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

第24章 第四章 飓风行动

“税务闪击方案”成功实施后,手握“密电码”的工作组成员踌躇满志。事情明摆着,只要循着这些有问题的票证和这些票证上提供的信息,按图索骥,顺藤摸瓜,这些企业就会成为瓮中之鳖,网中之鱼。打骗,已经胜利在望了。 尽管工作组的有些领导不这么看,但大多数同志都有这样的想法。不仅因为“税务闪击方案”实施得非常成功,还因为我们实实在在地掌握了骗税企业的情况。 下一步就要按迹寻踪了。 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组采用了集中优势兵力突破的办法。 结果怎么样? 结果根本查不下去。 在潮阳灶浦,陈楚荣的企业被工作组列入重点检查对象。当时,陈楚荣是用别人的身份证注册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并不是陈楚荣。这一天,潮九组的刘东带着两名检查人员来到灶浦税务所,提出对“潮阳先展服装厂”进行检查。因为出现“四联发票”事件,所长林镇裕已成惊弓之鸟。他向屋里喊了一下:“小陈,你带工作组去看一下‘先展公司’。”

小陈放下手中的报纸,陪着刘东去看这家公司。 刘东问:“远不远?” 小陈说:“不远,一会儿就到。” 出了税务所的门,小陈带着检查组的人七拐八拐,就是到不了。眼看走到村头,他又拐了回来。 刘东问:“怎么又转回来了呢?” 小陈说:“噢,我记错了,他的企业原来在这边,后来换地儿了,我糊里糊涂把你们带到这儿了,实在对不起。” 刘东问:“那家企业究竟有没有?你可别说瞎话。” 小陈说:“我向毛主席保证,绝对有这企业,而且他的企业特大,非常正规,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他说了这话,检查组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奇怪的是,小陈一路上不停地打电话。刚才他还在办公室里闲着看报纸,怎么一出来就这么多电话?刘东凑过去听,人家叽哩咕噜说什么,一句也听不懂。刘东让从漳州来的翻译小夏凑上去听。小陈看见有人靠近,就压低了声音。小夏只听小陈在问:“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没有……”到底什么准备好了没有,小夏没有听清。

大约又过了30多分钟,快到中午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公司。公司在一个大院里。大门外挂着一个大牌子,牌子上写着“潮阳先展服装厂”。外面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门卫。一进屋,看见正前方一个很显眼的位置供着财神 —— 红脸关公像,而且都上了香,摆上了五花八门的供品。供品有水果、白酒、纸叠的金元宝等,供桌上方还有绣满金字的条幅。往里走,墙上挂着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还有工作守则、工作纪律、奖罚制度,以及各种奖状。刘东看了一下工商执照,上面的法定代表人是一个姓尚的。往里,是一个办公室,在一张硕大的写字台后面,还真坐着一个60多岁的人。小陈说:“他就是这儿的法人代表,叫尚林原。”老板朝检查人员点了点头。 小陈又把大家往右带。刘东看到,里面真是一个大车间,车间里放着数百台缝纫机,机器声响成一片。

小陈看着刘东疑惑的神色说:“我跟你说了吧,这企业不会是假的。” 刘东没有理会他,而是跑到一个正在干活的女工面前问:“您这儿叫什么公司?” 女工答:“先展服装厂。” 刘东见企业没有问题,就只好打道回府。 这时,其他检查组陆续回到了总部,情况大抵如此。也是税务人员陪着你转,转了半天,找到了企业,一查挺正规的。那么,是工作组掌握的情况有误吗?绝对不是。后来,工作组的人搞清楚了,税务人员陪着你转的时候,企业开始找“挂靠”场地,一般由政府出面协调哪家企业为你“挂靠”。所谓“挂靠”,实为替身,就是用一家像样的企业替换虚假企业。小陈拼命地打电话,就是询问企业的牌子和营业执照等挂好没有,因为这一切得有一个过程,所以带路的人就故意带你七转八转,直等准备工作完毕,他才带你去看那家企业。

检查中发现,也有一些企业找不到挂靠企业,于是,当地税务人员就带你七转八转,给你领到一块空地上一指,企业就在这儿。你再问,他就说,过去在这儿,现在不知什么原因不在了。 也有少数企业为自己伪装。知道工作组已经下来,这些企业于是收购一大批旧缝纫机放在车间里,再临时雇几个工人,在那儿踏着机器,衣架上也挂着十几件衣服。当你问他为什么这些缝纫机大多盖着块红布,而且积满了灰尘?他会用普通话说,最近生意不好啦,没有订单啦。 检查,陷入了困境。 工作组领导层意识到,如果按一天查一户的速度查下去,两市1100户企业,别说原定查3个月,就是3年也不一定查得完。很明显,犯罪分子与工作组玩起了老鼠戏猫的游戏,你来查,我就躲,最后把你拖入泥潭,把你拖垮、拖死……

怎么办? 刚刚享受几天胜利喜悦的工作组成员,心头又压上了沉重的石头…… 夜深了,雨还在断断续续地下着。吕华打开窗户,潮湿的海风涌进了房间。大海像一道硕大的黑幕,平铺着。海浪轻一阵重一阵地打着堤岸,如寒风在荒谷中低吟。吕华双眉紧锁,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如何面对目前的局面呢?如何打赢这场大战呢?“税务闪击方案”成功了,这里的问题也暴露了,但那张无形的网却随处都在,他们采用疲军之术,想把你拖入泥潭,让你来得了,打不赢,呆不住。如果你久攻不下,就等于败阵而回。吕华想,自己统帅的可是精锐之师,如果打不赢,责任在指挥者。你承担的是国家的使命,你是为国家利益而战,你只能迎难而上,只能取得胜利!如何摆脱目前的窘境呢?用什么战略战术克敌制胜呢?吕华苦苦地思索着。他想到了秦扫六合,想到了十面埋伏,想到了雨打梧桐,想到了风卷残云……渐渐地,他已经接近了智慧之门……他拿起了电话,一看表,已经凌晨4点了,于是又放下了电话。

“说实话,那个时候是工作组到潮汕打击骗税最艰难的阶段。”吕华回忆这一阶段工作的情景时说道,“我一个晚上睡不到两三个钟头,就是反复思考,有时,想到一定程度,突然来了灵感,半夜两三点钟也把人叫来研究检查方案……” 所以,工作组内部当时流传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吕局长来电话。”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