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政治经济 低智商社会·如何从智商衰退中跳脱出来

第78章 寻求成立网络公社的可能性

关于运营一个网络公社,我的想法是,既然在网络世界里有那么多优秀的人,通过这些人就能在网络上形成很高的集体智商。而通过这个网络公社,尝试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更有可能以此来改善这个现实社会。 双向交流和单向交流在密度和时间上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我创办的论坛,每天大约有1万人的访问量,而这1万人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虽说1万数字不是很大,但最为可贵的是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而不单单是日本人。这些人通过网络达到了彼此交流的目的,他们不但因此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领域,而且因此明确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当然,虽然我自己还没有真正找到从虚拟世界里探寻改变日本现状的方法,但我感觉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对我来说,眼下最重要的莫过于好好地利用网络来修正自己的提议。

网络公社是可以跨国界的。 不管是中国人、韩国人还是欧美人,只要懂日语,都可以加入这个论坛。但如果在论坛里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我就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在论坛里,有些日本人是居住在国外的,可以说这个论坛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日本人,在这里他们可以就日本现实社会中感到疑惑的问题相互交换意见。 所以可以这么说,在21世纪,如果想寻求“答案”,相较于现实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也许是更快捷、更有效的选择。Web 2.0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改变世界的阵营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将每个人的智慧集中起来。 我认为,在将来这是必须要做的。 关于对媒体的展望,我在日经BP社的网站“safety japan”中连载的专栏《产业猝死时代的人生论》中有所介绍。在这个专栏中,除了我之外,还有很多网友也在发表文章,其中不乏一些趣闻逸事,而对此我是不反对的。

因为这样的趣闻逸事会获得不错的反响,即便我反对也是徒劳的。 我每周在这个专栏里发表大约8000字的文章。不仅是我,大家都在这里发表大量的帖子。如果是在日经报纸上发表文章,是不允许在文章后面加上自己的署名的,可是如果在网络论坛中,我一定会在文章后面加上自己的署名。 不仅如此,而且我的原稿也不会通过日经领导层的审核,日经只是负责提供专栏的位置。 迄今为止,虽然我的文章已经在这里连载了150周以上,但现在说它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还为时过早,要修正其中的错误也还不到时候,因为正在有不计其数的人阅读着它。说得直白一点,当同样的东西刊登在日经报纸上时,就会有无数的斥责声蜂拥而来。可是变成电子版后就不会了,而是感觉事物能变得更多样性。

美国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就断然采取了缩小版面的措施(将报纸的宽幅由15英寸缩小到12英寸),把报纸上减少的信息量补充到网络版中去。总之,就是只将报纸作为一个窗口,把重要的信息都转移到网络版上,而且还在网络版中添加了广告等,以此来弥补由报纸的发行量减少而造成的损失。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媒体势必要遵循这样的模式,如果不采取这种脱离传统模式的做法,媒体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今后的记者也将以目光犀利、嗅觉机敏的执笔者为主。记者通过自己取材,自己权衡轻重来写报道的时代逐渐会成为过去,到那时就再也没有必要像现在那样对政府的信息垂涎欲滴了。因为读者想从媒体方面了解的不再是这些资讯,谁也没有必要再去花钱买这些信息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