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揭底山西煤老板

第104章 煤企“闹革命”,山西要变天?

揭底山西煤老板 山西病人 1774 2018-03-14
“晋煤大整合”,煤企“闹革命”。 中国最大规模的煤企即将重组,曾被社会广为关注的“煤老板”从此将不再姓“煤”。 有人用“减肥瘦身”来评价这次“整合”。 这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山西煤炭工业“瘦体”了:压减比例60%。总体一看,数量是少了,这在中国普通人以往凡事皆“多、快、大、好”的美好心愿背景下似乎成了“憾事”。但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正如小品演员潘长江的那句“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也同时意味着山西煤炭产业更“强壮”了:保留矿井将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坑下生产力将得到极大提高,山西煤炭工业的产业的“素质力”将更加“硬”。 而这一切,都是在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思路下进行的。

事实也证明,这场轰轰烈烈的“晋煤大整合”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 有时,我们总是常常在想,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时总是“有奈无奈”,也就是说,你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缺陷”,但你定会有另一方面的强项。 就山西目前情况来说,假如没有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倒逼,假如没有煤老板的“仗煤欺天”,假如没有小煤矿“祸世乱纲”,从而让“山西”也跟着“陪座”…… 这一连串的“假如”,其最终共同的指向只有一个结果:山西,该要出手了! 孔老夫子有句“名言”:“知耻近乎勇。” 这话出自《礼记·中庸》。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知道羞耻时就接近勇敢了。”而当我们孔老先生这句话放在当前山西煤政形势背景下时,这样一来,我们反而应该感谢上文中的系列“假如”。

而山西省煤炭部门一位负责人说的“假如”更加精彩: 假如我们不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不实现煤炭工业转型发展,那么全省的经济转型发展、再现“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美景就无从谈起。 假如我们不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不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那么全省的安全发展就缺乏可靠的保障。 假如不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不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源收益分配过分向私人矿主倾斜的不合理格局,不加快解决“四矿”问题,那么全省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牢固的基础。 这一连串的“假如”,最终共同指向唯一的结果:就是煤企“闹革命”,山西要“解放”! 的确,煤企“闹革命”,是需要山西人拿出“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决心。

一位业界人士说,如此大规模的煤企重组,意味着山西要“变天”了。 业界人士认为,这个“变”的“第一症候”就是,山西省近年在煤炭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明确地在传递一个信息,煤矿行业新的“维新革命”开始了。一个看似“和平”的世界里一切都将在“开天一斧”下“清浊自归”,让“失序世事”变为“秩序世事”,回位到一个寰清澄宇的新天地。 “变”的“第二症候”是山西省煤矿整合,不仅影响着山西财政大势,还挽救了矿工生命——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将减少74%。 从整体看,山西财政大势将会随着这次“整合”开始“心电图”式的震动,但我们更应看到,这是以今日“之少”,博取明日“之多”,以今日之“损”,换得明日之“得”。当然,这次“整合”后,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将减少74%,这实际上是说,我们在干“行善积德”的好事。

“变”的“第三症候”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山西省各级政府的财政和民生事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地改善。专家认为,这对山西财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产量增加带来的收入上,也就是说,兼并重组后,煤炭产量的增加将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变”的“第四症候”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炭产业经济循环的科学发展理念才得以充分实现。 是的,山西要“科学发展”,山西要“理性发展”,山西更要“循环发展”,山西还要“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核心关键词:“发展”。而终结小煤矿,正是实现这种“发展”的必然前提。 “变”的“第五症候”是通过“兼并、重组和整合”,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据山西省煤炭部门的一位官员说,到2011年,山西省矿井采区回采率薄煤层要达到85%以上,中厚煤层达到80%以上,厚煤层达到75%以上,同时,原煤洗选加工率达到70%,煤层气(瓦斯)抽采量达到70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50%。 专家认为,这个水平就基本达到了我国先进的资源利用水平。 “变”的“第六症候”是,这次兼并重组整合志在把山西煤炭“拳头”握紧,形成实力,志在“统一口令”,利于山西对外“整体发声”,更利于整体提升山西的对外形象。 总之,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因煤而兴”,山西人的未来更应该“应煤而变”。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