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中国历史 红五军团传奇

第27章 五、盐井坪阻击战

红五军团传奇 适度深蓝 4416 2018-03-16
红一方面军北渡金沙江后,按照中革军委的决定,以红三军团、干部团围攻会理城,其余部队在会理地区进行短期休整。五月下旬,全军通过彝民区,开始向大渡河挺进。大渡河一带山高路险,河水狂野不羁,要想乘船过河,非得靠熟悉水性的船工摆渡不可。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清军追剿,率军到此,面对滔滔江水,北渡未成,以至全军覆没。如今,蒋介石也要在此摆开战场,利用大渡河的天险,聚歼红军于大渡河岸,妄想让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五月二十五日,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1营长孙继先组织该营十七名勇士,强渡大渡河,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值得一提的是,组织这次强攻的营长——孙继先,就是红五军团出来的干部。孙继先,山东曹县人,在原二十六路军中任下级军官。起义参加红军以后,作战勇敢,思想进步,于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四师教导大队区队长,红二十六军六十四师连长,江西模范师二团营长。长征前始调红一军团,任第一师一团1营长。

当时由于情况紧急,军委参谋长刘伯承命令孙继先:“知道石达开吗?就在这里,他的四万大军被清军灭了。” 二十二年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任导弹训练基地司令员的孙继先干脆利落的回答道:“我不管什么十达开,九达开,参谋长,您下命令吧!” 刘伯承雅然一笑,继而严肃地讲道:“给你三个任务,第一是拿下安顺场,占领之后放上一堆火作为信号;第二是迅速找船,找到了再放一堆火;第三,把一切渡河工具准备齐了,再放上一堆火。三堆火都点起来了,后续部队就上去,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 “那就去执行吧!” 孙继先不负众望,完成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强渡大渡河虽成功,但要想全军几万人马靠几条小船渡过河去,非得一个月时间不可。而敌各路追击部队距此只有几天的路程。半渡遭击,这种局面是非常严重的。故中革军委立即命令红一军团二师四团,迅速奔向泸定桥,完成夺桥任务。该团不负众望,强行军三百多里,途中还进行了几次战斗,于二十九日成功夺取了泸定桥。红五军团与其它主力部队顺利从这里渡过了天险大渡河。与此同时,军委命令由安顺场渡河的红一军团一师和干部团,在刘伯承的带领下,沿大渡河左岸北上,配合右岸的红军夺取泸定桥。

两路红军在大渡河北岸会师后,随即进入四川雅安地区。此地多山且山高林密,红一军团一师仍是全军的前锋,挺进在崎岖的山道之中。在这支部队里,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从红五军团出来的军事干部——卢子美。 卢子美就是在雅安地区失踪的。这位宁都起义前就加入共产党,曾与李聚奎、杨得志、杨成武、肖华、耿彪等人并肩战斗过的红军著名指挥员,没能坚持到最后,甚为可惜。他是被俘了?还是牺牲了?这在红军的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悬念。 真相一直到1979年,也就是整整四十四年之后才被揭开。 原来,在红军进入雅安的一次战斗中,时任红一师二团团长的卢子美带领几个战士去前线侦察敌情,在返回来的路上与敌人遭遇,他们且战且走,身边的战士先后中弹牺牲,卢子美弹尽被俘。在敌人审讯时,卢自称是一名伙夫,看着他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敌人相信了,让卢子美给他们挑水做饭。一天夜里,卢子美趁敌不备逃了出来,在荒山野岭中寻找自己的队伍。此时红军早已转移,卢子美靠沿路乞讨,苦苦追寻了二月有余,还是未能如愿。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回到河南老家。由于当时的环境,卢子美未向亲友讲过自己当红军的事,只谎称是从国民党军队里开小差回来的。

在家里,卢子美心里想着党,思念战友和首长。一九三八年,当他得知红军到达陕北后,决心寻找部队。由于家中穷困,无钱作路费,他就动员三弟卢子华一同卖壮丁,然后再逃出来带上卖壮丁的钱去陕北。兄弟二人途经洛阳时遇一西北军旧友,劝他们留下。卢子美对三弟说:“你在这儿干,我还找我的部队去”。过黄河时因日军封锁甚严,又失望地返回家乡。四0年、四二年,卢子美又两次卖壮丁,先后去大别山和湘西寻找我党领导的队伍,均因抗战期间我军频繁转移,也未能成功。 好不容易熬到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进入河南,他终于见到了昔日熟悉的战友和首长,却又不敢谈及自己的经历,他担心在无人作证的情况下,一旦自己的队伍不承认,就有可能招致当地反动武装的谋害,自己搭进去事小,妻儿老小怎么办?他强抑住内心的激动,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剿匪反霸斗争,还被选为第一任模范乡长。

新中国成立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鼓起勇气给军委政治部写信,询问老首长赵博生、董振堂的消息,得到的答复是二人早已牺牲。“文革”期间,卢子美因当过国民党的兵被批斗多次,再加上从报上得知,昔日的战友和首长也都在遭批判,因此对找组织证明自己当红军的经历心灰意冷。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卢子美才消除了顾虑,满怀信心地向党组织申明了自己的身世。 很快,聂荣臻、杨成武、肖华、苏进、袁血卒等昔日的领导和战友纷纷来信,有的还亲自来看望他。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卢子美被批准为在乡老红军,县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1985年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6岁。 话转回头,红五军团作为红军的总后卫,拱卫着长征队伍经汉源、天全、芦山,直至夹金山下的宝兴县境。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夹金为译音,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该山属邛崃山脉,横亘于小金县达维乡与雅安市宝兴县之间。这里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危岩耸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当地流传着的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就是对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再加上山中气候变幻无常,时阴时晴,时雨时雪,忽而狂风大作,忽而冰雹聚降,当地的群众皆称之为“神山”。说山上有神,人若过山,若触怒了山神,不是被冰雪掩埋,就是被风暴卷走。长征至此的红军,不仅缺衣少粮,且一路征战,已是极度疲惫。在国民党几万大军的追击下,要想从容翻过这座大雪山,困难极大。但是,只要翻过眼前这座雪山,就能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六月六日,中革军委发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开创新局面的战略任务的指示》,要求红军各部备足粮食,做好准备工作(衣服、烈酒、辣椒、拐棍等等),已经数月转战的红军指战员情绪空前高涨。时中央给五军团的任务是:在盐井坪就地构筑工事,阻击尾追之敌,掩护全军翻跃夹金山。

董振堂思前想后,还是把这次艰巨的阻击任务交给了三十七团。因为他熟悉自己的部队,也信任他的两员爱将。团长李屏仁是随董振堂宁都起义过来的老部下,谢良则是红军长征前即在三十七团就任的老政委。董振堂曾无数次夸赞他们俩:“有屏仁、谢良在,三十七团吃不了亏!” 当命令下达以后,李屏仁用以往的老口气,坚决回答道:“请总指挥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董振堂望着他俩瘦弱的身子,语重心长地讲到;“完成任务固然重要,但同时你们还要多准备点辣椒、生姜、粮食,过山的时候用的着。”军团政委李卓然也嘱咐道:“任务十分艰巨,你们只有一个团,而敌人是你们的好几倍,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保持好体力准备过山。撤退的时候要组织好交替掩护,我们在山那边会接应你们的……”

带着军团首长的指示,李屏仁、谢良带领部队来到山脚下的盐井坪,一面向村里的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一面在村外构筑阵地。由于群众工作做的好,村里一位年轻的猎人主动要求在他们上山时做向导。大队红军开始陆续向雪山挺进,盐井坪这个山谷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第三天一大早,尾追的敌人上来了。团长李屏仁吩咐下去,尽量把敌人放近点打。敌人由远而近,开始时还一排排猫着腰,低着头,见没什么动静,胆子顿时大起来,直起身向村子冲过来。随着李团长一声大喝:“打!”。敌人就象被风暴横扫的高梁杆似的,前几排纷纷被打倒,后面的则抱头往回窜,李屏仁举起马刀,率领战士们冲出战壕,直把敌人赶出几百米开外,才回到自己的主阵地,等待迎击敌人的下一次进攻。

这一天,敌人尽管攻势凶猛,但都被我英勇的三十七团指战员打了回去,敌人死伤无数。第二天,敌人老实许多,在村外挖起了战壕,攻的也少了,而是与红军对峙起来。就这样,三十七团在盐井坪阵地坚守了五天,第五天,军团首长打来电报:在夹金山那边,红一、四方面军己胜利会师,你们己完成掩护任务,应立即北上。 战士们听到这消息,兴奋地在阵地上欢呼起来。这种场景让对面的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不敢向红军的阵地进攻了。在李屏仁、谢良的率领下,三十七团于次日凌晨撤出阵地,经七十里急行军,赶到夹金山脚下,休息一整天后,在向导的带领下开始翻跃夹金山。 高耸入云的大雪山,越往上爬,气温越低,人也越吃力,而且还渐渐下起了大雪。此时的战士们还都是身着单衣,直冻得浑身发抖。尤其是脚,许多战士的脚先是被冰割破了,流了血,继而又结成冰,硬帮帮的,先是痛,后是麻,再往上走腿就不听使唤了,战士们你帮我,我帮你,推着拉着往上爬,硬是靠着革命的英勇信念与雪山搏斗。

快要接近山顶了,沿着大部队过山的足迹,依稀可以看见许多隆起的雪堆,那都是牺牲在大雪山上的革命同志。还有些未来得及掩埋的,或坐或靠,己经硬帮帮冻在那里了。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纷纷用有限的体力,将烈士的遗体掩埋。过后,一些体力实在坚持不住的同志开始坐了下来,这时那个向导大声喊起来:“红军同志,可不能坐呀!坐下去就永远起不来了,要坚持住,要挺住啊!”听到这一声大喊,坐下去的同志警觉起来,又相互挽扶着继续向山顶艰难挺进。 下午,英勇的三十七团终于翻过夹金山,到达山南的一个村庄宿营,有些战士回头望着高耸的大雪山开心地说道:“再见啦!夹金山!” 傍晚,正准备好好休息一晚的李屏仁和谢良接到军团首长送来的信,李屏仁边拆信边笑着对谢良说:“老谢啊!这回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首长准是叫咱们好好休息,恢复体力,好跟随全军继续前进。”谢良在一旁兴奋地回答道:“也可能是首长要我们整顿军容呢,就要和四方面军同志会合了,总得有个好印象呀!”

可信中的内容却让二人大吃一惊,信中写到:“奉军委命令,为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及掩护一、四方面军休整,你们接到信后,应立即返回夹金山南,再至盐井坪一线坚守阵地,继续阻击敌人。”信的内容十分简短,但却重似千斤。二人相对沉默了一会儿,随后李屏仁迅速折起信件并命令身边的警卫员:“通知各连长,立即埋锅做饭,吃完就地赶紧休息,团侦察排于半夜出发打前站,其余部队拂晓出发!” 就这样,三十七团第二次翻跃夹金山,于次日晚抵达盐井坪。十分幸运地是,胆怯的敌人怕中红军的埋伏,一直待在原地,并没有赶上来,先前的阻击阵地还是空着的。疲倦的战士们面对如此胆怯的对手,笑得合不拢嘴,同时也更坚定了他们固守下去的决心。就这样,三十七团又和敌人对峙起来,白天打仗,夜晚休息,敌人不进攻,红军也不出去,打了一个星期,全团无一伤亡。这时,军团电令到了,指示三十七团己完成任务,可以撤出阵地,翻过夹金山,经达维到懋功待命。

望着远处高耸的夹金山,李屏仁自言自语道:“夹金山呀夹金山,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还要过你一次!”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