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第74章 六、深山密林中,中全列竟还奇迹般地活着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卜谷 1014 2018-03-14
与生俱来的飘泊,伴随着中全列一生。 中全列的第一个养父,名叫谢远淇,二等残废荣誉军人。家居兴国县塘石乡上甲村,原是红三军团五师一团一营一连的连长,战斗中被打断了一只脚,回家养伤。 听说李美群“马前托孤”的情景,老谢就主动承担了抚养中全列的责任。但因爱人奶水不足,全列长得像个瘦猴。谢远淇急得没法,常抱着她去别人家讨奶吃。五个月后,同村的另一名老红军谢帮仁,又主动把女孩从谢远淇家接过来,让妻子精心料理。 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兴国县城于1934年10月14日被白军占领。 白色恐怖随之而来。为避免敌人追查、迫害,中全列亦改名为“金冬秀”。 谢帮仁夫妇提心吊胆,忍痛离乡别井,带着全列流落他乡,先后到泰和县彭家岭、马市、柳塘等地,隐姓埋名,依靠佃耕、砍柴度日。风雨飘摇中,吃尽人间苦楚。

流年逝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值得庆幸的是,中全列竟还奇迹般地活着。 她跟着养父母,在深山密林、穷乡僻壤中,艰苦而顽强地活下来。 20岁时,她跟本村一个勤劳、朴实的贫农党员肖生如结婚。 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落下了不能生育的病根。贫贱夫妻百事哀,为给家族延续香火,一家人牛马般地劳作,节衣缩食,年复一年,将可怜巴巴的一点积蓄,全花在她身上,给她治病,却如泥牛入海。 生命的迷雾重重,中全列完全不了解亲生父母过去的一切。 解放后,从国民党监狱档案室里,寻找到了李美群在监狱受审时,拍下的一张全身照片。 狱中的李美群依然很美,瓜子形脸庞异常苍白,微微肿胀,梳着齐耳的短发,浓淡相宜的娥眉下,一双丹凤眼明净光亮,端庄从容地正视前方。其目光,有一种特别的穿透力。

1979年12月,在调查、收集李美群事迹时,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辗转找到了这位烈士遗孤――中全列。 1982年,静静生活近半个世纪后,全列夫妇专程来到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认亲。在李美群烈士专栏前,看到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家们为烈士精心创作的《马前托孤》雕像,感想万千,悲痛欲绝。 中全列长跪在母亲遗像面前,仔细端详着初次谋面的慈母仪容,热泪滚滚…… 这曾经流行于赣南的苏区民歌,似五彩云霞,氤氲缭绕着《马前托孤》的雕塑,回响在映山红辉映的兴国红土地。 历史演绎,风月递嬗,今人与先驱所重,有时真是大相径庭。有些原本认为是本质原则的因素,此时毫无踪影,而另一些在当时认为是附着物的东西,却日益鲜莹起来。耳闻这激情的歌声,肯定有人会什么都听不懂;也许有人,会想起那艰难的岁月,有一位名叫李美群的巾帼英雄!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