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

第28章 “农奴聚义起宜章”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 文辉抗 3786 2018-03-14
1928年1月中旬,当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进入湘南的时候,按照旧历已接近年关。在过去的农村,此刻正是一个矛盾容易激化的时候。 湘南地区有着深厚的农民运动基础。几个月前,当毛泽东在湘东北领导秋收起义时,中共湘南特委虽然想响应,却因缺乏军队支持而在发动前就遭镇压。此刻朱德率领一支有光荣战斗传统的军队进入湘南,恰好为在当地发动年关暴动添加了一支催化剂。 当朱德率部驻扎在犁铺头时,中共湘南特委及其下属的宜章县委就派人去接上了关系,并一再表示希望日后这支部队能到他们那里去。 1月8日,朱德率部进驻湘粤交界的杨家寨,经避难在此的原中共宜章县委委员、县农协委员长杨子达引导,很快与宜章县委书记胡世俭、县委委员高静山、陈东日、毛科文等取得联系,召开了联席会议,作出了首先发动宜章暴动的决策。通过对宜章城内情况的全面分析后,定下了智取宜章县城的妙计。具体办法是:先由胡少海以范石生第十六军一四零团副团长的名义给宜章县长写封信,说是奉范军长之命回桑梓来抵抗从广东北上的共军,借以麻痹敌人;随后由胡少海率两个加强连扮成国民党军的模样先期入城控制局面,并出面邀请县长为首的全部反动头目赴宴,来个一网打尽;主力则由朱德等率领尾随其后入城,以最快速度彻底解决县团防武装。

这里说的胡少海,是宜章县颇有名气的大豪绅之子,因从小目睹贫苦农民的悲惨情景,产生了对地主家庭的憎恶,外出寻找革命真理。他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受到共产党的教育。北伐时期在国民革命军任过营长,勇敢善战。大革命失败后,他仍坚持革命,隐藏在湘粤交界的山区打游击。朱德、陈毅率部进驻杨家寨时,他特地赶来参加起义军。但是他的这些经历,宜章谁也不知道。甚至还不知道他已经秘密回乡活动,这给他公开出面迷惑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见到朱德后,马上表示愿意利用自己的身份为起义军夺取宜章县城当向导。 按照预定计划,1月11日下午,身穿灰军装的胡少海骑着马,带着几个随从进入宜章县城,直奔县政府。县长赶快出来见面,一问才知这位离家已久的“胡五少爷”已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第一四零团副团长,此时是到县城来打前站的,“团长王楷”率领的大部队随后就到。城内的政府官员及土豪劣绅欣喜异常,一个个出城迎接。

第二天下午2时,朱德、陈毅率领主力部队也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宜章县城。司令部设在县女子职业学校,以布防名义,陈毅、王尔琢迅速指挥部队悄悄地包围了县政府、警察局、团防局所在地——养正书院。朱德在司令部听取了县委关于暴动前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对暴动作了一些具体的指示。 当晚,县长杨孝斌在县议会二楼设宴款待一四零团长官。当宴会开始时,朱德等带了十几位干练卫兵,全副武装来到宴会厅。酒过三巡,朱德突然起立,摔响酒杯,随来的卫兵一个个如猛虎出山,缴了县府哨兵的武器。参加宴会的官吏、土豪、富商,以及他们的家眷,惊诧万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朱德把桌子一拍,大声宣告:“我们是工农革命军!我就是朱德!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鱼肉人民,屠杀工农,十恶不赦,通通扣押起来,听候公审。”

一听是工农革命军,那一班子官吏、土豪、富商无不吓得浑身发抖。 与此同时,陈毅、王尔琢指挥的部队也迅速解除了警察局、团防局的武装,缴获枪支近400支,俘虏警察、团丁400余人。 1月13日,工农革命军和宜章县委在城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朱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宣布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全师共1200人。 “农奴聚义起宜章,晃晃梭镖刺大天”。智取宜章的成功,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根据南昌起义胜利后没有深入开展工农群众斗争的教训,朱德、陈毅决定军队和地方党组织相结合,立即在宜章各地发动起义。 不久,粟源、石、白沙等地农村相继举行武装暴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宜章全县。在朱德部队帮助下,成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由胡少海任师长,龚楚任党代表。

惊闻南昌起义军在宜章胜利的蒋介石,马上命令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即日进剿,不得有误。” 许克祥,那个在长沙发动过“马日事变”,曾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刽子手,立即带着全师人马从广东乐昌赶往宜章,企图扑灭湘南起义的烈火。行前,他得意忘形地声称:老子用六个团同朱德的一个团去较量,不愁吃不掉他! 为了保存力量,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朱德、陈毅率部主动撤出宜章县城,隐蔽到乡间,与敌人展开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从1月31日起,先后取得了岩水、粟源堡、坪石战斗的胜利,共俘敌1000余人,缴获枪支1000余支,子弹无数。尤其是广东坪石一仗,战果辉煌,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极大地鼓舞了整个湘南工农群众的革命情绪,对推动湘南起义走向全面高潮具有决定性意义。

朱德在30多年后回忆起这次战斗时,曾感慨地说:“这一仗打得好,我们抓了很多俘虏,其中有一部分补充了我们的部队。……可以说,许克祥帮助我们起了家。” 坪石大捷后,朱德在皈塘主持召开了军政联席会议,决定把起义烈火立刻引向湘南广大地区。 会后,胡少海率工农革命军第三师返回宜章,开展群众斗争并监视广东方面的敌军动态;朱德、陈毅则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挥师北上,发动湘南总暴动。 2月4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当地党组织及工农自卫军支持配合下,胜利攻占郴县。2月5日,以郴州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为基础,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师长邓允庭,党代表夏明震(后为蔡协民)。 2月10日,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继续北上,向耒阳挺进。陈毅留守郴县,帮助建立郴县苏维埃政府,并准备向东北侧击永兴。

2月16日,朱德率部攻下了耒阳城。在第二天举行的群众祝捷大会上,朱德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他说:宜章年关暴动的胜利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郴县、耒阳的胜利说明湘南起义达到了高潮。暴动就要在湘南全面开花,反动派在湘南就要完蛋了! 在朱德的帮助下,成立了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师长邝,党代表邓宗海。 在此期间,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派出部分兵力帮助永兴、资兴农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并分别组建了永兴赤色警卫团和资兴独立团,进一步扩大了湘南暴动的成果。 受此影响,安仁、桂东、汝城、临武、嘉禾、桂阳、常宁等县农民也纷纷举行了起义,安仁还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革命风暴遍及湘南20多个县,参加起义人数达百万,起义队伍发展到1万余人。

当湘南起义喜讯频传之时,年过40的朱德在耒阳迎来婚姻生活的又一个春天。3月上旬的一天,他与耒阳县女界联合会会长伍若兰在水东江兵工厂近旁的一幢土房里幸福地结为了夫妻。 伍若兰是耒阳县有名的女才子,中等身材,黝黑的脸庞,一双明亮的大眼。1924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从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毕业后,回到耒阳从事青年、妇女运动,任共青团耒阳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长。她智勇双全,有胆有识,尤其擅长宣传鼓动,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她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称赞伍若兰“是个坚忍不拔的农民组织者”,“她又会搞宣传,又会打仗,能文能武,智勇双全,这样的女士难得啊!”

在耒阳暴动之前的日日夜夜,伍若兰利用她所学之长,在夜校为妇女们讲课。由她亲自编写的课文《如今世道太不公》,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受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在当地广为流传。当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次打下耒阳城后,她组织妇女群众参加了盛大的欢迎工农革命军入城仪式。正是在这一天,经中共耒阳县委书记邓宗海引见,她与朱德军长相识了。在以后的频繁接触中,伍若兰深深地爱上了充满智慧而又平易近人的朱军长。朱德对这位足智多谋、坚强勇敢的革命新女性也打心眼里喜欢。 在邓宗海的撮合下,他们喜结连理。 结婚大喜的日子里,朱德真诚地对伍若兰说:“我这个人没啥子能耐,只晓得带兵打仗,将来你受得了这个苦么?” 伍若兰含情脉脉地回答道:“我不怕受苦。只要能跟着你,我就心满意足了。”

朱德说:“只要你能看得上我,以后我会好生待你的。” 伍若兰幸福地笑了。 在湘南各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的基础上,3月16日至20日,中共湘南特委在永兴太平寺召开了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佑魁为主席,朱德、陈毅、李才佳、尹子韶等21人为执行委员的湘南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作出了土地问题等一系列决议案。与此同时,湘南各县的工会、农会、妇女会、青运会、商会等群众团体也得到恢复、重建。于是,一场规模巨大的以插标分田为中心的群众革命运动迅速在湘南大地轰轰烈烈展开了。 湘南苏维埃运动的兴起,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蒋介石的调度下,湘粤两省组织了近9个师的兵力,对湘南革命力量进行南北夹击。

而这时,中共湘南特委却执行了“左”倾盲动主义的政策,实行所谓的“坚壁清野”,火烧郴宜大道两旁房屋,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土豪劣绅趁机兴风作浪,进行疯狂反扑,在郴州就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反白事件”,县委书记夏明震等200多人被暴徒所杀。 革命形势出现了逆转。 在外有强敌压境、内因执行“左”倾错误使革命遇到严重困难的情形下,朱德、陈毅一面尽力抵制湘南特委的“左”倾错误做法,想方设法减少错误带来的损失,挽回群众的影响;一面又为保存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的有生力量着想,决定率领起义军主动转移,撤离湘南,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靠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