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红色大本营·延安

第75章 “昆仑”纵队在陕北悄然行动

红色大本营·延安 文辉抗 1920 2018-03-14
中央首脑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后,向何处去,成了举世瞩目、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 蒋介石的目标是一举消灭中共中央,消灭不成便赶过黄河,迫使中共中央离开陕甘宁边区,从而在政治上打击了中国共产党。 3月25日,也就是胡宗南占领延安后的一个星期,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就造谣说:毛泽东、周来恩等“已迁佳木斯,或已潜逃出国”。 其实,此时毛泽东、周恩来就在瓦窑堡附近的王家坪,和先行撤退到这里的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同志会合,初步讨论了党中央的去处和部署。 29日凌晨,中共中央的首脑们从王家坪又到了枣林沟,一下车连觉也顾不上睡又继续开会。 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光辉一页的枣林沟会议。 会议是在窑洞里举行的,没有庄严的讲台,没有松软的沙发,没有高级的麦克风,也没有式样新颖的录音设备。可是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发生了重大作用。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围坐在炕上。 “我反复的考虑了,我们中央不能离开陕北。”毛泽东说,这是他一路上反复考虑的问题,“留在陕北,我们可牵制胡宗南的23万大军,叫蒋介石这个战略预备队失去作用”。 任弼时没有顺着毛泽东,他质问似地说:“一面濒水,三面临敌,万一让胡宗南把我们一网打尽怎么办?” 与会人员都知道,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面对现实! 毛泽东留在陕北确实带有“冒险性”,而且后来真的两次遇到了危险。所幸两次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会上,朱德投了任弼时的赞成票。 毛泽东又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在陕北住了12年,老百姓供养了我们,一遇险情我们就跑,对不起陕北人民啊!”

“我们不能感情用事,要考虑一个万全之策。”刘少奇发言明显也有倾向性。他们都在关心毛泽东的安全。 没想到,刘少奇发言后,毛泽东的话更感情用事了,“总之,不打跨胡宗南,我是不过黄河的,要过你们过好了”。 应该指出,党中央留在陕北,毛泽东早已下了决心。还在胡宗南进攻延安之前,毛泽东就决定两步走:第一步,坚持保卫延安,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放弃延安;第二步,如延安实在守不住,主动撤离以后党中央仍然要留在陕北。3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附近送别王震将军的时候就说过:“我和他们一起坚持在陕北斗争,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 既然中央主席说了这种话,其他人也就无话可说了,他们都同意留下。 等大家都表态后,“不!”毛泽东突然话锋一转,“不是全集中到这里。弼时的意见有道理,万一我们叫胡宗南一网打了怎么办,因此我们也来个古书上说的,兵分三路”。

枣林沟会议最后决定,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成员一分为三,成立三套领导班子: 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由刘少奇、朱德率领去晋察冀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负责处理中央委托的工作;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后委”,由杨尚昆、叶剑英率领进驻晋西北,负责陕北战场后勤保障和安置中直、军直机关及家属的工作。 ,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李维汉等参加的中央后方委员会,在晋西北地区统筹工作。图为叶剑英在干部会议上作报告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继续留在陕北,代表中央指挥陕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书记处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下。 这次会议,形成了一个文件,这就是到达横山县青阳岔发出的《1947年4月9日的党内通知》。

《通知》告诉全党和全军: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将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同陕北人民共同担负起保卫边区的任务。 枣林沟会议后,前委转入了地下,毛泽东化名“李德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仅从“得胜”和“必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毛泽东、周恩来他们面对强敌那种一往无前的气概和革命一定会胜利的信心。 为统一行动,统一指挥,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按军事编制组成一个纵队,并成立一个司令部,任弼时为司令,陆定一任政委。 正当国民党特务在到处搜集情报、刺探中共中央的去向的时候,3月30日,一个代号为“昆仑”的神秘纵队在陕北出现了。这个纵队由200余人组成,司令叫“史林”(谐音),政委叫“郑位”,参谋长是叶子龙,副参谋长汪东兴。

直到失败,胡宗南也没有弄清楚这个“昆仑”纵队,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都在其中。全国各大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所接受的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有人认为,毛泽东力排众议,坚持党中央留在陕北是盲目的冒险行为。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毛泽东的决策一贯建立在对问题的科学分析之上。当时,他的分析是,陕甘宁边区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的地区大,安全方面有相当大的保障。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坚持把党中央留在陕北,是他在书写自己一生历史的辉煌篇章中的“得意之笔”。 政治上,他给蒋介石、胡宗南打了重重的一记耳光。军事上,只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还在陕北,蒋介石的最后一张王牌——胡宗南的23万大军就被牢牢的钉死在陕甘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