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

第137章 霸龙吐珠

2006年9月12日,丰原生化和丰原药业同时发布公告: 日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丰原集团通知本公司,为实现强强联合,壮大丰原集团资本实力,转换管理机制、引进优秀人才,进一步将丰原集团做优做强,使丰原集团在生物能源、生物化工领域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引领全国的生物能源领域的发展,蚌埠市政府同意蚌埠市国资委拟对其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丰原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国高新)。 2006年9月9日下午蚌埠市政府和中国高新签署了框架性《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约定,蚌埠市政府决定依托丰原集团与中国高新进行战略合作,同意中国高新以现金方式向丰原集团实施增资。实施增资扩股后,蚌埠市国资委占丰原集团总股本的40%,中国高新占丰原集团总股本的60%。具体合作内容由协议各方另行订立协议予以约定。

中国高新是直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截止2006年6月30日,中国高新总资产为50多亿元,净资产为28.28亿元,实现净利润1585万元,拥有全资、控股企业20家,参股企业56家,遍布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省份,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国有投资集团公司。 丰原生化2006年半年报显示:总资产83亿,净利润8411万元。无论是资产规模、行业地位和利润,丰原生化都大于中国高新,至于丰原集团更是远大于中国高新。 为什么引进中国高新这个战略投资者,原因很简单,和华源一样,流动性贷款收缩,导致丰原危机浮出水面,只好求助一家央企。 引用蚌埠市当地一位银行负责人的话:“我们一直很支持这个企业,我们认为公司暂时的困难可以在发展中化解。可是,再融资没成功,国家宏观调控环境下,银行也不可能进一步贷款,资金一下子被卡住了,只好走这一步路。”

上市公司公告是非常慎重的,既然已经公告中国高新入主,就等于订婚了,只差一个结婚典礼。也许丰原和华源实在是生死冤家,上天安排了类似的故事情节。华源先是被诚通收购,后被华润横刀夺爱。丰原这次是先和中国高新订婚,后被中粮抢婚。 2004年12月,华润集团总裁宁高宁转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是华润集团资本运营的灵魂人物,是华润发起重大并购的掌舵者。 从华润到中粮,宁高宁是升了,毕竟后者是世界五百强,而且担任一把手。宁高宁到中粮集团后,当然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并购也带过来了。 2000年,中粮集团曾跟中石油、中石化接触,希望能合作将玉米深加工产业拓展至燃料乙醇领域,但由于其时石油价格较低,中石油和中石化兴趣不高,中粮集团也只好暂时作罢。

宁高宁入主中粮后,一直在梳理中粮集团的业务链条,试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005年10月,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四大燃料乙醇定点企业之一)董事长岳国君拜访在东北出差的老领导宁高宁,燃起了宁高宁重塑玉米深加工产业,做生物能源巨头的热情。 不久后,中粮集团收购了华润酒精股权,之后又获得吉林燃料乙醇20%的股权。2006年中粮又相继在河北、广西、辽宁等地投资近30亿元建设燃料乙醇项目,中粮集团的生物能源版图逐渐清晰。 尽管中粮集团大刀阔斧扩大产能、跑马圈地,但四大燃料乙醇之首的丰原生化一直是其垂青的并购目标,可是苦于无从下手。 丰原生化的公告传到了中粮集团,中粮全方位紧急出动。宁高宁决定拦路抢婚,火速奔赴安徽,和安徽省及蚌埠市政府商谈收购事宜。

宁高宁抛出投资绣球,对安徽省政府承诺:一旦收购丰原集团,未来5年,中粮集团将在安徽省投资50亿至80亿元,通过并购、合资和合作等形式,开发生物质能源,发展粮油食品加工、粮油贸易等业务;同时还对蚌埠市政府承诺:未来5年内在该市投资20亿元。而且还答应帮助安徽省引资,并在推进安徽省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2005年中粮集团总资产为726.8亿元,净资产为243.09亿元,净利润16.27亿,在香港和内地拥有多家上市公司。中粮的实力和资源远非中国高新可以比及,加上宁高宁志在必夺,又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全力支持。 9月22日,丰原生化发布公告: 9月21日,公司股票价格涨幅较大,且成交量较大,为确保公司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司董事会及时向公司控股股东丰原集团发出《问询函》。丰原集团在收到公司《问询函》后,及时向蚌埠市人民政府问询。现丰原集团向公司回复情况如下。

9月12日发布了《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后,中粮集团与蚌埠市政府进行了接触,表达了与丰原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的意向,但截至目前有关方面尚未签署任何合作文件。 转眼之间,中国高新眼睁睁看着自己刚订婚的新娘走向别人的花轿,人生四大悲剧之一“洞房花烛夜,新郎不是我。”不仅不是我,而且是隔壁兄弟。 哎!中央企业其实也是弱肉强食。 中粮迅速出击,最终提出的收购方案调整为收购丰原生化。原因很复杂,不过这样的收购是最便捷的,也是最符合中粮的战略。 11月20日,蚌埠市政府、丰原集团与中粮集团签署了《关于收购丰原生化股份的框架协议》。12月8日,三方在丰原集团总部正式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12月9日,丰原生化发布公告:

丰原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238203058股股份中2亿股(占总股本的20.74%)转让给中粮集团,每股转让价格为5元,即转让价款为人民币拾亿元整。 本次股权转让后,丰原集团不再拥有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但仍持有公司3820305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6%;中粮集团将持有公司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74%,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丰原生化拥有44万吨燃料乙醇、20万吨柠檬酸、10万吨味精、6万吨赖氨酸、16万千瓦的热电厂和日产20万吨的供水厂等系列优质资产。 如果不是丰原危机,就凭中国粮食深加工第一巨头这个牌子,花20个亿买2亿股也是买不到的。 中粮抢婚成功,入主丰原生化。丰原生化出现两大变化:第一,管理层工资成倍上涨。第二,2006年年报巨亏3.8亿元。

丰原生化作为丰原集团的核心企业,是集团成员企业的长子,就这样与丰原集团母子别离。 点评:丰原只是流动性危机,然而面对飞来横祸,银根收缩,也只好壮士断腕,霸龙吐珠。如果这场危机能迟来半年,单是国元证券的股权就价值几十个亿,加上股市大涨,融资很轻松,哪还稀罕这10个亿。命运常给人意外的惊喜,也常给人意外的伤害,英雄落泪的时候,往往是梅花雪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