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科普学习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第44章 第四节 北极也在移动

节气在黄道上的移动,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确确实实地发现并认识到了。但是,北极是否也在移动,对中国大多数天文学家来说,并未加以注意,这实在是一个重大的疏忽,它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对岁差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和应用。 人们早就发现,从中国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若干被放弃了的极星。首先被放弃的是右枢星(天龙座α),枢者轴心也。从它的星名,就可以推测出它充当过极星。从现代岁差理论可以推知,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时代,右枢星正好位于北极附近。 到了公元前10世纪前后,即西周时代,北极的位置已移动到天帝星(小熊座β)附近,这就是《史记·天官书》所说:“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帝星就是太一,它位于中央不动,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此时北斗七星既是建时节的指针,同时又是天帝星乘坐的车子,用它运行于中央,并到四方去巡行。

大约在公元500年前后,北极的位置已移到天枢星(又名纽星,即鹿豹座中的某星),当时人们又把纽星当作真北极。但那个时候,中国天文学已取得较大进步,观测用的仪器也越来越精密,公元6世纪天文学家祖暅测定出当时纽星距离北天极一度多。这一发现很有意义,它纠正了以往认为极星就是北天极的错误认识,也引起了后人对极星位置观测的重视。 到了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天文学家沈括曾经主持过对北极星的仔细观测,为了测得准确的数值,他曾专门校准了仪器的枢轴。他得到的结果是北极星离开北极达三度多的距离。这个观测结果正好说明了北天极在移动。 可是沈括没有将这一发现与岁差现象相联系。他曾注意到500年前祖暅的观测与己不合,但并不认为北极有移动,而是批评祖暅观测不精密。沈括的观测结果,最终未能导出正确的结论,他只是认为岁差是由于黄道在赤道上的移动,这与岁差是赤道沿黄道的移动的事实正好相反。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虽然已认识到有岁差现象,但尚未找出岁差的真正原因,也未认识到北极在移动,因而并未建立起黄极的概念,以至于历法计算中所使用的黄经、黄纬,实际只是似黄经、似黄纬。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对岁差的概念只认识了一半,它的另一半虽然已经观测到了,却没有能够从科学上加以解释。

这个历史事实说明,科学发明创造,虽然也存在某种偶然性,但也与科学家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不无关系。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为了完成皇家的使命占星和制历,不得不偏重于观测和应用,缺少理论的推导和研究,这是未能实现再前进一步的重要原因。科学的岁差概念,要到明朝时才开始建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