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揭底山西煤老板

第118章 关于当代财富观的“哲学”反思

揭底山西煤老板 山西病人 2238 2018-03-14
在当下社会中,财富已成为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获取社会地位和人格尊重的象征。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基本规则确立,人们对财富的概念内涵和精神实质也注入了崭新的内容,赋予了财富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科学内涵,也刷新了我们对财富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收获了关于财富问题的科学追问和理性反思。 反思之一:“财富原罪”心结下的“小偷”行为——藏富。 在我国,有钱人藏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众所周知,财富收入状况对中国富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隐私。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把钱塞在屋檐墙脚,塞在犄角旮旯里,藏着掖着,说什么也不能暴露。 如果用现代“财富观”的标准来评判,我们认为,“藏富”实际上并不是一种不正确的财富观。专家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讲,把自己的财富悄悄隐藏起来,这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富人的“社会责任”的行为。因为按当下“新财富观”的标准来解读,就是当你有更多的财富时,就意味着你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今天,中国的富人们在当下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在中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关于“富人责任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这就是说,作为富人,你的“责任”就是要为社会多作贡献。 另外,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当个人的“小财富之小溪”汇入社会的“大财富之河”,并在大社会的“财富海洋”里“合理流动”时,就会对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良性的影响,将会为全社会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并最终实现社会成员间的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而藏富、守富只会使财富的流动趋于停滞,使贫富分化更为悬殊,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使我们“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反思之二:“小人得志”式的报复心态——炫富。

炫富与藏富正好相反,二者的目的意图形成鲜明对比,“炫富”的意思是一些富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身家多么富有,从而对自己拥有的财富大肆的夸耀。 一桌的“豪宴”36万元,一组“吉祥汽车号码”上百万,这是在改革开放之初频频见诸报端的“中国特色头条”。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产生“炫富”行为,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和未来没有信心的表现。一旦“事业成功”后,一些“成功得财”的人在“奴才当主子”、“马仔变老板”等“小人得志”式的报复社会心态驱使下,就会产生了“炫富”这种极端行为。 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富人越来越多的当今时代,富人们应该树立积极健康并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现代财富观。具体来讲,就是要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热心公益事业,做一个既富裕又不乏同情心,诚实守信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富豪”。这更应该成为用现代财富观武装起来的“新兴富人”的推崇和效仿。

反思之三:“酸葡萄”心迹下的“公平”追问——仇富。 在中国,来自民间的“仇视”、“鄙夷”富人的文化传统悠其久之。 一方面是财富拥有者的“为富不仁”,一方面是广大民众“均贫富”的呐喊。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为富不仁”的故事比比皆是,而“杀富济贫”者却往往被视为英雄。 据国内一知名调查机构调查,在回答“您认为在如今社会上的富人中,有多少富人通过正当手段致富”这个问题时,有九成以止的被调查对象持否定怀疑的态度。 在回答“富人的钱,‘干净’吗?”这一问题时,持有疑问的调查对象还是占了九成半。 看来,中国富人的“形象力”在普通大众心中还是不“硬”。 而在今天,随着一个个中国“问题”富豪的暴露,又似乎印证了公众心中的疑问。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有一篇文章专门谈论这个问题。他研究归纳认为,中国的民间巨富,有很多是来自中国的“裙带资本主义”,是“权力资本化”的结果。 这自然会给社会公众产生“仇富”行为的一个合理的理由。 有人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在“酸葡萄”心理作用下的“公平”追问。 反思之四:和谐社会下的“财富品质”——崇富。 何谓“财富品质”? “财富品质”就是财富的真正社会价值。 这个“社会价值”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与财富本身有关,也就是说,财富越多,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性”越大;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还与财富创造者个人的道德品行、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关系。 以现代财富观来看,当今中国(尤其是西方)绝大多数拥有“财富品质”的“富人”身上都存在着极为可贵的“财富责任”。

这道理很简单,当你拥有“财富品质”时,你就会“自然地”、“主动地”承担起一个富人应有的“财富责任”。至此,我们可以认定,一个拥有“财富品质”的富人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一个拥有“财富品质”的富人林立的时代一定也是一个伟大进步的时代。 今天,当社会物质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社会个体的“幸福指数”不断升高时,我们认为,在全社会主动创造出一种对财富恰当的尊敬和推崇的观念,这应该是社会发展的“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 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当日渐增多的富人通过自我“觉悟修炼”而拥有“财富品质”时,当日渐增多的富人利用其影响力把自己拥有的“财富品质”变为“财富责任”时,一个全民“思富”、全民“崇富”、全民追富的和谐社会就会完美成型。

这样的话,在一个竞争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和富人们一起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合理地竞逐财富,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有人会去“仇富”。 当然,随着市场体制的健全、社会环境的改善,富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小心翼翼地“藏富”了,另一方面,那种广为社会诟病的“炫富”的行为也将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和抵制。 这样,一个“人人追富”、“人人奔富”、“人人崇富”的“财富氛围”就会在社会“财富增长”的“友好环境”相得益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