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红色大本营·延安

第65章 邱琮和卫立煌的延安情结

红色大本营·延安 文辉抗 2182 2018-03-14
延安的不同凡响也使许多国民党人士纷纷来访。抗日期间,来延安访问的国民党人员有: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国民参政员梁漱溟,广西李、白代表刘仲容,国民党师长何基沣,知识分子邱琮,国民党行政工作考察团等。 对这些来延的国民党人士,不管他们是什么目的,有什么意图,延安方面均给以热情接待,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经过亲身经历延安后,他们或改变了对共产党的看法,或与延安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邱琮,台湾著名抗日英雄邱逢甲的儿子,一个诚实、正直的知识分子,他虽然看不清蒋介石的本质,但对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不满,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1938年,他以广州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的身份,来延安访问。在陕甘宁边区住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从政治、经济、军队建设、文化教育、生产计划、行政领导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考察,感觉到延安和国统区是两种不同的气氛。

在陕甘宁边区,看到的是藐视日本鬼子的标语和宣传画,听到的是激动人心的抗日歌声,使人感觉到信心和力量;在国统区看到的是《日寇暴行录》那样令人悲伤丧气的书刊,听到的是日寇如何厉害的恐惧议论,使人感到灰心丧气。 在延安,从上到下,各机关各部门,办事效率极高,上级没有官僚架子,公务从不互相推诿,与国民党的腐朽的衙门作风迥然不同。 延安领导人随和,清廉,朴素,民主,群众爱戴他们,并喜欢和他们亲近,而重庆领导人给人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 返回后,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非常诚恳地从根本策略、统一战线、教育、文化、军事、对敌军政治工作、检查行旅、招待外来人员、生产建设九个方面,提出了批评意见和建议。毛泽东非常认真地读了这封信,并在旁边作了许多的圈点勾画,连错别字都一一在旁校正。

短短的两个月,延安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对延安产生了深厚感情,曾写诗一首,表达了他对延安的无尽思念。 别了啊!延安! 延安啊!延安! 你的岁月几千年? 延安水流在宝塔前! 小米窑洞还依然。 但是精神今变了,纯是天真烂漫,忠诚勇毅一青年。 我和你相处了两个月,知道你救世的心虔,知道你抗日的心坚,把我十多年的疲倦都化作了云烟。 沙漠中得到了水草,暗室中得到了明灯。 啊!延安!今要同你别了,哪能不令我一步三回顾,一顾三流连! 只是鬼子的飞机大炮,已轰遍了国土的四边,鬼子的奸掠焚杀,已剥尽了民族的威权。 若不南下负起重责,哪算尽了人生的本能? 哪算对得起我这良朋? 别了啊!延安!

等扫净了腥膻,恢复了幅员。 再到黄陵边,握手话缠绵。 抗战爆发前,卫立煌是国民党著名的反共将领。抗战爆发后,他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二战区前敌总指挥,与共产党的接触不少。客观地讲,在对待抗日这一点上,他还是比较积极的。共产党取得平型关大捷一系列战争的胜利,使他开始重新认识共产党,并萌发出访问延安的念头。 1938年4月17日,卫将军一行抵达延安,受到部队、机关、学校和各界群众隆重的欢迎,欢迎队伍浩浩荡荡,口号声、锣鼓声、唢呐声震耳欲聋。人群中不时传出各种各样的欢呼声: “欢迎卫副司令长官!” “国共两党更亲密地团结起来!” “卫副司令长官在前方抗战有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胜利万岁!” 卫将军虽然是国民党的高官,见过不少大场面,见过各种欢迎仪式,但这种真挚、热烈、隆重的场面,还是深深地感动了他及其随行。 卫将军到达延安后,延安为他安排了最好的住处,准备了延安最丰盛的饭菜。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与其促膝长谈,十分倾心。他非常诚恳地称赞边区各地的人民组织是全国的模范,应该把边区好的例子发扬起来。 由于受到我党真心实意的欢迎,卫将军打算多停留一天,参观抗大和其他地方。当卫将军看到抗大的学员,不管是知识分子、工人农民,还是出身于地主、资产阶级家庭的“少爷”、“小姐”,都在同甘共苦、奋斗牺牲;当看到抗大以至整个延安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平等、互助、团结的同志式的关系时……卫将军无不感到新鲜、敬佩。

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卫将军在抗大作了即兴演讲。他以朴素而真切的语言,以自己在山西的亲身作战经验,说明只有和八路军亲密合作才能战胜日寇。最后他表示: “今后我要继续和八路军亲密合作,向八路军学习,和八路军一道坚持华北抗战,决不退过黄河。反对妥协投降,反对仓皇失措,退却逃跑,收复一切失地!”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卫将军到了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倾谈,并看到延安实际情况后,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接近了共产党。 延安之行后,卫将军有了许多不同寻常的表现。 他在西安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名义,批发给十八集团军上百万发子弹和手榴弹等军用物资,给予我党我军以有力的支援。 国民党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卫将军消极应付和拒绝。如,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曾命令卫立煌进攻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他虚张声势,假装进攻,实际并未伤八路军一兵一卒。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卫立煌却在1946年出国远游欧美。1947年,蒋介石令其回国担任东北“剿总”总司令。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就通过苏联驻法国大使馆同我党中央商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卫立煌不顾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从香港向北京发出热情洋溢的贺电: 北京毛主席: 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此全中华人民得到伟大领袖,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煌向往衷心犹为雀跃万丈。敬电驰贺。朱副主席、周总理请代申贺忱。 1955年3月,他在我党的周密安排下,回到了祖国。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