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揭底山西煤老板

第126章 晋商之困:煤老板能否入“晋商”之“族谱”

揭底山西煤老板 山西病人 1447 2018-03-14
晋商群体的商业智慧精奥细微。 晋商群体的执业精神广博丰富。 今天,有人把煤老板列为“新晋商”,当人们为晋商“后继有人”而高兴时,也令人深思。不错,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今天,煤老板的“聚财速度”已大大超出往日的晋商老祖宗。但在晋商生活的时代,生产力极不发达,然而,正是这种几近原始的生活,周而复始地磨炼着这个群体的心性和信仰,于是,在今天,人们记住了晋商,记住了晋商的辉煌,甚至都记住了那个时代。那么,有人把煤老板列为“新晋商”,把煤老板写入晋商“族谱”,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首先,令人深思的是“煤老板现象”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近几年来,有关山西煤老板的新闻上国内外媒体“头条”频率之高,已是寻常事,而频繁发生的矿难,又使“黑心矿主”成为煤老板的代名词。

在这期间,“晋商”,这个始于宋元、称雄明清500年的中国商业史上独特的商业群体正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同时,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话剧《立秋》等“山西元素”的文化产品受到市场热捧,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以“诚实守信、义利并举”为核心内涵的晋商文化的深情呼唤。 如今,世事变迁,在“晋商”这个词正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或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腾”的背景下,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新晋商”的“社会属性”应该如何准确定义和界定?对于“煤商”这一新崛起的群体,公众和社会舆论应如何理性地对待? 我们认为,给煤老板冠以“新晋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也就是说,“新晋商”的帽子不是随意可以戴的。 君不见,在当下风起云涌的“经济建设运动”中,各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造“商”运动,但事实上,在造“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充斥得更多的功利主义“思维”,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和获取眼前微薄的商业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利于社会造就真正的当代“商人阶层”。

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要慎重权衡。 科学地讲,至少在目前,山西煤老板还不能被称为“新晋商”。因为历史上的晋商是一个阶层,是一个群体,是一个集企业与企业家一体化的社会群体。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他们展现了一种企业与企业家的“人格”。而反过来再来考察如今的煤老板,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到形成这样一个群体、阶层的影子。而最根本的是,他们和他们的企业身上缺失“商业精神”。正是在这种“商业精神”之光的照耀下,才能让世人感受到可贵可尊的“商人人格”和“商人灵魂”。 其次,令人深思的是煤老板的奢侈浪费行为,与体现在昔日晋商老祖宗的节俭诚信、崇商济世的精神格格不入。 我们知道,人类是有社会属性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也不例外。每一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而要获得这种“幸福与快乐”的前提就是,你必须融入这个社会,也让这个社会来认同你。那么,这些所谓的“新晋商”有何所作所为?

记得国内一家权威媒体曾就“山西煤老板现象”一连作了以“豪奢之风何时了”、“官煤勾结何时了”和“矿难事故何时休”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在国内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 这一切,也许就能说明某个问题。 其三,令人深思的是,如果把煤老板列为“新晋商”,把煤老板写入晋商“族谱”,那么,百年山西晋商的“经”,就有被“念歪”之虞。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要问,煤老板能把晋商在商言商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普世思想贯穿到自己的商业行为和心智素养之中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要问,煤老板能把晋商的核心价值观和一个商业群体所特具的精神气质—一个博大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完美传承并发扬光大吗?

这一切,我们的山西煤老板能担当得起吗?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