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揭底山西煤老板

第61章 七问:假如煤失去颜色,我们的生活会是啥样

揭底山西煤老板 山西病人 925 2018-03-14
大自然似乎格外垂爱山西,把占全国1/3的优质煤炭储量都放在了这个共和国核心位置的中部小省。 于是山西在中国诸多省区发展模式中形成独特的“80”现象:一个是山西形成了典型的单一经济结构——煤和煤副产品加工占了山西经济成分的80%,另一个是山西煤还占全国煤炭外销量的80%。 有人统计了一下,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就有26个用的煤是“山西牌”煤。 所以,有人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山西煤炭一感冒,全国经济都要跟着咳嗽。”这在今天能源经济时代“语境”下说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 不能否认,山西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不能否认,在今天,煤炭之于中国,是何等重要。 不能否认,在今天,煤炭之于山西,是何等必要。

不能否认,在今天,煤炭之于我们,是何等需要。 我们不妨把一块煤炭放在世界能源经济大时代的背景下来评价,你就会发现,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这个“又黑又脏”的“神秘物质”,会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关注。 有人说,一个没有煤的国家,就不会有一个“煤”好“煤”天,就没有步向未来的得劲动力。 有人说,一个没有煤的民族,就不会过上一个“煤”好生活,就没有迈向明天的强大力量。 而有了煤燃烧的热,就有了驱动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有了煤燃烧的光,就能照亮一个民族前行的路程。 在山西,凡是产煤的地区,经济都相对“发达”,而没有煤资源的地区,则是另一番相反景象。 有这样一则资料,说有人曾形象地把吕梁地区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被称做中坚板块的离石、柳林、孝义等县市,个中缘由是因为这里有资源,可挖煤,可采矿。

这一地区的“南北5县”没有矿产资源,人口占全地区的38%,财政收入不到全地区的7%,是吕梁的“经济不发达”地区。 而在有资源的地方,在一部分矿主迅速富裕起来的同时,他们在发展自身实体(煤炭业)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比重。 这就是山西特有的“煤炭倒吸效应”。 因为山西有煤,于是煤工业对山西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同时它又给山西带来了“后患无穷”。 山西一位官员说,山西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而事实上,山西省提供的煤炭比重在全国占1/4还多;在此现实下的另一个“事实”是,各个省煤炭的需求70%是来自于山西。 在这里,我们斗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煤,山西将会怎样?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