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第32章 龙州失守,红八军如此悲壮遭遇

红八军军长俞作豫接到邓斌发来的急电后,遂率领第一纵队从崇善撤回龙州。 邓斌召集红八军军委和地方党委的干部会议,根据他在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的精神和中央军委对红七、红八军的指示,在会上作了详细的报告。会议决定,红八军暂时组成一个前委,由政治部主任何世昌兼前委书记,总的方向是与红七军会合,集中力量向湘、粤边进展,以期与朱、毛领导的红四军会合。 会上,俞作豫对红八军向红七军靠拢的决定,表示服从,但他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俞作豫认为,红八军刚成立不久,反对法国殖民主义运动和开展土地革命,深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局面刚刚打开,基础尚须巩固,如果这个时候 将红八军主力撤出龙州,去会合红七军,不仅群众的情绪和社会秩序会受到影响而不稳定,而且龙州一带的反动势力也会趁隙而入,卷土重来,向新生政权反攻倒算。

会后,邓斌同俞作豫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 邓斌说:“俞军长的意见也不无道理,也是我们既定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形势的变化要比我们原设想的计划快。桂系军阀重掌广西,龙州 是南宁的通衢门户,他们对龙州不会坐视不管。” 俞作豫说:“李、白、黄虽重操广西中枢,但元气大伤,为蒋介石效命的陈济棠、何键仍在湘桂边、粤桂边陈兵布阵,随时准备占据柳州和梧州。 这个时候,李、白、黄对付他们还顾不过来,岂敢调重点来对付我左、右江呢?” 邓斌摇头笑了笑:“他们若是如此打算,这对于我们当然是有利的。可是,情况表明,红七军在隆安与敌交战的正是桂系的正规军。” 俞作豫也笑了笑说:“这因为我们要攻打南宁,他们不能不急于应付。”

邓斌呷了一口水,接着又点上一支烟:“隆安之战已经打了两天,战况不详。七军若战斗失利,势必撤向右江上游地域,而敌人很可能调转过头来, 进犯龙州,而我八军实力与敌悬殊甚大,到时龙州危在旦夕,我八军将陷于十分险恶的境地。” 俞作豫深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些我也都考虑了,这种可能性很大。可是……” 邓斌很明白他的“可是”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于是便直截了当地说:“你是担心八军一旦撤出龙州,部队的生计和一切费用都无从着落了,对吧?” 俞作豫说:“自八军成立以来,全部经费来源皆靠龙州地区的税收解决,你拔腿开走了,人家不会把税金给你送上门去。仅靠我们现存的一些积蓄,打发不了几日光景。” 邓斌说:“所以使得你一时还下不了决心向七军靠拢。”

俞作豫说:“但我还是服从大家讨论通过的决定嘛。” 二人开诚布公的直率谈吐,虽然认识上有不同之见,但彼此间的情感是相融相通的。 红七军在隆安战斗失利,主力已向果化、平马一带撤退。白崇禧一方派 兵追击,一方调集四个团的兵力进犯龙州。红八军此时已认识到龙州是绝对守不住的,因此为了保住与红七军的联系,决定打下左、右江之间的重要通道——靖西。 邓斌和俞作豫布置完龙州的防务,便匆匆与俞作豫、宛旦平等告别,赶回右江。按商定的计划,他星夜赶到驻扎雷平的红八军第一纵队,指挥攻打靖西通道。为加强对旧部队的改造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邓斌即在第一纵队建立了党委,强调指出:党委是部队的最高领导机关,纵队中的一切大事,都要经过党委讨论通过后才能执行,并团结党内外同志以实现部队的团结和行动一致。

据第一纵队司令何家荣回忆:邓政委于3月上旬赶到雷平,在雷平建立第一纵队党委之后,便亲自指挥第一纵队向靖西敌人进攻。他对年轻的第一纵队,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都作了指示。在行军到达湖润时,他向第一纵队官兵宣讲了红军三大任务以及政治宣传工作对瓦解敌人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红军每一个战士都要会使用两杆枪,除你们手上的武器之外,还要掌握宣传的武器;要做到既是一个战斗员,同时又是一个宣传员。对敌人作战时,要一面打敌人,一面叫口号,问他们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是为自己的利益呢,还是做了军阀的工具呢?天下穷人是一家,穷人不打穷人,我们欢迎你们过来!他说:我们把这些道理讲通了,讲清楚了,敌人的军心就会动摇,就会向我们投诚,或者是不拼命作战。

何家荣说:第一纵队近两千人的兵力,分两个战斗梯队向靖西进发。于3月11日包围了靖西县城。邓政委亲临前线和我同在南门外阵地(即现在的 靖西大桥附近)指挥作战。在围攻了四天尚未能攻下之际,邓政委因急于返 回右江向红七军传达党中央的指示,故不能在靖西耽延太久。我便派谭晋连 长率领第八连护送他去右江。握别时他指示第一纵队一定要把靖西攻下来, 扫除左、右江联系的障碍,并随时注意龙州方面的情况。 何家荣说:临行前,邓政委再次电告龙州俞作豫军长等,务须照决定原则执行,红八军在龙州不 能立足时,应迅速向右江推进,以取得与红七军的联络。红八军第一纵队面对的虽是地方民团和土匪武装,但这些民团和上匪却得到桂系军阀的支持,在悬赏大把大把的光洋的诱引下,他们凭险而据,死守城池。俞作豫见第一纵队久攻靖西不下,便电令何家荣率第一纵队撤回龙州。谁知,第一纵队在撤回龙州途中,与进犯龙州的桂系正规军遭遇,双方在铁桥展开激战。第一纵队伤亡惨重,有四百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司令何家荣和参谋长袁振武即率部向右江的果化、平马突围此时,敌人已重兵压境,向龙州逼围。红八军第二纵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势下进行英勇抵抗,激战一天一夜,最后放弃龙州,被迫突围。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宛旦平、营长雷献廷等在掩护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军长俞作豫率领仅剩七百余人的队伍向凭祥转移,敌人尾随追击 桂系发出通缉令,分别以1000大洋、500大洋、300大洋捉拿李明瑞、俞作豫及红八军主要领导人。这时红八军内部已不巩固,一些旧 军官与桂系奸细勾结,加紧叛乱活动,团长刘西定叛变,致使第二纵队丧失:政治部主任何世昌在转移中被叛徒出卖逮捕后,押往南宁杀害;一批政工人贝被迫离开部队;许多红军官兵和农军战士被叛敌枪杀 年轻的红八军和龙州革命政权仅存在一个半月而至此失败。红八军军长、左江革命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俞作豫及廖光华、王敬轩等一行几人化装成商人逃脱追捕,经香港到广东寻找中共组织,1930年8月在深圳因叛徒出卖被捕,9月6日被粤系军阀陈济棠杀害于广州红花岗。年仅30岁的俞作豫在慷慨就义前,无比悲壮地写下了绝笔诗句:十年英名宜自慰, 一腔热血岂徒流!

红八军失败后,其攻击靖西的第一纵队,在司令何家荣、参谋长袁振武的带领下,几次要与红七军取得联系,均因敌人强大围攻而不得,乃退至贵州边界。——红八军仅存的这支队伍,历尽千辛万苦,转战滇桂、黔桂边境数月,剩下三百多名战士,在参谋长兼纵队司令袁振武(何家荣因受重伤被安排当地养病)的率领下,终于于1930年9月间在广西河池地区与李明瑞、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会合。 从此,红八军第一纵队余部并入红七军建制。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