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第17章 四、思念与时共长,许多村子挂起网来寻找,机会却如风掠村而过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卜谷 1250 2018-03-14
“伏以—吉日时辰,天地开张;良缘天定,如凤如凰;鸾凤交称,地久天长。新郎新娘,一拜天地——”“再拜祖先!——”“夫妻交拜!——” 父母当然要寻找,找不找得到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怎样,人大了总要结婚生子,按自然规律活下去吧!光阴荏苒,悲悲苦苦的孩子,在悲悲苦苦中一眨眼就长大了。 邱兰16岁那年暴露出女儿身后,家人、村民的震惊很快就平静了。 这没有什么,是男人就当儿子,是女人就做儿媳妇。她由邱兰改名邱德成后,养父母又为她改名为邱来凤。 19岁那年,在养父母的张罗中,邱来凤嫁给了这个家庭的老大,大自己11岁的赖文连。20岁时她就开怀,生了一个男孩,却没有带大。几年后,她接二连三生了3男3女,变成了一大帮孩子的母亲。

万物随时光流变,唯有思念保存永远。 疏散时,邱兰带来两皮箱衣物,能穿的穿烂了,不能穿的卖了,最后两个皮箱子也卖了,没有留一点痕迹。 解放前,丈夫长期在外面打工:上山挖砂子、烧窑、挑盐……解放后,铁山垅钨矿转为国营矿山,他则成为该矿的井下工人。 邱来凤忙里忙外,围着锅台转,成为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有时,忙得头昏脑胀,听到孩子叫唤自己妈妈,她突然会一愣:妈妈,是啊,我自己的妈妈呢? 她干活,干着干着就停下来愣一下。 这些孩子管我叫妈妈,我又找谁叫妈妈呢!蕃薯、青菜、萝卜养人呀,赖普恩和叶坪,像屋前的那几棵小树一样长成了大树。小二哥不再是拖鼻涕的光腚小子,而是一个膀阔腰圆的后生家。叶坪,已长成了一个水葱葱的靓妹子。

终于,赖万森夫妇觉得他们应当圆房了。 生命是朝向未来的。这位身世不详的野萍,同贫寒之乡的其他孩子一样,伴着贫寒慢慢长大,并随乡入俗,早早就勇敢地担负生活的重荷。 野萍变成了一位能干的农妇。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耕耘、收获,她像每一个普通农妇那样生儿育女,孕育新的希望…… 解放后,许多老红军都来信给赣南各地方政府,请求帮助寻找失散儿女。寻找的故事此起彼伏流传在赣南大地上。 1964年,邱兰曾请人代笔写信给中共中央办公厅,请求帮助寻找父母。中央办公厅回信,要求她提供有关自己身世的线索。 往事,如烟如雾、忽聚忽散。往事与梦事纠缠,亦如隔世之事。 对自己的身世,邱兰只知道:养母陈六姑是红军洗衣队成员,养父是一名红军战士。从小,当红军的父母,把邱兰交由养母陈六姑抚养。她对养父没有什么印象,至于亲生父母是谁更不得而知。

有一次,红军洗衣队在河里洗衣服,白军飞机的一颗炸弹落在河间,陈六姑等人被当场炸死。从此,切断了她与这个世界所有的血缘讯息。 5岁多的小邱兰被送到蓝衫团,有时串演一、两个节目…… 靠这样的线索,怎么能找到父母呢,这样的线索等于是无线索!于是,邱兰明白:最好的办法,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父母来寻找自己。但,她怎么才能让父母来寻找自己呢?!“地方政府也曾派人到附近寻找过叶坪。”邱兰告诉笔者,“有人专门到白鹅乡寻找叶坪,一个乡一个乡挂起网来找,我们都不知道。那么远怎么会知道,隔了一个村子呢!”信息如此闭塞,在她们朝思暮想的寻找中,一个万分宝贵的机会,像风一般就这样掠村滑过。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