章 序

爱的丰碑 靳全生 920 2018-03-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已经离开我们十七年了,但是人民对他的怀念却与日俱增。 周恩来是我们党最杰出的革命家之一,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代表之一。在他身上闪烁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由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孕育出来的种种美德和智慧,将永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党和政府决定在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建设周恩来纪念馆,纪念周恩来,研究周恩来,学习周恩来。 淮安系历史名郡,素以人杰地灵、名家辈出著称于世。 但是最令淮安人引为骄傲的,却是一代伟人周恩来诞生在这块土地上。 周恩来是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然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 淮安人民为有周恩来这位“老乡”而充满了光荣感,同时也为建设好举世景仰的周恩来故乡而充满了责任感。这种光荣感和责任感的结合,便是富民兴淮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央和省、市委的负责同志对周恩来纪念馆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极大的关注,各有关部门、各路建设大军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 纪念馆所在地——淮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周恩来的革命精神,启迪全市人民的奋斗意识和奉献意识,激发全市人民建设总理家乡的斗志和热情,努力实现淮安的城市管理与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让淮安人的形象与周恩来故乡人的荣誉相适应,淮安的经济知名度与政治知名度相适应,从而大大促进了淮安市的各项工作。 一书如实地记录了人们在周恩来纪念馆从运筹到建成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记录了天南海北的同志们和朋友们对纪念馆工程的关注和支持。 书中资料翔实,描叙具体,许多文章读来生动感人,深刻地反映了人民永远爱戴周恩来,周恩来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这一主题。

如果说周恩来纪念馆是矗立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的一座纪念碑,那么,则是在历史的档案里为纪念馆的建设者们垒起的一座纪念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庄严雄伟的周恩来纪念馆落成开放了,这里必将成为人们缅怀周恩来的圣地、研究周恩来的资料库,学习周恩来的大课堂,同时也将成为吸引海内外宾朋的一大胜景。 来这里瞻仰觅踪的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会受到教育和鼓舞,激发起热情和干劲,从而同心同德地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而奋斗,并以此告慰周恩来的在天之灵。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