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纪实报告 百将之夜·南昌暴动纪实

第34章 起义计划的最后一笔

也就在这一天,张国焘到达九江。他刚坐下,从军委贺昌那里得知南昌暴动在即,像是被握住的杯子烫了一下,连忙指示贺昌:“快快,给周恩来发电报,暴动之事等我到了南昌再说。” 贺昌不解:“他们都准备好了,要是停下来……” “不行,这个事情要听国际的。” “国际不是一贯支持武装斗争的吗?” “这次不行,他们一不给钱,二不给物,怎么能叫支持呢?他们的意见是叫我们做好张发奎的工作,和他一起打回广东去。” “这就更奇怪了?”贺昌有些着急,“张发奎已经和汪精卫为伍,还跟他一起干?干到哪里去?中国革命就是这样左一个障碍,右一个障碍,全给耽误了!中国人的血就这样不值钱?” “你还是先发电报吧。”张国焘觉得贺昌又不起大的作用,何必白费口舌,催促他快去发报。“我马上动身,明天就可以赶到南昌,再与他们决议也不迟。”

贺昌照着做了, 在张国焘临上火车前,又给南昌发了第二封电报。 南昌暴动的大钟在滴滴答答地走着,内部的每一个零件都在转动。 27日上午,到达南昌的周恩来,下榻在朱德的住处——花园角2号,这里离军官教育团不远,是栋明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的二层民房,雕花飞檐悬于前门上方,屋内有前后天井,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给人以古朴素净的感觉。周恩来是独自一人来的,手里提了个黑皮包。见到周恩来,朱德格外亲热。在德国时,他就知道周恩来喜欢吃点炼乳和饼干充饥,马上吩咐警卫员刘刚去买。 刘刚有点奇怪:朱团长从来没有买过这样的食品,这位贵客是谁呢? 朱德告诉他:“这是周恩来先生,今日才到此地,由你在家好好招待几日。你留心他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刘刚虽然不知周恩来是如何重要的人物,但他跟随朱德多年,知道团长称呼先生的,定是要人。这天朱德出去了,周恩来在屋里拿出皮包内的文件,手就不停地写啊写。到中午,只要了两次开水喝。下午2时,朱德回来了,他出门时就叫厨师王荣坤买了菜,朱德挽起袖子,亲自弄了几个小菜与周恩来一起进餐。第二天午饭后,朱德照常外出,临走前,他对周恩来说:“你有事,叫这个刘刚做,他是此地人。” 周恩来点点头,马上吩咐刘刚:“你到外面去找一栋大房子,租下来,当然要给房主租金啰。好不好?” 刘刚熟悉南昌地形,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他告诉周恩来,已在系马桩找到了一栋大房子,并给了房主租金。 周恩来握握刘刚的手:“很好,你很快啊。”

正说着,从外面来了一位九江过来的人,周恩来就让刘刚引他去刚刚租下的房子里去住,并在那里接待了陆续到达的二三十人。 朱德这两天外出,是着手将敌驻军情况调查清楚,并标到南昌市区图上。他向周恩来汇报:“目前,南昌城内外驻有朱培德的5个团和唐生智的1个团,加上一些零散的警卫部队,有万把人,武器装备尚好,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前几天朱培德派人将南昌的军用物资全部运走 ”朱德边说,边指着地图上的标记。 周恩来便俯下身子看上一阵:“好啊,朱德同志,你提供的情况很重要。你不愧是我们的好向导,好参谋。” 朱德憨厚地抿了抿嘴唇,思路又回到南昌敌情上:“几个驻军团长都是死心塌地地跟着朱培德的,很难争取过来。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只有军官教育团的一个营和几个直属连,加上我以前任职的公安局的一部分警察,也不过几百人。”

“这你放心。”周恩来宽慰朱德, “叶挺和贺龙的部队即日可达南昌,此外二十五师也在马回岭待命,这边一有动作即会赶来,算起来也有3万多人,远远超过驻军敌兵,以多胜少,再加突然发动,是有把握的。” 晚上,周恩来赶到江西大旅社。 这是一幢四层略带欧式风格的大楼,窗户檐都雕有花纹,外接阳台。建于1923年,是当年南昌最高的大楼。全楼呈回字形,中部为天井,共有96个房间。 为了安全保密,周恩来已让人将全部房间都租了下来。一楼的宴会厅,当时叫喜庆礼堂,非常宽敞,屋顶吊着两排宫灯,下面的长桌上铺着白布,摆着景德镇的盖碗,周围是两圈太师椅。这里已是群英毕集。 周恩来站起来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不如此便没有出路。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周恩来说这话时语调是平静的。可他的内心犹如冰层下的火焰。起义的前途他不止一次展望过,为此他自信,乐观;起义的另一面他也想过。他最终抱定一点:不起义毋宁死!失败了,无非是杀头,流亡,一定有人会再起,此为前仆后继;要说“贱”,中国人就有这副“贱骨头”。

你能怎么地?砸断骨头还连着筋,筋里还有一腔血,血总是热的,它要染红早晨的太阳! 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周恩来宣布起义前敌委员会正式成立,人员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4人组成,周恩来担任书记。本打算28日即举行起义,为便于准备,推迟至30日。 贺龙的二十军也是27日全部集中到南昌的。军部设在中华圣公会。进门是一座不大的三层楼。外面礼堂、教堂住满了司令部及后勤人员。贺龙住在后面的一栋小楼上。这本来是牧师的房子,贺龙到来之后,他们将楼下的3间腾给了贺龙。 贺龙在一间房子里放了张行军床,作为卧室。贺龙稍事安顿,便去会见参加领导起义的共产党人李立三、谭平山、朱德、恽代英、刘伯承、吴玉章、 徐特立、高语罕等。

第二天,周恩来带上刘伯承,到军部看望贺龙。周恩来上前一步握住贺龙的手:“我来拜访你,不是礼节性的。开门见山,我是找你商量起义计划的。我们立刻就谈行吗?” 贺龙点头示意:“好极了,我洗耳恭听!” 周恩来找把椅子坐下,哈哈大笑,指着贺龙说:“洗耳恭听是不够的。你是大将军,光动耳朵怎么成?还是要动手动脚动枪动炮呢!” 贺龙也笑了。周逸群是陪着周恩来进屋的,看见他们要谈大事,转身就要离去。 贺龙却扬起手叫 着:“逸群,你去哪里?一起听听嘛。我都听得,你听不得?” 周逸群有些为难地看看周恩来,周恩来也说:“好,坐下听吧,你也要谈谈意见。” 周逸群这才重新坐下。周恩来讲了南昌起义的大致计划后,问贺龙:“你的意见呢?我很想听听。”

贺龙没有多少精神准备,随口说道:“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 周恩来正言说道:“现在,共产党对你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党的前委委任你为起义军总指挥!” 贺龙一听,禁不住离开座椅,僵僵地站在那里,好像面对一个陌生人,少有地结巴起来:“我还没有入党……” 周恩来两手一摊,朝后仰着,说:“你看,你刚刚讲过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怎么第一个命令就不听了?” 贺龙口气完全软了:“好,我服从。” “南昌守军有3000人,朱培德的第五路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很有战斗力。我们决定由叶挺同志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同志任参谋团团长。想请你和伯承同志一起订一个具体作战计划。我想,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团就设在你的军部,你看可以吗?”

“很好,一切服从命令。只是要快,我们这出戏是杨排风上阵,连烧带打呢!”他这一说,连刚刚赶来的叶挺也笑起来。刘伯承曾在四川讨贼战争中与贺龙并肩战斗过,久已相识,这次在南昌城里重逢,又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俩人格外高兴。 和贺龙一样,刘伯承也是个方言大师,别看平时少言寡语,摆起龙门阵来一套一套的,诸如“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两个秀才谈书、两个屠夫谈猪”等等,都是通过他的嘴,流传了大半个中国。计划很快就写出来了。 周恩来让征求叶挺的意见。刘伯承初会叶挺,俩人过去是闻名而未谋面。 叶挺接过计划,看得很仔细。看完,立即将计划退还给刘伯承,可始终一言不发。 刘伯承大为惊奇,悄悄问周恩来:“他怎不说话?是不是……”

周恩来起先没明白怎么回事,等他弄明白了,忍不住笑起来:“哦,你还不熟悉他,他就是这个样子,要是不说话,就是表示赞成。” 刘伯承一听,也笑了:“真是怪人。” “独眼战神”刘伯承找个僻静处,将起义计划又仔仔细细审视了一遍。 参加起义的各部队、各将领任务区分如下:叶挺指挥第二十四师解决敌第六军第五十三团和第三军的第二十三团、第二十四团;贺龙、刘伯承指挥第二十军攻占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并负责解决敌第九军第七十九团和第八十团;聂荣臻向驻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周士第等传达前敌委员会决定并领导该部起义;朱德利用过去南昌公安局长和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的身份,加强在敌军中的工作,了解南昌敌军的动态。而后刘伯承前往中共江西省委所在地三益巷,把中央的暴动计划通知省委负责人宛希先、黄道。

中共江西省委召开了省市党团员活动分子紧急会议,传达中央决定,布置工会、农会、学联、妇联等群众团体,协助起义军搞好通信、联络、后勤和宣传工作,并组织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配合起义军行动。 真是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了。 “东风”应该是张国焘手握的国际令箭。由于张国焘“假传圣旨”,倒应了一句古诗:“东风不与周郎便”了。 英姿勃发的周恩来可不是那个英雄气短的周瑜先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