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揭底山西煤老板

第25章 不正常的匪性:“化缘”与霸王采访

揭底山西煤老板 山西病人 1329 2018-03-14
这是吕梁西部产煤山区一座中型煤矿,几天前由于坑下发生了塌方事故,被砸坏的矿车东倒西歪地蜷缩在坑口煤场的一个角落。 这几天,煤老板李放生一边安顿受伤职工家属,一边组织工人恢复煤炭生产。 这时,在坑口对面山坡上,有两位从衣着打扮判断就不是本地人的小伙子正手持变焦相机,不时抓拍镜头。 第二天,还是这两位年轻小伙,找到李放生并出示《中国xx报》的“记者证”,要求“采访”对方。 “你们煤矿非法生产,事情很严重,我们准备对一些‘典型事件’进行曝光。如果不想被我们‘曝光’的话,你们出些‘采访费’就行了。” 接着留下联系电话。 这是一起典型的假记者在山西敲诈煤老板的案例。 据了解,一般地,来山西产煤区的“记者”都是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出现的。

对他们来说,这样一方面可以相互“壮胆”、相互照应,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彼此“心知肚明”。另一方面,二人在勒索煤老板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打掩护,一黑一白,一硬一软,恰到时机“唱双簧”,总之,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一位知情人说,这一带开矿的大多数煤老板都接受过这两人的“采访”,但令人奇怪的是每次他们都能得逞,而煤老板则是“哑巴吃黄连”,花钱消灾,图个安宁。 如此“匪性化缘”,如此“霸王采访”,一些没见过世面的煤老板面对这样的“采访”,自知理亏,六神无主,只好“束手就擒”,乖乖地给对方奉上“消灾钱”。 于是当地往往有了这样“一景”:“进山打面的,下山开奥迪。” 煤老板被敲诈,这也是人皆知的事实,而往返于崎岖山路上开车运煤的司机在这些人眼里也一样可以“榨几桶油水”,则鲜为人知。

山西是产煤大省,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汽车沿着省际公路向外省运煤。这些车辆或因超载理应被罚,或因执法人员的不当执法无辜被罚,也有正常交纳的费用,一车煤运出总是需要一定的开支。于是这些假记者就瞄上了送煤车,或者对执法人员的“问题”以“媒体曝光”为名进行恐吓,或者拿出假记者证、假摄像机蒙骗当事人,借机送煤车过卡。 据知情人说,按当地“规矩”,把一车煤护送到省界,一般的行规是:收取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走镖费”。 然而,和另一类“同行”相比,这类“记者”的“法招”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随着时间推移,“另一类记者”已不满足于“寻找索钱——发现问题——要挟曝光——索钱”式的“小打小闹”,而是有意识地“自编自创”一些非法期刊进行规模化敛财,且呈现出一种系统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的倾向。

目前最“得劲”的手法是擅自盗用正规国家报刊刊号,自行出版、发行刊物,名称多为《中国xx》、《xx中国》、《中国xx企业管理》、《中国xx排行榜》等能唬人的“国”字号“大刊”,反正名称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就能“镇住”煤老板,从而便于要钱。 据一名私营企业主反映,有一名假记者拿着摄像机在他的企业“照”了半天,说“问题很严重”,但又不说什么“问题”,只说要“向上反映”,要“公开曝光”。 这些人从不主动问对方要钱,而是千方百计地让你自己主动送钱,要说,这也是“道行高深”的假记者的一种“境界”。 当然,一旦上级有关部门查起来,这些人则一走了之,大唱空城计:反正我就一部电话一张桌子,你随便没收吧,所挣的钱已提前转移。

再说“山高皇帝远”,政府管理部门鞭长莫及,据当地一位乡宣传干部说,近十几年还没碰见过“检查的”。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