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第25章 百色起义一派祥和,龙州起义震慑了法国领事馆

这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公元1929年12月11日,依山傍水风景独秀的百色山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庄严的粤东会馆门口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镰刀斧头”的红旗——它以此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正式诞生! 全副武装的红军官兵换上了灰色军装,军帽和衣领上缀着用红布裁制的五角星和领章,颈上系着红领带,个个神采飞扬,集合在粤东会馆门前的广场上,军长张云逸、特委书记雷经天等人检阅部队,并举行向军旗敬礼宣誓仪式。 大街小巷贴满了庆祝起义的标语和红七军的布告。布告刻印着由军长张云逸、政委邓斌的亲笔署名,解释起义的原因和目的;并用标语的形式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施政纲领。 整个山城充满了欢腾的气氛。居住在这座山城的一万多壮、汉等各族群众笑逐颜开,载歌载舞。一队队工人、农民、学生及其他各界群众举着大刀、长矛、锄头和旗帜,敲锣打鼓走上街头,欢呼红七军的成立,庆祝翻身解放 的日子。鞭炮声,锣鼓声,连同人们的欢呼声,响震云空,彻夜不绝!

雷经天兴致勃勃地对张云逸说:“张军长,我们这次起义,与过去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大不相同啊,以往每次起义都是在激烈的枪炮声中进行的,而眼前的起义,却是鞭炮声代替了枪炮声!” 张云逸不胜感慨他说:“是啊!没有厮杀,没有流血,没有巷战,连敌人的影子也没有。我们红七军,是在一派祥和、歌舞升平的节日气氛中诞生 ” 韦拔群即兴吟咏《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你们听到否,今天一大早,百色城内不少人家都在自家院里的梧桐树上贴了凤凰剪纸画,说神鸟飞来了,世道要变了!哈哈……吉兆,吉兆啊!” 张云逸说:“这是黎民百姓的期盼与祝福,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啊!”

雷经天说:“红军就是一只‘神鸟’,我们的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这只‘神鸟’的羽毛,会日渐丰满、强健起来,随时准备挟雷携电,搏风击雨,托起一个鲜鲜活活的大红日子的到来!” 韦拔群乐滋滋地望着张云逸和雷经天那各自都刮得干干净净的脸腮,调侃道:“你们这两位‘胡子’官岂能是‘羽毛’?而是‘凤头’和‘利爪’!” 张云逸哈哈笑着问:“那你呢?” 韦拔群说:“我就做一个也不可缺少的‘凤尾’吧!” 大家开怀而笑。 12月12日,在平马镇召开了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雷经天任主席,韦拔群、陈洪涛、黄治峰等为委员。右江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在平马镇赫然挂出。 同日,红七军成立了前敌委员会,邓斌为书记,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李谦、何世昌等为委员,统一领导部队和地方政府的工作。

邓斌曾在红七军政治部主办的《右江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工农群众的武装力量——红军已经成立了!各处苏维埃也陆续地建立起来了! 我们要发展苏维埃根据地,夺取新的区域,应该使其基础巩固,乡区的苏维埃要快些成立起来,这些区域,是要成为更大发展的基础。 在百色,随着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沿江各县、乡的党组织和红色政权也相继建立。 六十多年以后,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时他们也还都是些娃娃,他们对红军和苏维埃的概念说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是韦拔群的“魔龙”队。 红军干部下去工作,一说是拔哥的魔龙队,老百姓就围拢过来,土豪劣绅就 闻风而逃。其实,许多老百姓乃至土豪劣绅谁也未曾见过韦拔群是什么模样。 越是未见过,“魔龙”韦拔群的威名与形象就越是在人们心目中更加神秘与高大起来。很多青壮年就是冲着对韦拔群的崇敬与拥戴参加了魔龙队——红军。

宛若一股脉流息息传导,百色起义的冲浪便由右江传到了左江,传到了龙州。左江、右江像一对孪生兄弟般的血脉相通,遥相呼应 如果要在地图上找到龙州这个地方,你只要沿着中越边境分界线搭眼一瞧,就能很快发现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边陲重镇。 龙州,地处广西左江上游的要冲,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左江各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六十多年前,龙州的繁华与重要性远远超过柳州等内陆其他诸城市。1882年,法国侵占安南(即越南)时,民族英雄冯子材就 是以龙州为基地抗击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法军展开激烈血战,直到壮烈殉国。 李明瑞、俞作豫率领警备第五大队于1929年10月初到达龙州后,即着手部署武装暴动。11月末,汪精卫又频频掀起反蒋声浪,粤桂两军剑拔弩张,广西政局混乱,首府南宁空虚,李明瑞和俞作豫觉得此时正是收复南宁的大好时机。遂决定先反攻南宁,然后来个南宁、龙州一并起义。由副大队长蒙志仁率一个营留守龙州,俞作豫率大队人马开进崇善,近逼南宁。恰这时,李明瑞接到邓斌和张云逸发来的电报,要他速赴百色共商大计。他令俞作豫在崇善待命,他亲赴百色想以此与邓斌和张云逸商议反攻南宁。途中巧遇邓斌,经邓斌一再说服,李明瑞放弃了攻打南宁的计划,并同邓斌一起到了百色。

当李明瑞从百色返回龙州途中,忽闻副大队长蒙志仁竟在龙州叛变。李明瑞赶到崇善与俞作豫会合,当即决定夺回龙州。经过对龙州的封锁和围攻,蒙志仁战败逃窜,警备第五大队于12月3日光复龙州,秩序迅速恢复。 12月4日,再度踏上回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路程的邓斌及奉命到龙州工作的何世昌、袁振武(袁也烈)等到达龙州。 邓斌和李明瑞、俞作豫等研究了龙州起义的工作计划和具体部署并介绍了右江警备第四大队改造军队的经验,指出一定要抓紧对部队的整顿和改造,这是武装起义的前提和保证。 邓斌说,起义靠什么?靠枪杆子。而枪杆子必须牢牢地掌握在革命者的手中,才能保证起义的成功和革命的胜利。 邓斌说,必须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根据目前第五大队党员少的具体情况,每个营、连至少要建立一个党支部,连要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反对打骂下级和士兵的军阀作风。

邓斌说,对少数罪行严重的军官要撤职严办。蒙志仁的叛变,就是一个大教训,你对他姑息、迁就、手软,一遇时机他就会反过来对你开枪,砍下你的脑袋向他的主子去领赏。 邓斌仅在龙州呆了一天,便与李明瑞、俞作豫等匆匆话别,即又一路风尘经越南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 根据中央代表的意见,李明瑞、俞作豫、何世昌等抓紧在起义前进行部队的整顿改造和地方政权的筹建工作,撤销了一批反动旧军官的职务,派袁振武等共产党员充实了各级岗位。经过整顿改造,部队的情况很快有了明显的变化;士兵委员会的建立,使部队的革命热情更加高涨;与此同时,部队还派出一部分兵力剿匪反霸,除掉了一批横行乡里、为非作歹的土匪头子和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收编和整肃了龙州近郊乡县的地方民团。

百色起义的消息传来,左江的革命空气更加热烈起来。地方政权的建立,工农赤卫队的成立,组织群众和宣传教育等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与此同时,中共龙州党组织与“安南”(即被法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称为“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运动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 龙州起义前夕,从巴黎回来的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秘密来到龙州,与李明瑞、俞作豫、何世昌等磋商武装起义,抗击法国殖民主义的斗争。李明瑞向胡志明提供了一批枪支弹药,胡志明称誉李明瑞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民主战士”(因为当时李明瑞不是共产党员。胡志明怎么也不会想到,两年后身为红军高级将领的李明瑞竟被错杀含冤而死。新中国成立后,胡志明曾悲愤地问毛泽东:李明瑞怎么会是“AB 团”分子?他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民主战士!毛泽东说: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是个大教训,李明瑞是被错杀的,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

李明瑞和胡志明商定:在龙州武装起义的同时,胡志明在安南举行武装暴动。 这又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公元1930年2月1日,广西左江工农武装起义,在龙州爆发了。在古龙州城头上,竖起了“镰刀斧头”的红旗! 龙州沸腾了! 全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贴满了红色的标语,到处燃放庆祝起义的爆竹,到处传荡着嘹亮的歌声四面八方的农会会员、农民赤卫队员扛着 梭镖、土枪,兴高采烈地拥进城来,与龙州的工人赤卫队和学生团体在市中 心广场汇成了一片澎湃的海洋。三千多名红军将士以威武之师、正义之师的崭新英姿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人们在欢呼,在歌唱,《国际歌》声响彻云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在庄严、热烈的气氛中,由李明瑞宣布起义和中共中央颁发给起义部队的正式番号以及领导人的委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俞作豫,政治委员邓斌,政治部主任何世昌;下辖两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何自坚,第二纵队司令宛旦平。 俞作豫带领全体红八军将士向军旗庄严宣誓。 左江革命军事委员会、肃反委员会、工人、农民、妇女、学生、商联等各个群众组织也同时成立。集会结束后,红军队伍和各个群众组织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一些青年学生慷慨激昂地朗诵世界无产者的诗人、《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的诗《起义者》:眼前是悲惨的生活,眼前是沉重的压迫,起义者,起来,子弹上膛,准备开火!地球啊,我们慈爱的母亲, 他知道你在奴役的桎梏下,伤心哭泣,痛苦呻吟。他决心重建世界, 让大地的丰满乳房流出 哺育全人类的幸福乳浆。起义者,他的名字是人,不再是当牛做马的奴隶!他永远服从真理,奋勇前进,坚定不移。起义者, 起来,子弹上膛,准备开火!

龙州,自清末以来,一直是法国的势力范围。龙州起义的第二天,胡志明在安南举行了武装暴动。这使法国殖民主义者惊恐万状,一面调集重兵对胡志明领导的武装队伍进行疯狂镇压,一面以“照会”向新生的龙州工农民主政府提出抗议,污蔑龙州“陷股匪握”之中,并宣称其驻越南总督要派武装卫队和机关炮车辆,“以兹保护”法国驻龙州领事馆及官员们的安全,此外,还派飞机侵入龙州上空进行武装威胁。 李明瑞将法国领事馆送来的“抗议书”撕个粉碎:“去你妈的!我要把法国佬统统赶出去!” 李明瑞派出红八军代表,严厉驳斥法方的诽谤和威胁,即郑重声明: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李明瑞一声令下,红军和数万群众奋起示威,包围了法国驻龙州领事馆及由法国人把持的海关大楼和天主教堂,查抄了他们准备发动暴乱的武器、电台和其他军用物资,缴获银元15万元和大量鸦片,并驱逐了法国领事和传教士。 消息传到上海,当时担任中共中央负责人的李立三对龙州起义和龙州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在数天内的政权,它已做了国民党军阀政府数十年所不能做所不敢做的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之反帝国主义政纲,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6年之后,在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里,邓小平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左江苏维埃政权曾与在法国统治下的安南爆发的起义进行过密切合作。龙州的法国领事馆遭到袭击。法国人封锁了边境,轰炸这个中国城市。红军击落了法国人的一架飞机。法国人更加残酷地镇压安南同胞,左江苏维埃政权也很快被破坏。三千官兵中,三分之二逃走,忠于革命的部队突破包围,到达右江苏区,编入红七军。 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使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南疆大地上豪迈地高举起一面呼啦啦飘扬的赤色旗帜,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极大地震动了反动势力,鼓舞了革命阵营的战斗士气。 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后,左、右江区域20个县、一百多万人口,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同时也被国民党视为中国政治地图上两个“雪豹据点”。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任命,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邓斌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政委兼前敌委员会书记。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