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宗教哲学 觉悟之道

第41章 第三十九章 阿罗汉

觉悟之道 那烂陀 3058 2018-03-20
虽少诵经典,但依法行事,去除贪嗔痴,如理真实知,明心得解脱,不著今后世,彼得沙门份。 ——《法句经》 三藏经典中,比比皆是意味深长,启迪性地描绘阿罗汉的安乐嘉言。他们以身体力行和清规戒律给追寻真理者谋福利。 佛陀在《法句经》中说: 完成生死路(1),无忧(2)尽解脱(3),断除一切缚(4),无有情恼者。(5) 正念自精进,无处使执著,如鹅弃池去,一处又一处。(6) 彼等无积聚(7),于食善思见(8),解脱空无相(9),彼等物与行,如鸟游虚空,迹不可得寻。 彼等诸漏尽,于食善思见,解脱空无相,彼等物与行,如鸟游虚空,进不可得寻。 彼诸根寂静,如御者调马,离我慢无漏,为天人所慕。

平隐(10)善律己,坚稳如大地,无嗔亦无恨,如因陀揭罗(11),如无垢淖池,是人轮回止。(12)身口意寂静,正智获解脱(13),圆满得安隐(14),不为众恼忧。 不轻信(15)他人(16),断系(17)知无为(18),弃(19)贪(20)断善恶(21),真实无上士。 于村落林间,平地或山陵(22),何处有罗汉,彼地即快乐。 林野甚可乐,世人所不喜,离欲者(23)乐之,不求储欲乐。 比丘品 于憎无憎处,我等真快乐,于憎怨人中,我等无憎住。 于病无病住(24),我等真快乐,于患病人中,我等无病住。 于贪欲无贪,我等真快乐,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住。 我等无物障(25),我等真快乐,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乐品 非处此(26)彼岸(27),两岸悉皆无(28),离苦无系缚,是谓婆罗门。 无垢离诸尘(29),深入诸禅定(30),所作皆已办,无诸烦恼漏(31),证最高境界(32),是谓婆罗门。 不以身语意,行作诸恶业,制约此三者,是谓婆罗门。 断除一切结,无有恐怖者,无著离系缚,是谓婆罗门。 断除贪咳缚(皮带),及断绳(邪见)所属(潜伏习性),舍障碍(无明)觉者(33),是谓婆罗门。 忍辱忍挨打,而无有嗔恨,具忍力强军,是谓婆罗门。 无嗔具德行(34),断贪自调御,达致最后生(35),是谓婆罗门。 如水洒莲叶,芥子于针锋,不染爱欲者,是谓婆罗门。 于此世界中,达证苦灭尽,弃荷(36)得解脱,是谓婆罗门。

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37),证无上境界,是谓婆罗门。 不亲热世人,亦不与憎聚,无家无欲者,是谓婆罗门。 强弱世人中(38),丢弃刀杖器,无害亦无杀,是谓婆罗门。 友好处仇敌,安隐于恐怖,无著于贪执(39),是谓婆罗门。 脱落贪嗔慢,亦非沾虚伪,如芥子于针,是谓婆罗门。 言语有礼貌,说益言实语,不触怒于人,是谓婆罗门。 于此世他世,均无有贪欲,无欲而解脱,是谓婆罗门。 于此世界中,不著善与恶(40),无忧而清净,是谓婆罗门。 如月净无理,澄静而清明(41),消灭再生欲,是谓婆罗门。 远离人间缚,超越天上缚,断除一切缚,是谓婆罗门。 弃舍喜(42)不喜(43),清凉无烦恼(44),勇者胜世间(45),是谓婆罗门。

前后与中间,无著诸有蕴,无有贪爱执,是谓婆罗门。 牛王(46)圣勇者(47),无欲贤胜者(48),除垢(49)觉悟者(50),是谓婆罗门。 牟尼知前生,天界(51)及恶趣(52),达至了无生(53),引以无上智,圆满其自身(54),成就诸梵行(55),获证情欲止,是谓婆罗门。 [注] (1)生命在娑婆世界之中,即阿罗汉。 (2)抛弃痛苦,获证不还果、第三圣果,在此时,圣者彻底地断除贪嗔痴烦恼。 (3)Sabbadhi-五蕴。 (4)结(束缚)有四,即:一、贪求(abhijjha),二、恶意(vyapada),三、执迷于错误的祭祀(silabbataparamasa),四、把先入为主之见当作真理(idamsaccabhinivesa)。

(5)此偈说的是阿罗汉的道德境界。热恼既是物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阿罗汉只要色身还存在,就要经历身体上的热恼,但是他没有为此而担心。他不经历心理上的情感热恼。 (6)阿罗汉不着任何一地,随着而往,因为他们摒了我、我所之见。 (7)聚集有二,即:业行和生活四需。前者廷长在娑婆世界中的生存,后者虽然重要,可能会成为精神证上的障碍。 (8)去除希求食物之贪。 (9)涅槃是从痛苦中的解脱(vimokkha)。它被叫做空,是因陋就简空了贪,嗔,痴,不是因为没有,或断灭。涅槃是一积极的圣境,不可以世俗之语阐述。它是无形的,因为去除了贪等标志。阿罗汉生存之时体受涅槃之乐。说阿罗汉圆寂后存在,不存在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涅槃即不是永恒,也不是断灭。在涅槃中,无一物得以永生,亦无一物,除烦恼之外,得以灭除。

阿罗汉在现在一生获证阿罗汉果,享受涅槃之乐。 (10)平隐-Tadi,既不贪执于理想之物,也不憎恶可恶之物,从不执著一物。在八种世间法中,即:称饥,苦乐,利衰,毁誉,阿罗汉寂静不受忧恼,不即不离,不喜不忧。 (11)因陀揭罗-Indakhila,意为如同帝释坚稳和高大的石柱,或树立在城门中的大石柱。 注疏者者说,因陀揭罗是作为装饰品,树立在城里或城外的柱子。它们一般由砖块或耐久的木头做成,呈八面形。柱子的一半埋在泥土中。因此有坚固和稳定得如同因陀揭罗这样的比喻。 (12)不再受生死。 (13)所有烦恼。 (14)因为他的意识绝对的清净。 (15)在翻译过程中,巴利语中的双层意思丢失了。

(16)Assaddho愿意为不真实。因为他自己从亲身体验中知道,他不是仅仅接受他人的东西。 (17)生存与再生之联系。Sandhicchedo也有偷盗者之意。 (18)Akata-涅槃。之所以如此称,是因为非任何人造作。Akatannu也可译成忘恩。 (19)巴利语-Vanta+aso:另外一种意思为食呕吐者。 (20)通过四种圣道。贪的精烦恼被消除在第一三圣道,细烦恼被断除在最后圣最。 (21)巴利语-Hata+avakaso:意为断除因缘者。 (22)Ninna和thala愿意为低下的躺着和高地。 (23)无有情欲的阿罗汉快乐地居住在世人不感兴趣的与世隔绝的森林中。 (24)解脱了情欲之苦。

(25)Kincana,阻碍精神修证的贪,嗔,痴等。 (26)Param,六种个人感官之境。 (27)Aparam,六种外在的感官之境。 (28)不执任何为我或我所。 (29)Asinam独居于森林之中。 (30)修习禅(samatha)观(vipassana)者。 (31)通过了悟四谛,断除束缚。 (32)即涅槃。 (33)明了四谛之人。 (34)专注于苦修。 (35)因为断除了情欲,他将不再受生。 (36)五蕴之累。 (37)知道通往恶趣,乐趣,以及涅槃之道者。 (38)原意为面向有情。 (39)执著于五蕴者。 (40)贪,嗔,痴,我慢,邪见。 (41)不被烦恼忧乱。

(42)执著于色欲。 (43)Arati厌恶森林生活者。 (44)Upadhi-有四:五蕴(khandha),烦恼(kilesa),行(abhisamkhara),和贪(kama)。 (45)即五蕴世界。 (46)Usabham如公牛一样无畏。 (47)Mahesim追求高尚道德,禅定和智慧之人。 (48)Vijitavinam,战胜烦恼者。 (49)Nahatakam清洗了不净之人。 (50)Buddham-明了四谛者。 (51)Sagga六天道。十六色界天,四无色界天。 (52)Apaya四恶趣。 (53)Jatikkhayam-阿罗汉果。 (54)Abhinnavosito即知见应该知见之理,抛弃应该抛弃之物,觉悟应该了悟之理,修证应该修证之道,从而达到无上圆满。

(55)Sabbavositavosanam即圆满觉悟阿罗汉之道,以及烦恼的终结,以此梵行为住。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