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宗教哲学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第55章 真的智将,他的功劳,常常只有他自己知道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 3185 2018-03-20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人人都看得出来的胜,你也看出来,那不算本事。 曹操注了四个字:“当见未萌。”没发生的,没显现出来的,你能洞察到,那才是本事。 我们评论一件事时,总是说:“看结果!结果最说明问题!”结果不一定能真正说明问题。因为今天的结果来自昨天的决策,换一个决策,结果是比这个好,还是差,谁也不能回去再走一遍试试,而且对结果的认识和解释,每个人还不一样。我们要讨论的,永远都是对未来的判断,这一步下去,未来会怎样,那每个人看法差距就大了。

李筌注解说:“知不出众知,非善也。” 你能看到的,都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那不算本事。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韩信破赵之战,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韩信拂晓带兵出井陉口,先传令开饭时间,说破赵之后开饭。诸将都不信,假意答应:“诺!”之后背水列阵,赵军看见大笑。结果韩信一鼓破赵,刚好到饭点。这就是知道众所不知的案例。 韩信知道的是什么呢?一是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让士兵们没有退路,拼死作战;二是两军接战后,派两千骑兵突入敌营,把赵军军旗拔了,全插上汉军旗帜,大喊赵军败了,让赵军心惊胆裂,一哄而散。 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你打赢了,全天下都说精彩,那不算“善之善者也”。 按孙子的标准,韩信的背水一战又不是“善之善者也”了,因为这事不常发生,不是有把握的事儿。比如你用一万人击败了敌军二十万人,那必然天下闻名,全天下人都说你厉害,两千年后史书上还写着你的案例。你若用二十万人吃掉了敌军一万人,没人会记你一笔。但是,一万人击败二十万人是小概率事件。你这将军怎么带的兵,居然让一万人和敌军二十万人遭遇呢?靠着运气和对方是个笨蛋,居然让你赢了。

正如韩信破赵之战,本来他没那么容易取胜。他出井陉口之前,广武君向陈余献计说:“井陉道路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程数百里,运粮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您拨给我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不与他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截断他们后路粮草,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韩信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 但是陈余不听。韩信得到谍报,陈余不用广武君的计策,才敢进兵。破赵之前,传令活捉广武君,不得杀害。广武君抓来,韩信马上亲自为他松绑,尊他为师。广武君说:“败军之将不敢言勇。”韩信说:“百里奚在虞国做大夫,虞国亡了。到了秦国,秦国却因他而霸。不是说百里奚在虞国蠢,到了秦国变聪明了。而是在于主公用不用他,听不听他的。如果陈余用您的计策,我已经被您擒了,就是因为他不用您,我才有机会侍奉您呀!”于是韩信用广武君之计,又降服了燕国。

从赵军方面来说,陈余不是败给了韩信,是败给了自己。用广武君的话说,他有必胜之计,但是陈余不用,在那一刻便已经败了。只要让韩信出了井陉,那谁也挡不住。至于什么时候开饭,听故事的喜欢这样的精彩细节,“天下曰善”,事实上什么时候开饭无所谓。 我们要特别警惕那种“战胜而天下曰善”的精彩案例,自以为可以复制,结果你一上手却复制不了!韩信背水一战得胜,你背水一战,可能就被人撵水里喂鱼了。 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能举起一根毫毛不能算力气大,看得见太阳、月亮不能算视力好,听得见打雷不能说你耳朵灵。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真正善于作战的人,都是战胜了容易战胜的敌人,甚至是战胜了已经失败的敌人。韩信何尝不是战胜了已经失败的赵军呢? 胜已败者也!这句话要再强调一遍。真正的善战者,不是把敌人打败,而是看见敌人已经败了,他才开打! 所以,真正善战的都不是“名将”。名将是什么呢?不可能打赢的仗,都给他打赢了,所以一战成名!项羽呀、李广呀,都是这样的千古名将。而真正善战的人呢,他准备充分,按部就班,一点差错都没有。 孙子自己是不是名将呢?他的名主要还是来自于《孙子兵法》这部书,历史没留下什么他打仗的具体故事。和他在吴国同朝为将的另一位,伍子胥,那就是轰轰烈烈的超级名将了,真正“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一生都在仇杀中度过,报了父亲被冤死的血海深仇,最后自己也是冤死的命运。而孙子自从在吴国为将后,除了说他贡献很大之外,基本没什么具体故事,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死的,想必是死在自家床上,所以没有伍子胥那样冤死的故事。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这句话很本质!善战者没有什么智名,没人说他太聪明了,也没有什么勇功,没人说他太勇敢了。为什么呢?曹操注解说:“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这和中医的“上医治未病”理念是一个道理。什么叫名医?起死回生,那叫名医。谁都说要死的,给他治活了!这就有智名、有勇功了。但是,把要死的人都给他送去,他都能治活吗? 真正的“上医”,最高水平的医生,不是治病,是治未病,在你还没生病的时候给你治!你还没生病,他就看出苗头,你将要得什么病,给你处理一下,给你一个防治方案,最后避免了你得那病。 这问题来了,有证据表明那病你一定要得吗?这不是骗子吗?是他帮你避免的吗?你自己也搞不清楚,只有医生他自己知道,高人知道,天知道。记者也没法来写个报道,说你本来要得糖尿病的,全靠这医生你没得。

所以真正的上医,他也成不了名医了。这就是那个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魏文侯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谁是医术最好的呢?” 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最差的。” 魏文侯不解,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所以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连村里的人都不认可他,只是在我们自己家人知道他最厉害。 “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所以乡亲们都认为二哥能治些小病。他的名气也只在本村而已,邻村的人就不知道他了。 “我的动静就比较大,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名将就和名医一样,谁都打不了的仗,给他打赢了。而真正的善战者呢,他从来没打过可歌可泣的硬仗,全是摧枯拉朽的轻松活儿。 梅尧臣注解说:“大智不彰,大功不扬,见微胜易,何勇何智?” 何氏曰:“患销未形,人谁称智?不战而服,人谁言勇?”祸患还没形成,就被你消解了,大家都不知道,你哪有智名呢?根本没打仗,人家就服了,谁能说你勇敢呢? 所以有的人比较坏,他明明早就看出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一定要等它烂到谁也收拾不了,他才出手,就是不愿意人家看不见他的功劳。 这种情况,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怎么办呢?没办法,就得靠老板英明,老板得是明白人。刘邦就是这样一个明白人。开国大典,分封群臣,萧何功劳第一。其他那些骄兵悍将都不满意,说我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他在家里待着,怎么还功劳第一呢?刘邦说,见过打猎吗,猎人规划路线,发现猎物踪迹,然后放狗去追。你们就是“功狗”,萧何是“功人”,你们说谁功劳大?

张预注解:“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天下不闻料敌制胜之智,不见夺旗斩将之功,若留侯未尝有战斗功也。”留侯,是指刘邦的另一个“功人”——张良。 所以真的智将,如果老板不像刘邦那么明白,他的功劳,常常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呀!谁让你智慧那么高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