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反右派始末

第70章 毛泽东纵论一九五七年夏季形势

反右派始末 叶永烈 2382 2018-03-14
一九五七年的春天,是“不平常的春天”。在“反右派”的鼙鼓声中,进入了夏季。 一九五七年春天,毛泽东曾作过一次南巡,在南京,在上海,他发表一系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三月二十日,他在南京部队以及江苏省中共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说道:“我变成了一个游说先生,一路来到处讲一点话……” 这一回,毛泽东在夏巡之中,又“变成了一个游说先生,一路来到处讲一点话”。很自然地,“反右派”成了他一路来讲话的主题。 七月九日,毛泽东出现在上海各界人士会议的讲台上。他这才透露,上一次是来“点火”的! 他这样说道: 今年三月下旬,就是一百天以前,我在这里同党内的同志谈过一次话。那时我是来点火的。这一百天左右时间里,时局有很大的变化,人民的觉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就是打了一仗嘛。当时我们是料到这些事情的,我在这里就讲过,不过当时没有讲烧火这句话。而是说人家批评,我们要硬着头皮听……①

毛泽东论及了“反右派”的形势: 以学生来说,北京大学有七千多人,教授与学生一起,右派只有百分之一、二、三,什么叫一、二、三呢?就是坚决的骨干分子百分之一,只有十几个人,经常闹得天翻地复的始终只有五十几个人,还不到百分之一,他们组织小团体,什么“百花学社”、“爱智者学社”、“黑格尔——恩格斯学社”、“孔夫子——毛泽东学社”,后来觉得还是不大妥当,还是叫“百花学社”。学生的“领袖”叫谭天荣,现在是全国有名的人物了。这回可出了些英雄,左派、右派都出了英雄…… 北京大学学生中百分之一的右派,骨干分子,另外还有百分之一、二跟他们拍拍掌,拥护他们的。教授、副教授中间,情况就不同一般,大概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右派,有百分之十的左派,这两方面旗鼓相当,中间派占百分之八十左右。②

毛泽东居然提出了“知识分子是最无知识”的论断。他是这么说的: 智慧都是从群众那里来的。我历来讲,知识分子是最无知识的。知识分子把尾巴翘,认为老子不算天下第一,也算天下第二。工人、农民算是什么?你们这些阿斗,又不识得几个字。可是决定问题的,不是知识分子而是劳动者,是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一部分,就是工人阶级决定问题。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知识分子,还是知识分子领导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应该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别的路。我说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① 毛泽东颇为赞赏大字报。他说: 大字报是个好东西,我看要传下去。你看孔夫子的也传下来。《圣经》、《十三经》传下来了,《二十四史》传下来了,《十五贯》也传下来了,大字报我看也要传,譬如讲,工厂里整风,我看用大字报好,越多越好。如果是一万张,那是头等,如果是五千张,那是二等,如果只有两千张就是三等,如果稀稀拉拉只有几张,吃丁等。②

接着,毛泽东从上海来到海滨避暑胜地青岛,在那里他出席中共各省市委书记会议,又作了讲话。 毛泽东对“右派”作了这样的论述: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反动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 资产阶级右派是反动派、反革命派。不这样叫,而叫右派,一是为了便于争取中间派,二是为了便于分化右派,使一部分右派分子有可能转变过来。 最后不能转变的那一部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是死硬派,只要他们不当特务,不再进行破坏活动,也给他们一点事做,也不剥夺他们的公民权。这是鉴于许多历史事件采取了极端政策的后果,并不良好。我们应当看得远一些,在几十年后看这个事件,将会看到我们这样对待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会有深远影响和巨大利益的。①

毛泽东对“反右派”的意义,作了论述: 这一次批判资产阶级右派的意义,不要估计小了。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单有一九五六年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知识界和工商界的一部分人中(右派)当然不可能有领导权,因为他们是敌人,在多数中(中间派)的领导权不巩固,有些文教单位还根本没有建立党的领导,必须建立对中间派的巩固的领导权,并且尽可能早日巩固起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共产党不心服,他们中的右派分子决心要同我们较量一下。较量了,他们失败了,他们才懂得他们的大势已去,没有希望了。只有在这时,他们中的多数人(中间派及一部分右派)会逐渐老实起来,把自己的资产阶级立场逐渐抛弃,站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下决心依靠无产阶级吃饭。少数人至死不改,只好让他们把他们的反动观点带到棺材里去。但是我们应当提高警惕。要知道,他们一遇机会,又会要兴风作浪的。这个斗争从现在起,可能还要延长十年至十五年之久。做得好,可能缩短时间。当然不是说,十年至十五年之后,阶级斗争就熄灭了,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我国的反革命分子和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活动,不但总是带着阶级斗争的性质,并且总是同国际上的反动派互相呼应的。目前的斗争,在一段必要时间之后,应当由急风暴雨的形式转变为和风细雨的形式,以便从思想上搞得更深更透。第一个决定性的战斗,在过去几个月,主要是最近两个月内,我们已经胜利了。但是还需要几个月深入挖掘的时间,取得全胜,决不可以草率收兵。要知道,如果这一仗不打胜,社会主义是没有希望的。①

毛泽东总结了这次“反右派”的策略。他说: 在两三个星期内,各单位的领导者对于右派的猖狂进攻,硬着头皮,只听不驳,聚精会神,分析研究,聚集力量,准备反攻,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孤立右派,这是一套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的策略。①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反右派运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大鸣大放阶段(边整边改); 二、反击右派阶段(边整边改); 三、着重整改阶段(继续鸣放)。 不言而喻,在毛泽东看来,自六月八日之后,已进入“反击右派阶段”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