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中国历史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第66章 后记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杨健 755 2018-03-16
这本书第一版是在出版社催稿下,用四个月写成的,其中还包括钻图书馆、跑采访。在匆忙“交卷”时,心中不免有些恍惚。 作为本书这样一个大题目,至少应该有四五十万字的分量。“文革”中最具特色的政论文、小品文、杂文因材料不足,只是一笔带过,是一桩憾事。特别是,本书内容多集中在首都,外省市材料有限,可谓挂一漏万。以现在这样菲薄的成绩交卷,实在有些汗颜。希望它能为“文革”文学十年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采访当年的当事人,一般回避询问——“文革”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即使提供材料的人,也吩咐不要挂名,包括提及的人名也请笔者在书上免提。万不得已,有时只好化名。 对于书中收入的作品,笔者试图避免下过多结论,只作了必要评点、提示。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深感具体历史问题实在不易置喙。部分也出于对提供材料人的尊重。总之,本书材料比重偏大,而理论归纳、总结不够展开,我想,只要材料在,过若干年会有公正、明确的定评。当然,凡是本书疏漏和错误之处,笔者当文责自负。

本书大量引用了“文革”后公开的诸多材料和他人的文字。这些作者的名字及书目、文章列于书末,可供进一步查阅。 本书写作中受到不少朋友的关心、帮助,特别是一些以往并不相识的同志,承蒙他们热情接待。他们是张淑文、李家平、李晓龙、郭小林、杨桂香、郭赤婴、林证、徐晓、张扬、邢奇、朱宗强、董兰娣、杨军等同志。 杨长征同志曾为本书提供诗歌材料。姚莽老师、郭赤婴同志曾通阅全稿,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衷心向他们致谢。 在编写此书时,笔者力图加强它的资料性。希望此书不仅使读者了解“文革”地下文学10年的概貌,也能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一本资料集、工具书,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本书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错误,请读者、专家加以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本书再版时加以修正、补充。

一九九二年十月于北京虎坊桥取静楼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